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總編隨筆】央企并購應慎行

    過去一年來,國企改革一直是中國資本市場的主旋律,中國南車與中國北車合并,為大型央企之間的整合,拉開了序幕。今年,這一旋律或許還將延續下去。 日前有消息稱,中國電信將與中國聯通聯姻,中國移動與廣電網合并,還有,中國石油與中國石化(另一說法是中國石化并購中海油)也頗為曖昧,它們都有望走上 整合之路。

    惡性競爭是中國企業的頑疾,各行各業都存在,壟斷行業也概莫能外,這是由文化因素造成的。政府推動大型央企整合,無疑可以減少企業之間的內部消耗, 提升它們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南北車合并組成中國中車,打造高鐵行業的航母,出征海外高鐵市場,就可化解它們在海外市場惡意壓價,獲得更為豐厚的利潤。

    《IT時代周刊》總編輯曹健

    不過,國企之間的并購不一定是好事,甚至還會弄巧成拙。大型央企之間的并購,尤為如此——并購原本是為了解決同質化競爭以及同行之間的內耗,但往往又會陷入新的人事內耗當中,這一點頗為頭疼。2008年中國電信業的重組,就是一個生吞活剝的例子。當時,中國移動并購中國鐵通,中國聯通并購中國網通, 中國電信接納中國聯通C網,中國衛通基礎電信業務并入中國電信,給人充滿遐想。然而,這場堪稱中國通信史上最大的并購,并未發生實質性化學反應。“六合三 重組之前,消費者還有鐵通寬帶可選擇,中國移動接手后,鐵通寬帶基本上就被放棄了。”成都的一位企業家朋友告訴我,鐵通寬帶的“退隱”,加劇了寬帶行業的 壟斷,這種重組其實一種倒退。

    南方某省級聯通公司的高層告訴我,電信重組無法打破電信業競爭失衡的格局,內部整合就得耗費幾年時間。以聯通公司為例,派系斗爭十分復雜,聯通派和 網通派都有自己的勢力范圍,這其實是一場漫無邊際的消耗戰。而據我了解,中國電信為了解決人事安排問題,業務一度停滯不前。盡管新的電信重組尚未得到有關 部門確認,但我想說的是,央企之間的并購一定要慎行,必須體現出前瞻性,頻繁的整合會傷筋動骨。

    事實也告訴我們,企業間的整合,成功案例越來越少。從全球來看,這幾年的并購,大多以失敗告終,包括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微軟收購諾基亞,阿爾卡 特與朗訊合并,諾基亞與西門子合并,都是慘痛的教訓。學術研究顯示,60%至80%的企業并購,都以失敗而告終。在倫敦商學院副教授弗里克·韋穆倫看來, “大多數并購普遍無法創造價值,還會造成巨大的問題。究其原因,是低估了并購帶來的人事消耗影響。”

    在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企業的競爭力,很難通過簡單并購而獲得。就美國公司來看,谷歌、蘋果等科技巨頭的并購,都聚焦在初創公司身上,它們希望通過 收購在商業模式或技術上有著顛覆性創新的企業,來提升未來的競爭力。這種卡位式的并購,雖然帶有“賭”的色彩,但這才是戰略性并購。而中國企業的并購,大 多仍停留在量的疊加上,這并非明智的選擇。更何況,企業的競爭力,不是保護出來的,而是在市場上真刀真槍殺出來的。政府為央企做得太多,反而會助長它們坐 享其成,不利于它們的健康成長。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總編隨筆】央企并購應慎行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