<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社區團購一分錢秒殺下架,資本內卷請暫停

    今天早上看到的一則消息是,美團、拼多多等社區團購平臺再收監管新通知,盡管之前已經因為不正當價格行為受到處罰,這次監管進一步點明,下架“一分錢秒殺”的促銷活動。

    社區團購在過去兩年間發展迅猛,前期還是興盛優選、十薈團、松鼠拼拼在內初創公司玩家在玩,后期已經演變成了美團、拼多多、滴滴等小巨頭的戰場,獨立的初創公司要么倒閉,要么接受了巨頭的收編。

    一位前兩年曾在山東投入社區團購的創業者告訴雷鋒網,在他看到社區團購帶來的巨大流量和下沉優勢將吸引巨頭前來分食的時候,他就下定決心遠離這個賽道,如今已經成功轉型為直播類MCN公司。

    無論是多多買菜,還是橙心優選,亦或是阿里MMC事業群與美團優選,都已經屯重兵、下血本來爭奪這一市場。

    過去半年間,業內時不時就會聽到XX負責人宣布“XX在社區團購上不設上限”的豪言壯語,所謂不設上限,第一是說人力上不設上限,所有人都要瘋狂加班,加上賣菜這個工作本來就是要半夜起來整理倉庫,這個工作節奏也是對員工的折磨,今年上半年才有了某家員工不幸猝死的消息。

    第二則是指成本上不設上限,只要能占領市場,花多少錢也在所不惜。有什么辦法能夠吸引消費者在第一時間改變自己的消費習慣,從逛超市逛菜市場轉變成手機下單?補貼當然是最有效的策略。以上幾家都是這方面的行家,過去幾年中打過不下百億的補貼大戰,現在將社區團購視為下一個增長爆發點,那當然也不甘于人后。這幾個在各自領域中取得勝利的分站賽冠軍,現在開始拼搶全國燒錢總決戰王冠。

    代價是巨大的,今年一季度,美團的凈虧損達到了38.92億。根據財報,餐飲外賣、到店、酒店及旅游業務都有大筆的經營溢利,看來生鮮零售業為代表的新業務虧損還要遠超38.92億。拼多多也差不了多少。2021年第一季度,拼多多毛利率下降至49.74%,成功打破上市三年以來的最低記錄。

    燒錢就是價格大比拼,所以這些平臺就推出了種種優惠券、新人福利、低價秒殺,1分秒殺就是把競爭做到了極致的那一款。

    社區團購是有商業價值的

    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價格永遠是影響購買的決定要素。

    社區團購通過“預售+集采+自提”的模式,一方面縮減了流通環節,提高了流通效率,使得整體成本下降大約20%~30%,從而能夠實現“物美價廉”的可能;另一方面又解決了傳統電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問題;消費者在享受更低價格的同時,無需花費更多的時間成本,這是社區團購能快速占領消費者的關鍵。

    而對于互聯網平臺來說,社區團購則是未來的新增長點。社區團購以“生鮮、生活日化”等高頻需求為主,市場規模廣闊,據凱度咨詢測算,2021年國內社區團購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210億元,如此規模的風口,資本自然不會缺席。

    事實上,除了爭奪千億市場之外,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社區團購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要搶占傳統電商沒能實現完全覆蓋的“下沉市場”。Trustdata數據顯示,生鮮電商的滲透率在一線城市超過30%,而二線及以下城市僅有1%左右,毫無疑問,二線及以下城市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誰能滿足這部分需求,誰就能獲得超額流量,從而增強其它業務的變現能力。

    社區團購的意義不僅于此。

    在傳統農銷模式下,由于信息不對稱、供應鏈效率低等問題,經銷商層層加價,最終將物流、倉儲等成本轉移給消費者;在另一端,原始供貨商無法獲得消費者的直接需求,無法調整生產,容易造成商品堆積、庫存過高、貨物滯銷等問題。

    社區團購“預售+集采+自提”的模式,依托數據管理、在線調配等技術,不僅能打通消費者需求與供應商之間的匹配環節,還能減少傳統農銷的加價環節,在供應鏈上縮減成本,提高效率。從而解決“買貴”和“難賣”的難題。從整個商業模式上來講,社區團購的根本目的,是實現C2B向C2M的轉變,涉及到整個商業模式的迭代。

    因此,不難理解為何美團、拼多多等巨頭,寧愿燒錢虧損,也要不惜余力開展社區團購業務。

    燒錢大戰有意義嗎?

    燒錢大戰在最近幾年輪番在互聯網行業上演,從千團大戰開始,進而到了打車大戰、外賣大戰,再進而到電商平臺的百億補貼戰,有些戰爭中打出來了一個統一江湖的行業引領者,有些戰爭過后則是一地雞毛,上百億美金煙消云散,頭部公司紛紛賣身,更甚于有些戰爭甚至只打出了一個認知:這個行業不能干。

    為什么這些公司要燒錢?因為互聯網行業追求規模效應和平臺效應,統一的大平臺能夠有效降低運營成本,而多家企業并存則會帶來資源耗散。所以為了盡快擊垮對手,燒錢是直接有效的手段。

    短期的燒錢或許有意義,能幫助企業打開市場,在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但是事實上,大量的燒錢已經逐漸淪為資本方的游戲。比如單車之戰,表面上看是摩拜和ofo兩家廝殺,實際上是背后的財團在相互比拼。最后ofo銷聲匿跡,幾十億美金打造出來的公司煙消云散,就連小黃車的資產都百不存一。

    這種燒錢最后留下了什么呢?劫灰嗎?

    滴滴和快的競爭的時候,消費者每次打車費都跟坐公交車一樣便宜,但是等到滴滴成為網約車市場的統治者,壟斷行業的新聞就三不五時地出現一次,以前是調度費問題,現在是司機傭金問題。如果在競爭初期幾個入場選手就能根據市場供需關系建立合理的收費標準,消費者和司機的質疑也不會延續到現在。

    燒錢在拼命催熟行業,但是行業是有其發展規律、無法輕易催熟的。我們相信商業需要進化,商業模式一代比一代成熟,信息、商品流轉中耗散的熵越來越少,消費者能夠得到更好、更便宜、更快、更多種類的商品,所有的新商業模式都是前驅和先鋒,都將為未來開路。

    我們也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社會的發展,新的職業將不斷涌現,就像網約車司機、電商直播主播、視頻up主等等都為人們帶來新的工作崗位,社區團購也在給社會帶來新的工作崗位,大量的技術、運營、地推和調度都能找到自己的工作。

    有一個說法是,社區團購擊垮了傳統菜販子,以至于眾多輿論呼吁國家控制社區團購的發展。有一說一,傳統的小蔬菜水果商的確受沖擊不小,但是如果社區團購能夠正常發展,沒有過分的資本介入,以及低于成本的標價,傳統商人仍有一定的生存空間,然后他們會隨著社會發展,以及消費者需求的變化而逐漸進化。

    但是現在,一分錢秒殺在強行改變消費者買菜的偏好,給消費者雖然能夠帶來短期的利益,長期來說,還是為了壟斷市場而存在。這種商業行為于行業無利,于社會無益,豈可修矣。

    最后強行說一句,根據中國生鮮行業廣大的市場空間,以及線下行業繁重的運營需求來看,無論燒多少錢,想要在社區團購上形成壟斷,我看都懸!【責任編輯/額發】

    來源:雷鋒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叮咚買菜強攻、每日優鮮求穩 生鮮第一股爭奪戰開啟
    社區團購一分錢秒殺下架,資本內卷請暫停
    監管繼續收緊社區團購補貼 要求美團下架“一分錢秒殺”
    高鑫、永輝等一季度業績低迷 社區團購倒逼實體超市加速變革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