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深度觀察】“到2015年,中國制造業將面臨全面解體!”
剛進入2015年,經濟學家郎咸平在2012年發出的可怕預言,就開始在兌現的跑道上疾速前行。
這段時間,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這樣一出景致:一邊是中國消費者蜂擁到日本狂購馬桶蓋、電吹風和電飯鍋,一邊是內地工廠外流的外流,倒閉的倒閉。
外流,主要是針對跨國公司在華的制造工廠而言。據媒體報道,今年春節前夕,日本鐘表企業西鐵城在華生產基地——西鐵城精密(廣州)公司宣布清算解散。同時,微軟計劃關停諾基亞東莞工廠和北京工廠,將生產設備轉運越南。此外,松下、大金、夏普和TDK等知名日企,均有計劃將在華產能回遷日本本土。
倒閉,是對中國本土制造企業而言。在2014年底,手機零部件代工廠蘇州聯建科技,及其兩家兄弟公司——位于東莞的萬事達公司和聯勝公司相繼倒閉。之后,手機零件制造商東莞奧思睿德世浦電子科技老板欠債1.35億元跑路。另外,東莞手機制造企業兆信通訊關閉。有媒體報道稱,此類情況在廣東和江浙一帶的小型制造企業中每天都在上演。
還令人泄氣的是,有著中國制造業“晴雨表”之稱的制造業景氣指數(PMI)不讓人樂觀。今年1月份,中國PMI指數跌破榮枯線,跌至49.8。與此相對應的是,去年最后一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8507.3億元,同比下降8%,降幅比11月份擴大3.8個百分點。
現在看來,郎咸平當時的預言正在一一變現。他當時指出,我國將制造業的3大環節——研發設計、渠道物流、以及關鍵的零配件讓給歐美,失去了控制制造業的定價權,而失去定價權后,必將產生制造業危機。
我們承認,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逐步喪失,中國制造業用工成本呈現出來的整體上升之勢,以及人民幣匯率上升、美國鼓勵制造業回流等因素,都是導致中國制造業出現外流或倒閉的原因,但這不能解釋中國消費者在海外市場玩的“一掃空”。
毫無疑問,中國并非制造不出來馬桶蓋、電吹風、電飯鍋、陶瓷菜刀和保溫杯,而事實上,中國才是這些商品的全球最大供應國,但頗為反諷的是,在中國企業家眼里,它們只是搶占市場的廉價商品,附加值不高,結果,喜歡玩極致的日本人腦洞大開,有高科技附體的日本造馬桶蓋和電飯鍋,不僅讓中國消費者著迷,卻也折射出中國制造業的低端和弱智。
看著一船一船運往海外的打火機、箱包、襯衣、鞋子和眼鏡,我們有些人真地沉浸在別人對“世界工廠”的恭維聲中,但是,他們卻沒看到,所謂制造業支撐起中國GDP半壁江山的說法,其實是個偽命題。
已然空心化的中國制造業,即使出口成百萬上千萬件小玩意兒賺來的錢,未必買得了美國的一架波音,或歐洲的一架空中客車,中國幫蘋果生產的iPhone手機,我們只能拿到不足4個百分點的利潤,而其他96%的利潤,全部被蘋果公司和日韓零配件提供商生生搶走。
房地產支撐不了中國GDP的發展,空心化的中國制造業同樣不能成為支柱產業,我們還必須意識到,當德國已經在全國上下形成“工業4.0”統一認識的時候,中國人不能繼續樂此不疲地在淘寶上搶購假冒偽劣商品,因為這些人人喊打的商品,正是導致中國制造業大而不強的元兇之一。
毋庸諱言,中國制造產業長期處于產業鏈的最低端,當前,中國制造業亟待“補腦”。如果不能夠及時進行產業升級,繼續在自我陶醉中弱智,那么,中國制造過不了幾年將會消失。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