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任正非:芯片投片一次成功是反動的
任正非說過,芯片只靠砸錢不行,然而事實上,芯片從設計圖到硬件中,砸錢卻又是必須的。
當年華為差一點賣給摩托羅拉失敗后,為了可預見的未來和美國在山頂相遇,任正非決定華為自己做芯片,而這項宏大的備胎計劃,就交給了何庭波。
眾所周知,芯片在設計完成后 ,還要流片,一次流片的成本非常高,并且失敗的幾率也非常高,失敗了,可能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美元就打了水漂了。
所以,當海思芯片研發有了成果,要投片試產的時候,何庭波向任正非匯報:我們要爭取一次投片成功……
何庭波話沒說完,被任正非打斷了,任正非:一次投片成功的觀點是反動的,沒有失敗哪會有創新?創新就是要舍得浪費,敢于浪費……
在任正非看來,芯片投片一次成功的觀點是反動的!這是多么大的氣魄!
因為創新就會有失敗,有失敗就會有損失、浪費!
當年華為走上自主研發之路后,用于程控交換機的第一顆集成芯片要投片,面對徐文偉一旦失敗就是數萬美元打水漂的提醒,任正非卻說,砸鍋賣鐵也要投!
因為從創業代理賣別人的小型交換機就遭受過斷供的之苦的華為,沒有自己的產品,沒有自己的技術,就沒有華為的未來。
02
任正非:我們要寬容失敗,才會有創新
“我們要寬容失敗,才會有創新”,任正非堅定的認為。
任正非表示,華為的研發每年只有50%的成功率,每年要浪費掉幾十億美元,但卻培養起一大批高級將領。
比如李一男,剛到華為實習,就被任正非委任研究開發某技術項目,李一男提議需要購買一套價值20萬美元的進口設備,在當時華為還是剛剛起步的一窮二百階段,20萬美元對華為來說不亞于一筆巨款,但任正非力排眾議支持李一男購買了設備。
但沒想到幾個月后,市場形勢急轉直下,李一男主持的項目意外擱淺,20萬美元的設備也就打了水漂。
再比如余承東,進入華為后,余承東一開始在華為無線部門,也就是現在的運營商業務。
1998年,余承東帶隊3G網絡項目,華為在研發上投入了40多億元,而此前華為在2G GSM上也已投入了16億元的研發。
但由于當時國內正直小靈通的輝煌時代,競爭對手在小靈通上賺了幾十億,華為卻由于持續投入3G研發,華為2G國內幾乎顆粒無收,華為虧損很嚴重,甚至一度到了發不出工資的境地。
當時任正非見到無線產品的負責人就問:“你們什么時候給我把60億拿回來?”這搞得無線產品總裁徐直軍和3G產品總監余承東壓力巨大。
放著小靈通輕而易舉可賺的錢不要,堅持8年投入3G,以至于華為內部的華為大學還把小靈通作為失敗案例來講,可見任正非和徐直軍、余承東等人當時承受的巨大壓力。
但也正因為當時國內無線網絡的無牌,華為不都不將無線網絡轉戰國際市場,這也成就了徐直軍和余承東,一同締造了華為的‘神終端、圣無線’的傳說。
任正非多次戲稱,華為主管研發出身的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就是他浪費了2000個億美金培養起來的。
日前,華為云業務再次調整組織架構,徐直軍被任命為董事長,余承東為CEO,就再次體現了戰火中錘煉拿出來的這兩員大將的重要。
03
面對美國不給我要素,我們要繼續寬容創新
然而,對創新失敗或者短期內不明朗的寬容,卻不是大多數人能看到的。
在2020年的大學訪談中,任正非又多次提到對科學創新要寬容。
要實現科學研究的“向上捅破天”,任正非認為,不僅要重視科學理論、工程技術的研究,更要重視一些不以應用為目的的純研究。
但基礎研究的漫長和孤寂,就需要坐得住“冷板凳”,更要允許并尊重、認可“坐冷板凳”的存在,允許一部分人是“梵高”應該是可以的。
面對美國斷供問題,任正非早就預見到了,“我們要繼續寬容,如果美國不給我們要素,我們需要自己去創造要素,創造的同義詞是失敗,失敗可能很多?!?/p>
“如果美國不給我們科技制造的要素,哪怕從零開始,我們都需要自己去創造要素!”任正非說道。
任正非這種對研發創新的寬容,對創新“浪費”的寬容,被知名作家高原稱之為戰略上的“灰度”。
在任正非的戰略布局下,圍堵突圍和面向未來的華為破局之戰,正在全面奮發。
雖然芯片的短缺影響了華為的手機終端業務,但華為在智能汽車零部件、智能穿戴、智能家居、云業務、鴻蒙系統等各個方面,正在發力,這一場華為的破局之戰,沒有退路?!矩熑尉庉?林羽】
來源:風起堂主人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