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特別報道】流水線下的內容工廠:批量造咪蒙 每天1000篇爆文

    誰說做內容的人賺不到錢?

    “做號”公司們第一個跳出來不同意。

    關于洗稿、洗視頻的行業報道已經有很多,但大多數“做號”公司還是本身悶聲發大財的邏輯,對自己的收入諱莫如深。

    當你辭去全職工作,把所有時間貢獻給內容創作、修改、拍攝和剪輯,但沒有流量、入不敷出時,那些所謂的“爆款賬號”卻利用一款“偽原創”軟件,實現了一天原創上千篇內容,月入百萬的收入。

    本期顯微故事講述的是那些“做號公司”的主筆們,他們之中:

    有的人5年培養了200個文案,但卻沒有一個人留下來工作超過一年;

    有的人在每天生產爆款的賬號中工作,但面對別人的質疑時,卻說不出一個自己的作品;

    有的人接受3天的培訓、一天寫稿、大部分時間利用爬蟲軟件在全網搜集內容,實現了月入過百萬的成績;

    在他們的眼里,自媒體沒有過失去紅利的時候。只要你懂套路、懂爬蟲技術、懂煽動情緒,依然能賺的盆滿缽滿。

    以下是關于他們的真實故事:

    3天培養出“爆款編輯”,只招應屆生:便宜、好用、沒想法

    鄒鄒30歲 新媒體主管

    多久能培養出一個新媒體編輯?

    我的答案是:3天。

    我目前在一家新媒體代運營公司工作,服務地產公司。

    這個行業的“潛規則”是,只要公司進入了客戶的供應商庫,這個集團的各種項目都很好拿下。同個梯隊的品牌也會優先考慮你。

    老板剛創業時不眠不休的加班,就為了能夠進供應商庫。

    現在,我們還在不斷招新人,項目多的做不過來,其中文案起薪3500塊,應屆生優先。

    之所以選擇應屆生,在于他們便宜好用。

    文案不需要太多經驗,每天工作重復性極高。平均我們每周都要產出7-8篇稿件。

    流水線下的內容工廠:批量造咪蒙 每天1000篇爆文

    除了洗稿以外,也有很多人兜售洗稿培訓

    那些有過工作經驗的文案,大多追求出作品、不愿意生產流水稿,此外薪水高,公司也難以承受。

    不管是什么專業的畢業生,經過我們的培養,只要3天就能被包裝成為一名“資深文案”。

    我們團隊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都同時操作多個任務。

    新人來的第一天,我們會給她確定1個比較輕松、容易過稿的項目“試手”。

    隨后項目負責人(和甲方對接的人)會把這個項目的資料包發給新人。

    其中包括:項目的介紹、賣點、競品資料、歷史文案記錄、總結的甲方特點、以及排期等。

    新人拿到資料包后,只要花一上午研究,就可以開始寫作了,次日交稿。

    一般來說蹭家庭倫理劇的熱點是最容易通過的選題,我們經常會報諸如《xxx電視劇告訴你生活真相》、《看了xxx電視劇,原來幸福就這么簡單》的題目。

    那些看起來高深、或者分析類的選題,則會“借鑒”同行的。

    流水線下的內容工廠:批量造咪蒙 每天1000篇爆文

    一般“洗稿”價格都在千字10元甚至更低

    我們的寫作也很有“套路”,我們內部稱之為“三段論”:

    第一段花200-300字寫熱點;第二段轉折到項目名和賣點相關的話題;最后一段硬廣植入,直接從項目介紹上照搬賣點羅列就行。

    每段文字之間,我們都會插圖片。

    項目主打親子,就找高檔小區的滑梯擺拍圖;主打綠色,就找一些森林的圖,最保險的是除了熱點部分放一下劇照,其余時候只管放甲方提供的資料圖就行。

    流水線下的內容工廠:批量造咪蒙 每天1000篇爆文

    自媒體洗稿團隊學歷層次不齊,也有碩博畢業的“槍手”

    完稿后,項目負責人負責審稿,一般當天下午就可以定稿。

    如果遇到多次修改還是找不到“感覺”的,入職三天內辭退。

    定稿之后,就是學排版。

    我們從一開始就建立了排版規范,banner和尾圖都是設計好的,也不用額外修改,大約30分鐘完成排版。

    流水線下的內容工廠:批量造咪蒙 每天1000篇爆文

    淘寶上不乏關于自媒體的“服務”商品

    這就是一個所謂資深寫手的培養流程,三天時間交代的明明白白。

    我見過的一名熟手,一周最多能寫10篇文章。但她做了幾個月就走了,原因是覺得自己像個寫稿機器人。

    這也是我從業5年的無奈,培養了不下200名文案,最后能留下來幾乎沒有。

    廣東有個“中山幫”,追熱點洗稿,每組月入近百萬

    馨鑫24歲 內容運營

    在行業里,我們公司算是一個 “傳奇”——10個人的內容團隊、3年上百萬篇內容和幾萬個視頻、每天營收6位數。

    平均每天我們會生產1000篇文章、近百個視頻。

    為了滿足“內容產量”需求,我們一般只花一天時間培養寫手和運營,不合適就立刻換人。

    流水線下的內容工廠:批量造咪蒙 每天1000篇爆文

    自媒體洗稿、賣賬號已經成為一條“成熟的產業鏈”

    我們主要服務的是保險、微商、直銷的從業者。

    這群人喜歡發朋友圈,但自己又很難產出內容,我們就負責給他們提供內容。

    和別人的公司靠人工產出內容不同,我們用的是“機器”——用爬蟲抓取別的賬號里現成的內容,稍加修改放在自己的平臺上,隨后根據用戶喜好算法,推薦給用戶。

    新人只要看一遍我們內部的《運營手冊》,再了解一下我們的操作后臺,就可以開始“做”內容了。

    我們的內容源包括:微信公眾號、頭條號、抖音、快手等。

    只要在我們后臺輸入網址鏈接、關鍵詞,選擇對應平臺后,72小時內就能將相關內容爬取完畢。

    流水線下的內容工廠:批量造咪蒙 每天1000篇爆文

    自媒體洗稿軟件

    我們最喜歡的是廣東中山市某公司的內容,內部管他們叫“中山幫”。

    “中山幫”做號的方式非常簡單粗暴:

    他們三人一組,通過追熱點、洗稿、洗視頻的方式做內容,打包賣給客戶。

    平均每組每月營收超過100萬,團隊平均年齡不超過25歲。

    流水線下的內容工廠:批量造咪蒙 每天1000篇爆文

    短視頻相比文字更容易洗稿

    我們爬取的內容也會被別人爬,后來我們還找技術團隊做了防爬處理。

    此外,爬取到的內容還有很多廣告,都需要編輯手動刪除、屏蔽。后來我們總結了廣告高頻詞,同時自動刪除二維碼、廣告段落。

    “去廣告”、“反爬取”后,一篇“原創”文章就誕生了。

    流水線下的內容工廠:批量造咪蒙 每天1000篇爆文

    爆款教程已經成為熱賣產品

    我們對外說自己是技術營銷公司。很多媒體到處求投資,但我們無時不刻都在拒絕投資人。

    說實話,許多投資方還沒我們有錢。

    我們批量制造咪蒙,但我卻沒有一個自己的作品

    小冰26歲 新媒體主筆

    我曾在為一個自媒體大號工作。

    吸引我加入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經常產出10w+的內容,但離開的原因,則是號雖然常有10w+,但我個人什么也得不到。

    這個自媒體的內容偏女性向,主要是情感、職場、家庭話題,對標咪蒙。

    當時咪蒙一條廣告收費幾百萬,于是“批量復制咪蒙”成了我們公司的戰略。

    流水線下的內容工廠:批量造咪蒙 每天1000篇爆文

    有的人專門負責兜售素材、幫助洗稿

    能不能經常生產10w+,成了我們衡量內容好壞的唯一標準。

    為此,我們還建立了一條內容生產流水線:包括選題、寫作、修改、推送、分發、養號、商務推廣。

    選題會上,主編常說,“你們要多想想這個題如果是咪蒙,她會怎么做”。

    選題的來源無外乎兩種:洗稿、蹭熱點。

    我們采購了輿情工具,專門檢測單個平臺表現好、但沒大爆款的非大V賬號,洗稿后轉成自己的內容。

    流水線下的內容工廠:批量造咪蒙 每天1000篇爆文

    針對輿情寫作,其實就是通過煽動情緒來吸引流量

    此外,我們會在熱播電視劇、微博熱搜上找熱點,我們常說自己就是“住在微博里的女人”。

    確定選題后,我們團隊里的小編負責寫初稿,主要通過全網搜集素材,拼接成稿子。

    然后,由“主筆”、“主編”修改,起標題、貼標簽——那些標簽被驗證為粉絲最關注、最容易引起討論的。

    流水線下的內容工廠:批量造咪蒙 每天1000篇爆文

    關于自媒體讓年輕人暴富的新聞比比皆是

    洗稿時,我們盡量不去碰不太好惹的博主、大V和記者——被他們發現洗稿后會投訴我們,惹官司。

    文章發送,接著就有其他團隊成員負責刷量、做數據、做分發,生產一篇爆文,1天就夠了。

    當然,也有一些自然閱讀量本身就很高的公司,但大多以小作坊形式存在。

    他們在網上用10元的成本采購稿子,每天采購量接近100篇,然后通過謠言、煽動情緒等標題,來吸引中老年人點擊。

    流水線下的內容工廠:批量造咪蒙 每天1000篇爆文

    央視也曾報道過自媒體的“致富經”

    這樣的公司主要靠點擊流量變現,平均每個公司都有上百個號,分布在不同平臺。

    通過一篇謠言多號互轉的方式,吸引讀者點擊廣告,進行廣告分成。

    有次,我受邀參加某新媒體大會,還見到了自己很欣賞的大V,就上前打招呼、遞名片。

    結果,對方聽聞我的公司,就翻了個白眼,還說,“知道,你們不就是個做號的公司嗎?還主筆,你寫了什么嗎?”

    那時,我臊得不行,想張口列舉我們曾發過的“爆文”,但卻一篇也想不起。

    我特別想有個拿得出手的作品,能夠讓她啞口無言,可惜我沒有。我的主筆是靠一篇篇洗稿、刷量,達到一定KPI和工作年限后自然升職的……

    在那之后,我離開了那家公司。爆款是他們的,收入也是他們的,但這一切,和我無關。【責任編輯/李小可】

    來源:界面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特別報道】流水線下的內容工廠:批量造咪蒙 每天1000篇爆文
    咪蒙團隊宣布回歸:我們回來了,還是原來的團隊
    【深1度】解散了婚姻之后,咪蒙也解散了公司:咪蒙離婚記
    【評論】中央政法委長安劍:咪蒙沒有看清的三件事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