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運力短缺、口罩不足 快遞小哥的安全誰來守護?

    晚上12點剛過,為次日采購食材的張麗就無奈地發現,7Fresh生鮮超市預約配送的十幾個時段已經全部被約滿,另一個買菜平臺每日優鮮,則暫時下線了兩小時內履約的極速達服務,只剩下三日內發貨的優鮮超市可供選擇。

    受疫情影響,張麗已經盡量減少外出的頻率,每日食材所需基本都在線上采購。與張麗有類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數,隨著疫情爆發,各大生鮮電商平臺的訂單量都迎來了一波猛增。

    對各大生鮮電商來說,這本是快速擴張業務的好時機。在積極調整供應鏈,保證貨品供應充足之后,平臺們卻發現,人手不足、運力短缺又成了新的瓶頸。

    不光是生鮮電商,春節后逐步恢復正常業務的快遞業也卡在了同樣的瓶頸上。

    據國家郵政局的數據,全國一線快遞員超過300萬。另據美團的報告顯示,2018年全年共有270多萬名騎手在美團平臺獲得收入。總數近600萬的快遞員、配送員群體中有七成來自農村地區。為防控疫情擴散,各地政府都出臺一些措施來管控人員流動。這導致返鄉過年的快遞員、配送員等暫時無法回到工作地。

    全國性的人員流動被按下暫停鍵,依賴線下運力的外賣、快遞等行業也因此受到影響。

    口罩儲備量不一

    在全國大部分小區被封閉管理之后,居民每天最常見的應該就是快遞員和配送員了。與此同時,快遞員們是否有足夠的口罩,是否做好自我保護措施,也成為居民關心的問題。

    在人員聚集的站點,快遞員們都會戴著口罩,互相之間也盡量減少語言交流。但口罩仍然是稀缺的防護品,每個快遞員是否有足量的口罩,也取決于其站點負責人的儲備情況。

    中通快遞四川某縣級網點老板對界面新聞表示,他們從2月9日開始復工,站點有11個快遞員返回,加上文員和操作員,共有14名員工。

    目前其儲備了400多個普通口罩,每天給員工發一個,上班前要給員工檢測體溫,上下班還要用消毒水。當地郵政管理局統一采購了兩大桶消毒水,每桶大約50斤,預計可以使用一個月。

    但若這400個口罩用完,再去哪里采購,這位老板也很犯愁,“縣城藥店已經沒有口罩賣了。打聽了一些賣口罩的個人賣家,N95要25元一個,買不起。現在剩下的口罩是托朋友買的,價格貴點,每個3塊多。聽朋友說,估計后面口罩還要漲價。”

    某快遞公司湖北分公司負責人則稱,公司集中組織采購了兩批防疫物資,包括醫用口罩、N95口罩、消毒水(片)、護目鏡、防護服以及醫用手套等。在武漢封城后,公司沒有正式復工,但是有部分員工在值班,并且參與到一線救援物資的運輸中。

    以其武漢分撥中心為例,平時員工數量有500-600人,目前在崗人員有30人左右,包括管理人員、分揀工、裝卸工以及運輸司機。

    在保護措施上,對于所有員工,該公司在其每天進出操作場地時均要進行測體溫、登記工作;對于普通的室內工作的在崗員工,每人每天發一個普通醫用口罩;對于送物資到一線的司機,額外發放N95口罩、護目鏡、防護服以及手套。

    目前看來,在其儲備的防疫、消殺物資中,普通口罩剩余1萬多個,按照每個員工一天一個的水平,短期內夠值班員工用。但如果全面復工的話,這些儲備也不夠用。

    上述負責人告訴界面新聞,“如果真的全面復工,每天的消耗會巨大。就要根據情況抓緊采購。一部分找總部幫忙,一部分就要自己想辦法了。”

    即便公司提供了口罩等防護物資,一線的快遞員和配送員每天長途奔波,接觸大量居民,也面臨著更復雜的情況。

    來自河北的快遞員王峰告訴界面新聞,現在他一周可以從公司領到兩個口罩,為了節省,每晚他都會用消毒液清洗口罩,反復使用。

    而紹興點我達駐丹鳥物流的配送員小陳則遇上了更糟心的經歷,在社區登記信息后,他被自己的房東驅趕了。

    “房東說,是因為我在外送快遞、外賣,不安全、太敏感。”小陳無奈表示,“房租合同都還沒有到期,但是也沒辦法。”他打算等其他同事全部返工,站點不缺騎手之后,就回老家轉行,不再做騎手這一行了。

    普遍運力短缺

    王峰所在的快遞站點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平樂園,在正常情況下,這個站點每天派送的快遞單量有三千多單,滿員狀況下有二十多名快遞員,現在由于疫情影響,存在部分運力缺口。

    王峰告訴界面新聞,春節期間這個站點共有七名快遞員返鄉過年,現在仍然有五人沒有回京,“何時返京不好說,因為很多地方現在都封村封路。”

    由于存在運力缺口,再加上疫情期間人們網上購物的頻次比以前更多。王峰的工作量也要比平日更繁重些。現在他每天派送的快遞單量達到兩百多單,比平日要多出五十單。每天的工作時長要從早上六點開始持續到晚上八點以后。

    “送單壓力還是比較大的。”王峰說,“我也怕被感染,但是既然做了這份工作,只能盡量注意些。”

    運力缺口不止存在于快遞行業,各個生鮮電商平臺和外賣平臺同樣如此。

    在疫情爆發期間,提供蔬菜水果肉蛋等基本生活物資的生鮮電商都迎來了一波訂單量的猛增。據每日優鮮CFO王珺稱,每日優鮮平臺的交易額在疫情期間同比增長了三倍多。美團買菜則表示,近期,北京、上海、深圳、武漢四地的銷售量明顯上漲,并呈現持續上漲趨勢,其中北京地區的日銷售量最高為節前的2-3倍。

    一方面是訂單量的猛增,另一方面則是運力不足造成的履約困難。

    “疫情剛發生的時候是有很明顯的動蕩,因為很多員工回家過年了,單量又超過歷史峰值。”王珺說。每日優鮮負責物流交付的副總裁王飛也表示,現在平臺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人手不足,另外在一線的員工普遍有焦慮情緒。

    以北京地區為例,界面新聞實測發現,美團買菜、京東到家全天可配送,基本能做到1小時達。盒馬生鮮運力緊張,經常顯示配送預約已滿,需要顧客到店自取。每日優鮮的優鮮達已經將履約時效從1小時放寬至兩小時,但仍然不時出現部分地區由于訂單量較大或騎手短缺,無法保證時效的情況。

    外賣平臺則面臨著訂單量下滑與運力短缺的雙重局面。一位北京朝陽區十里河站點的外賣員告訴界面新聞,他所在的外賣站點滿員情況下共有四十多人,現在則只有不到二十人,原因也是因為防疫要求,許多返鄉過年的外賣員現在都無法回到工作地。

    但是由于北京地區外賣單量下降更為明顯,所以整體來講工作并不算忙碌。“現在每天的送單量從日均四五十單下降到二十幾單。”上述外賣員說。

    行業互助自救

    為應對運力短缺和供應不足等問題,多個線上平臺已經與遭受疫情沖擊較大的餐飲、酒店等行業展開互助合作,比如聯合供應食材,招募后者的閑置員工等。

    王飛判斷疫情整體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他表示下一步每日優鮮還會加大與餐飲等行業的合作,以解決供應和配送問題。現在,每日優鮮已經與西貝、眉州東坡等餐飲企業合作,由西貝與眉州東坡提供倉庫和員工,為每日優鮮將毛菜加工成標品菜。在華北地區,上述兩家企業每天向每日優鮮提供10萬件商品。

    在運力方面,每日優鮮則在積極與外賣平臺展開合作。“現在很多餐飲企業開不了工,外賣平臺的單量很少,這些外賣運力也可以與我們合作來環節配送的壓力,相關的合作都在談。”王飛說。此外,為了應對運力不足,提高履約效率、保證配送時效,每日優鮮還增添了三輪車作為配送工具,以提高單次的運載量。

    2月7日,餓了么推出“藍海”共享用工平臺,對10萬家餐飲門店發出邀約,首批招募1萬名臨時騎手。餓了么表示,共享用工平臺還將對接全國20萬家商超、便利店,餐飲員工可從事外賣訂單分揀、搬運等急缺崗位。

    2月8日,京東集團及其投資的達達(下屬京東到家平臺和達達快送平臺)聯合宣布將采取多種用工形式,面向全社會提供超過3.5萬人的就業崗位。

    其中,京東物流將面向全國開放包括倉儲員、分揀員、快遞員、駕駛員等在內的超兩萬個一線崗位。達達集團旗下達達快送平臺將面向全國超過2400個縣區市招募騎士,首批擬招募1萬個騎士;達達集團旗下京東到家平臺將協助零售合作伙伴面向全國超過30個城市招募揀貨員、打包員等門店崗位,開放崗位超過五千個。

    京東方面表示,京東物流將會為新加入的員工提供完善的業務操作、防護規范等崗前培訓,按照國家防控疫情要求提供口罩、體溫計、消毒液等防疫應急物資,做好體溫檢測、消毒等防控措施。

    此外,各家外賣平臺或者電商平臺都表示已經為騎手或者快遞員配備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要求一線員工全程配備口罩,并對健康狀況進行抽檢。美團、京東、每日優鮮等平臺還為一線員工購買了防疫保險,讓出外勤的一線員工們能夠安心工作。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以眾包形式參與平臺派單的個人勞動者并沒有得到平臺的防疫物資。一位美團眾包外賣員告訴界面新聞,他的口罩是自費購置的,缺乏消毒水等物品,也未被平臺要求上報體溫數據和健康狀況。

    嚴格來說,眾包員工并不是平臺的正式員工,但其為消費者提供的是同樣的服務,且絕對數量已經遠遠超過專送員工。這部分人群健康保障的缺失或是當前外賣平臺防疫工作的漏洞。【責任編輯/孟亮】

    來源:界面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競爭下的快遞小哥:“還不如去送外賣”,我們比他們更慘
    申通快遞獲阿里資本加持,股價卻閃崩,上半年凈利下滑96%
    【封面故事】快遞賽道擁擠
    【IPO】中通快遞赴港上市通過港交所聆訊:Q2包裹量同比增近5成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