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中國富豪造車簡史:百億身家成起步價,寶能投觀致銷量告負


    當互聯網造車被大眾詬病為“PPT造車”,新造車的另一些主角——實體經濟的老板們“挨的罵”要少一些,但這更是因為這部分新造車尚未實現代工廠規?;慨a,或者仍徘徊在專用車市場。不過,無一例外的是,實業富豪們,都想搭上新能源的紅利期。

    AI財經社梳理諸多造車的實業富豪發現,多位殺入造車行業的富豪身家都達到了數百億元。胡潤百富榜顯示,在去世的前一年,萬向集團董事長魯冠球2017年的身家達到450億元。在2015年,如日中天的賈躍亭憑借450億元的身家提出自己造車夢。即使是遭遇信披違規風波的寧波首富熊續強,在2018年的身家也達到了295億元。

    對富豪而言,造車,有錢,能投入只是最低標準,無論是對車輛復雜度的判斷,研發與銷售策略,以及對旗下其他產業的聯動效應,都將在實質上影響著車輛出廠后的效果,以及車廠的業績,直至富豪本人的身家。

    寶能集團:去年觀致虧損120億

    曾因二級市場“寶萬之爭”而成為公眾人物的寶能實控人姚振華,是新造車領域的標志性玩家之一。在2018年胡潤百富榜上,姚振華以1000億元的身家排在富豪榜第12位。

    寶能的新造車布局方向有二:一為建設新能源產業園,二是入場整車制造。而從2017年開始入局新造車的寶能集團,其跨出的第一步便是頻頻拿地。

    2017年10月起,寶能集團開始和各城市政府簽訂新能源汽車項目的合作協議,單個項目的投資額均在百億元以上。

    根據協議,寶能集團在兩年內分別同杭州、昆明、廣州、陜西省西咸新區、昆山、貴陽等城市或開發新區合作,總投資額超過2000億元,拿地數萬畝。其中,土地用途包括生產用地、零部件配套用地、生活配套用地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同昆明市滇中新區簽訂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寶能集團還將物業開發、文旅等納入項目規劃范疇。

    再看回新能源汽車,在寶能集團同各地政府的合作項目細節中,新能源汽車的產能被明確列出。其中,寶能在廣州、昆明、西咸新區等地的新能源項目首期規劃產能均為50萬輛,而其杭州項目的規劃年產能為30萬輛。

    累計數百萬輛的規劃產能只能從建廠造車而來。對于整車制造,寶能集團選擇的主要方式是收購整車廠:2017年3月,寶能集團成立了子公司寶能汽車有限公司,正式吹響入主車廠的號角。但就寶能目前在整車方面的動作來看,尚不能滿足產能要求。

    2017年12月,寶能集團斥資65億,從奇瑞汽車手中收購了其高端品牌觀致汽車51%的股權。此前,觀致汽車營收始終不佳;根據財務數據,其在2014至2016年間的年凈虧損額分別為22億元、25億元和19億元。

    收購觀致汽車后,寶能便開始用“自產自銷”的方式拉動觀致旗下車型的銷量。

    根據收購協議,寶能集團將旗下的共享汽車租賃業務“聯動云”同觀致汽車的銷售連接在一起:“聯動云”需從觀致汽車完成采購。

    借寶能集團之力,觀致汽車的銷量自2017年12月起開始提升。根據乘聯會2018年相關數據,觀致汽車2018年的年銷量為63179輛,同比增長322.35%。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觀致汽車與寶能集團的協議,寶能原本計劃在2018年從觀致采購共95000輛汽車。

    此外,即使銷售數據拉升,但觀致汽車仍未進入國產新能源汽車的第一梯隊,且其營收不佳:根據2018年財報,觀致汽車已虧損逾120億元。

    除了高額虧損外,觀致汽車在2019年的銷量也大幅跳水,據了解,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觀致汽車累計銷量僅為824輛。其中,觀致3車型在五月的銷量為負271輛,系4S店將車退回廠家所致。

    在2019年4月,曾有消息稱觀致汽車常熟工廠已開始停產減員。同月,有30家經銷商共同向觀致汽車致函,控訴觀致汽車無法履行新車投放計劃,并提出“退網補償”的要求。經銷商方面曾表示,多家經銷商的月虧損超過20萬元。

    這邊新造車出師不利;彼端,讓寶能發家的地產業務,卻也正面臨瓶頸。

    2016年,寶能集團旗下寶能地產的銷售額為142億元,而2017年這一數字下降至119億元。

    對于在老本行內的困境,姚振華曾公開表示,2018年寶能旗下另一地產公司寶能城發要新增1500萬平方米土地儲備,以達成“產業+住宅”的圖景。

    而根據公開信息,寶能城發在過去一年的拿地成績并不突出,僅有包括哈爾濱、太原、商丘等地的買地信息,且少有寶能城發作為目標的產業地產。

    而由于寶能在新能源合作項目上屢屢加碼,其項目用地是否會成為寶能借新能源紅利變相囤地的砝碼,這一點尚待觀察。

    杉杉股份:改道專用車,資質仍不好拿

    當豪氣的地產公司渴望借上新能源的東風,其他實業大佬也同樣將新能源和新造車視為轉型機會,以西服起家的杉杉股份便是如此。

    1996年,憑西服闖出一片天的杉杉股份在A股上市,成為國內首家服裝行業上市公司。2018年胡潤百富榜顯示,杉杉股份掌門人鄭永剛的身家達到110億元。

    在這背后,鄭永剛已經發現了服裝零售生意的局限性,開始謀求業務轉型。

    2001年,杉杉正式邁步進入新材料領域,經營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并將其逐漸替代服裝成為杉杉的支柱業務。

    隨著鋰電池和新能源汽車迎來風口,杉杉看到了新科技的機會和利潤空間,開始瞄向整車制造;但與寶能系的收購乘用車企不同,鄭永剛選擇了合資,并從專用車,而非乘用車切入。

    這和專用車的資質門檻相對乘用車較低不無關系。根據工信部發布的《專用汽車和掛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專用車在采購的車輛或底盤基礎上即可制造完成。

    此外,由于有生產資質的車企在滿足相關規定后,可生產同類新能源汽車產品。這樣的改道便可保證杉杉搭上新能源的順風車。

    2011年1月,杉杉系的首家電動車企業,寧波杉杉電動汽車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成立。從2015年起,杉杉正式入場專用車。

    但讓杉杉的造車夢頗為尷尬的是,青杉客車雖然獲得了專用車生產資質,目前仍不具備造車資質,只能通過合資方式建廠生產。

    2015年1月,杉杉股份以寧波杉杉電動汽車為主體,同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和北奔重型汽車集團,合資成立了內蒙古青杉客車有限公司,并作為該企業的控股股東。

    入主新能源,始終離不開的一個詞就是燒錢。

    2015年5月,杉杉股份發布了擬募集34.56億元的定增預案,用于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等。一年后,杉杉再投50億元,將位于寧波的服裝生產廠區改造成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算是徹底拋下了曾經的服裝生意。

    但杉杉是一家有能力玩轉資本的公司,其掌門人鄭永剛的“玩殼”經歷便證明了這一點。鄭永剛曾公開表示,杉杉是一個資本運作比較成功的金融企業;而他本人,則希望成為一個金融家。

    2014年11月,杉杉系旗下的泓石投資斥資12.9億元受讓浙江艾迪西流體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共8950萬股股份。其中,鄭永剛作為艾迪西的大股東,當時持有26%的股份。

    成為控股股東后,杉杉系便借艾迪西重組的契機,幫助申通快遞借殼上市。根據公告,該次交易置入資產申通快遞100%股權,預估價值約為169億元,預估增值率為755.45%,溢價7倍。上市后,艾迪西從13.7元漲至47元,使得杉杉在這次交易中重大利好。

    雖然看起來“孤注一擲”新能源車,但比起乘用車市場,專用車如新能源公交車等,成本更小,且更容易獲得政府政策的支持。

    2019年8月,杉杉股份旗下公司穗甬控股同延吉市空港經濟開發區,合資成立延邊國泰新能源汽車項目,開始生產新能源車。據了解,這一項目屬于吉林省東西部扶貧協作產業,總投資20億元。【責任編輯/李小可】

    來源:AI財經社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中國富豪造車簡史:百億身家成起步價,寶能投觀致銷量告負
    【深1度】互聯網汽車的一千零一夜
    對于聯網汽車通信標準,歐盟為何選5G而非WiFi呢?
    【深1度】馬斯克、賈躍亭、李斌們的造車游戲困境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