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和沖擊之下,2020年對于各大智能手機廠商無疑都是艱難一年。加之全球主要市場5G換機潮來臨,過去相對穩定的行業格局,愈發變得震蕩和分化。
最大的“黑天鵝事件”還是華為遭遇美國的封鎖和打壓。在此之前,華為在智能手機領域已經超過蘋果成為全球第二,而且馬上就要超過三星,登頂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榜首。
隨著各大數據機構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數據的陸續發布,沒有芯片可用的華為,智能手機出貨量出現“斷崖式下跌”,直接跌出全球前五,只能被列在“Others(其他)”之中。
當曾經的“王者”華為逐漸“消失”,其空出的市場空間里誰是最大的受益者?誰在“補位”華為?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格局又將走向何方?
01
行業增速創五年新高,但行業格局分化和震蕩加劇
全球知名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近日發布的《2021年Q1全球手機市場出貨量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4億部,同比增長24%,實現了2015年以來的最高增長。
其中,三星以7700萬部的出貨量排名第一,市場份額達23%,相比去年同期的增幅為32%;蘋果排名第二,出貨量為5700萬部,市場份額為17%,相比去年同期的增幅為44%;第三到第五名是3家中國品牌,小米、OPPO(不包括Realme和一加)和vivo,出貨量分別為4900萬部、3800萬部和3700萬部,市場份額分別為15%、11%和11%,相比去年同期,增幅分別為80%、68%和85%。
而華為只被列在“Others(其他)”一欄,排名跌出前五。包括華為在內的其他智能手機廠商的整體市場份額為24%,出貨量同比去年下降23%。可見市場格局在向頭部廠商加速集中,華為“消失”后空出的市場空間更多被頭部廠商所瓜分。
Strategy Analytics高級總監Linda Sui表示:“芯片短缺和供應方面的制約因素對第一季度排名前5的品牌沒有重大影響,但對于較小的供應商來說,接下來的幾個季度,這將一直是一個問題。”畢竟,芯片的緊張和供應鏈不確定性的加劇,會讓更有議價權和控制力的頭部廠商,競爭力更加明顯。
02
華為跌倒,誰在“補位”?
早在2016年,華為消費者BG CEO余承東曾“吹牛”,要“三年超蘋果,五年超三星”,成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機廠商,拿下全球市場25%左右的份額。這也讓他得到一個“余大嘴”的綽號。
2019年5月16日,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但即使如此,IDC(國際數據公司)的數據顯示,華為2019年智能手機的銷量確實超過蘋果,成為全球第二,距離三星也不過全年5000萬部左右的差距。
到2020年上半年,華為的季度銷量已經超過三星,離目標并不遙遠。余承東也曾表示,如果沒有美國的打壓,華為手機在2020年就可以成為全球第一了。
但隨著美國一輪又一輪不斷升級的禁令和打壓,華為手機在2020年三季度出現2014年以來首次出貨量下跌,并且在2020年第四季度開始暴跌。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華為(包括榮耀)全球市場份額從第三季度的41%下降至22%。
來自IDC的數據顯示,華為智能手機銷量在2020年第四季度銷量為3230萬部,同比大幅下滑42.4%。而2020年全年,原本排名全球第二的華為因銷量暴跌被蘋果反超,全年出貨量1.89億部,市場份額為14.6%,與2019年2.41億部的全年出貨量相比,減少了5200萬部。
另外一家全球知名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華為手機出貨量暴跌18%,全球市場占有率僅剩4%。
不過,對于頭部廠商來說,誰能在接下來搶到更多的市場份額,至關重要。雖然華為“跌倒”讓三星和蘋果都吃到了紅利,但好在其他中國廠商也表現出強大競爭力,包括在海外市場。實際上,從去年開始,小米、OPPO和vivo等中國品牌明顯都發力布局海外市場,除了亞太、中東、非洲等傳統優勢地區,也包括歐洲等成熟市場。
Strategy Analytics的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在全球市場的出貨量增長了35%,中國5G進入全球市場的舉動“令人震驚”。
美國電子行業戰略咨詢公司IBS首席執行官Handel Jones曾在全球規模最大的半導體年度盛會SEMICON CHINA論壇上預測,小米、OPPO和vivo三家中國廠商在2021年將出貨5.66億部手機,而2020年這個數字是3.62億部。
不過,在華為空出的高端市場,三星和蘋果吃到的紅利顯然會更多。雖然其他國產品牌已經開始在高端市場發力,但市場和消費者認知的建立都需要時間,要想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品牌力、產品力、創新力都需提升。
03
華為的自救:不賣手機賣汽車?
“被美國方面多次制裁后,華為手機業務受到影響,思來想去,華為決定賣車,以此彌補手機業務下滑的利潤。”4月20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出現在位于上海南京東路的華為全球旗艦店,正式宣布華為要開始“賣車”了。
余承東表示,華為擁有線下高端體驗店5000家以上,覆蓋了中國每一個重要城市,這和不管是寶馬、奔馳等傳統汽車廠商,還是特斯拉以及各種造車新勢力,都不在一個量級上,這也是華為賣車的巨大優勢。
在北京一家華為授權體驗店Plus里,銷售人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由于手機尤其高端機型幾乎沒貨,所以目前店鋪主要銷售的產品是智慧屏、IoT等其他產品,但想靠這些產品維持店鋪運營成本和人工成本確實是比較困難的。
在這種情況下,賣車確實是不錯的“自救”方式。線下渠道運營成本巨大,利用不好是累贅,但盤活了就是非常好的資產。余承東坦承,雖然智能汽車的銷量沒有手機那么大,但是單價高,有助于解決手機銷量缺失帶來的業績難題。
不過,以手機為主的門店與汽車銷售店在各方面的要求上有巨大差距。華為智能汽車BU總裁王軍也在近日透露,華為已經開始嘗試,將一些位于Shopping mall的大型華為旗艦店進行改裝。
“這同時開創了消費電子行業和汽車行業的先河。未來,華為不僅可以提供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技術)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幫助車企造好車;還可以通過在消費電子行業積累的高端品牌運作、營銷經驗及銷售網絡,幫助車企賣好車。”余承東說。【責任編輯/常青】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