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在37歲的時候,離開自己的家鄉,放下舒適的生活,開始再次創業,這是需要很大的激情和勇氣的。本文作者就是這樣一個心懷夢想的創業者,他說,“就連海淀橋下一個普通的街道也改名成創業大街”了,如果你同樣心懷夢想,為了突破自己、完善自己,也為了實現更好的財務自由,并且公司提供的平臺跟不上你個人的成長,那就創業吧。
位于海淀區的中關村創業大街聚集著大量的互聯網創業者
八個月前的一天,我拎著一個包,從上海來到北京,在37歲這一年正式當起了北漂。我的決定沒有什么人支持;除了慣有魔都人對于帝都糟糕的空氣和生活環境的吐槽外,最多的就是問,你去北京干嘛?我告訴他們:我也不知道我去北京干嘛?從魔都朋友驚詫的眼神中,我知道他們一定認為我瘋了。
在一些朋友看來,我算是小有成功。作為自媒體人,我是小有名氣的科技達人,財經作家。也是不少公司的新媒體顧問。作為天使投資人,有幾個還不錯的案例。三年前投資的手機游戲公司成都天上友嘉,連續做了三款月流水千萬以上的產品,最近正在和上市公司洽談并購。而另外一家企業互聯網社交軟件公司imo班聊,堪稱是企業版的微信,大到三峽集團,恒大集團,小到很多創業團隊,imo都是他們PC/移動一體化的企業溝通和協助軟件,在金沙江投了A輪和B輪后,最新C輪的估值已經達到了2個億美金。
鮮有人知道的是,這兩家現在在資本市場上廣受追捧的企業,都經歷過迷惘和低谷期。而我跟這些企業一樣,也經歷過迷惘和低谷期。經歷迷惘和低谷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多數時候我們不知道如何走出迷惘和低谷期。更可怕的是,我們被眼前貌似舒適的環境所麻醉,沒有意識到我們就是那只溫水中的青蛙。如果不想被煮死,最好的解決方案是在還沒有水深火熱之前,就從溫水中跳到冰冷的地板上。
從人生成長的角度,如果避免自己被時代所淘汰,唯一辦法就是讓自己時時刻刻能處于一定的壓力和焦慮中;創業就成為了最好的一種方式。
大量的年輕人都把創業當成自己的夢想
實現更好的財務自由
許維在為什么不想創業中寫道:“你知道馬化騰的老爸當年是開著奔馳去幫他做賬的嗎?你知道馬云的老爸是中國曲藝界的元老級人物嗎?你知道王石的岳父是廣東省副省長嗎?你知道任志強的爸爸以前是商務部副部長嗎?你知道王興家財億萬嗎?”許維得出的結論是從他接觸過的成功創業者來看,其中只有少數是屌絲白手起家的,大部分其實不用創業就不愁錢花。
恰恰相反的是,過去三十年是中國屌絲逆襲創造財富最多最密集的一個年代!正是因為沒有一個牛逼的爹,普通的人才更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命運,實現更好的財務自由。
我并不贊同今天的媒體圈把創業行為狹義化和資本化的趨勢。貌似創業必須拿天使,拿A輪,沒有一個完整的CEO,CTO,CMO就不能稱之為團隊。就連海淀橋下一個普通的街道也要改名成創業大街。百度百科上這么寫道:創業是一個人發現了一個商機并加以實際行動轉化為具體的社會形態,獲得利益,實現價值。
你在你家樓下發現了一個空地,于是你跟你的好友去開了一個烤串鋪子,周圍的鄰居都喜歡過來吃,這難道不算一個典型的創業行為嘛?
我看過柳傳志的一篇講話,講做聯想的第一個目的就是讓子弟兵們能實現財務自由。創業就是為了賺更多錢,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過更好的生活!柳老頭講的是大實話!
從我個人來講,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創業,湊夠了在上海買一套房子的首付。第二次創業,前后折騰三四年,能賺一些錢,讓我投資幾個我看好的項目。如果不是堅持創業,我這樣完全沒有任何商業頭腦,也沒有任何家庭背景的人可能還在每月發愁奔波還房貸。
這一次創業,不僅為我自己,還要為跟著自己的兄弟們有更好的財務自由。
為了更好地完善自己
喬布斯第一次創業蘋果的時候,他才華橫溢,卻也剛愎自用,簡單粗暴。最后他的自大讓所有跟他打交道的人都不喜歡他,以至于被掃地出門。但他第二次回蘋果的時候,他面對的是一個爛攤子,上年度虧損10億美金,還有幾個月就要破產。但這一次喬布斯,卻主動宣布Apple將微軟視為不共戴天敵人的時代已經過去,微軟將投資Apple。iPod剛推出的時候,是只能連接Mac電腦,后來Apple公司里出現了希望提供Windows版本iTunesd的聲音。喬布斯最開始是反對的,但他的高管團隊的碎碎念下,喬布斯最終表示:雖然他是不同意的,但你們要搞我也不管,這是他難得的妥協,事后證明這次妥協有多重要。沒有這個妥協就沒有ipod全平臺的成功,可能也就沒有后來iphone的成功。
二次回歸后的喬布斯已經從他第一次創業被掃地出門中學會了很多智慧,雖然仍然堅持完美,但他能適時地進行反思和妥協,這在性格上是一個了不起的完善和成長。如果沒有第一次創辦蘋果被掃地出門的經歷,也許他這一輩子都意識不到自身的缺點。
在我看來,創業無分大小。但一旦創業,面對的就是巨大的市場競爭;舒適感會被迅速打破。這個時候,我們會被迫去挑戰自己,逼自己解決問題。如果不創業,很多自身的弱點和劣勢不會被放大和曝光的那么明顯。
我曾經是個特別愛抱怨的人,凡事總是先看到問題和缺點,但現在經過兩次創業的磨礪,我現在極少去抱怨,看問題總是先去想積極的一面。這樣我現在就會變得快樂和樂觀,不會負能量。我以前做事情總是會找理由,做不到就找理由,現在就不會找理由。不會做就想辦法做,沒有資源就想辦法找資源,如果竭盡了120%的努力都做不成,那就仔細思考下是不是自己對自己認知不夠,目標設定的太高。
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適合自己的“心理舒適區”。在這個區域內,人們常常感覺放松,不愿被打擾,有自己的節奏,有自己的做事方式。沉溺于“舒適區”的人,會不思進取、固步自封。懶惰、松懈、倦怠和保守。久而久之,會感到迷茫和無助。創業就是我們不斷“突破舒適區”,不斷發現自己的問題和缺點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
為了夢想
我在上海住了十年。上海的生活舒適,環境優越。這可能是中國管理最好,最接近外國生活品質的地方。但往往最好的也就是最壞的。
上海這個地方只講實效,不講夢想。大部分上海人只想過自己的小日子,所以對于上海人來講,最好的出路是在一家大的知名外企或者國企上班,穩定又拿著不菲的薪水,高大上的辦公室和一年至少十四天的假期;然后拿著公司的資源自己再接點私活,賺點外快。好像互聯網這樣理想主義的產業幾乎根本不可能在上海生根發芽。最簡單一點,憑什么讓員工不拿加班工資跟著創業者每天晚上熬夜?為了夢想?那真是腦子壞了!
對于上海丈母娘來講,挑選女婿的標準最好是上海本地人,有一份高大上穩定的體面工作。要不,你是一個直接開輛奔馳過來,市中心馬上弄套婚房的真土豪那也行啊。
但人沒有了夢想就如行尸走肉;一個企業乃至國家都是這樣。而且沒有夢想的個人、企業、地方和國家最終會被淘汰。有了夢想,這個社會才有進步,我們的生活才有變好的可能。沒有夢想,我們就沒有飛機,沒有iphone,沒有特斯拉電動車,沒有汪峰向章子怡求婚的無人機。
最近有很多媒體和自媒體都批評國家對創業的提倡,我對此非常不以為然,政府提倡創業有什么錯呢?這個世界的財富本來就是從無到有被創造出來的。中國人既聰明又勤奮,中國人本來就有能力給這個世界創造財富。至于說很多大學生沒有經驗,不適合創業;這是事實,但誰又是生下來就會創業的。
媒體總是試圖把創業和打工進行對立。創業失敗了,回去打工不行嗎?如果打工打得不錯,有的人選擇跟公司一起成長,有些人選擇辭職創業;都是個人選擇,每個選擇都值得尊重。
決定是否在公司打工還是自己干其實本質就一句話:如果公司提供的平臺高過于自己的發展和成長,那就跟著公司干;如果公司提供的平臺跟不上個人的成長,那就自己干。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其實有的人適合打工,有的人適合創業。而如果你決定走上創業之路時,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沒有經歷過迷惘和低谷的創業公司是幾乎不存在的,所以認定了就不要輕言放棄,并且走出迷惘和低谷除了能提高公司抗風險的心態和能力之外,還能使公司具有更強大的包容心,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了一個讓人尊重的創業者。【責任編輯/梁浩】
(本文為作者文章節選。)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