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商湯科技狂融資尋資本加持,估值被疑虛高


    近日,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徐立在彭博社活動上透露,商湯科技累計已完成超30億美元總融資,當前估值超過75億美元。

    公開信息顯示,商湯最近一次對外公布融資信息是2018年9月,完成10億美金D輪融資后,當時估值是60億美元。這意味著,商湯科技自2014年成立起至今的五年時間內,已完成了近30億美元融資,被外界稱為“融資機器”。

    頭頂“全球估值最高、融資最多的人工智能(AI)創業公司”的光環,商湯科技卻也面臨著困擾:“估值是不是虛高了?”“如何加快企業商業化及發展落地速度?”

    成立5年融資超30億美金,暫無上市計劃

    商湯科技成立于2014年,創始人為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教授湯曉鷗,是人工智能領域的一家獨角獸公司,專注于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的原創技術研發,在人工智能產業鏈上處于中游的技術層。

    目前,商湯科技的落地場景主要有:智慧城市、醫療、智能手機、無人駕駛、機器人、金融等行業,同時發布了一系列平臺型產品包括:SenseMedia 視頻內容審核平臺、SenseFoundry 城市級視覺分析平臺、SenseDrive 駕駛員監控系統等等。在核心技術上,商湯主攻人臉識別、視頻監控識別算法、增強現實、文字識別、自動駕駛識別算法和醫療影像識別算法幾項技術。

    成立五年間,商湯科技完成了包括天使輪、A輪一直到D輪共九次融資,投資人包括軟銀中國資本、阿里巴巴、高通風投、IDG資本等。僅2018年一年,商湯就進行了三次融資,總融資額超22億美元。

    為什么商湯能在短短五年內獲得如此大額的融資?

    投融資專家許小恒表示,一方面,人工智能處于風口期,受到資本追逐,另一方面深厚的專業人才儲備是讓商湯始終活在機器視覺技術前沿的關鍵,這也為商湯提供了不俗的早期自主研發能力。商湯還保持著和學術界的緊密聯系,不僅與港中大、浙大共建了聯合實驗室和研發中心,同時還與清華、北大等高校建立了以學術課題為導向的科研合作。

    此外,商湯科技業務范圍主要涵蓋安防、 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車載等多個行業,同時以教育、新零售、機場、金融、樓宇、運營商市場作為目標進軍行業,總共涵蓋10個細分垂直業務線。商湯深入不同行業,不斷細化產品,獲得了一批知名戰略合作伙伴和大客戶,如中國移動、銀聯、萬達、華為、小米、公檢法等。

    “目前來看,人工智能行業最大的行業門檻以及企業之間的競爭要素在于算法、算力和數據,對應的就是技術人才數量、AI芯片能力和行業數據積累量。而商湯、曠視、云從等一類的企業以其招攬的大量人才在人工智能產業早期形成自己的競爭壁壘,可以說是第一梯隊的企業。”易觀AI市場分析師何文倩對記者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8 月 25 日,中國人工智能領域初創企業曠視科技(Megvii)正式向香港證券交易所提交了招股書;從 2012 年到 2019 年 5 月,曠視公開披露了 7 次融資。目前估值已達40億美金。

    此前,曾有種種傳言稱商湯將上市,藍鯨TMT記者對此求證商湯科技,商湯表示目前暫無上市計劃。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資本是追逐利益的,更關注企業的市場化運作情況和賺錢能力。若企業自身有強大的造血能力、能夠自給自足,那么企業上市的意愿就不會很強。

    何文倩也對記者表示,如果企業在一級市場能融到錢,或者能直接掙到錢,一般不會著急上市。因為上市之后,公司戰略可能會受到二級市場投資者的影響。

    估值被疑虛高,商業變現仰仗“資本力量”

    在經歷了2016、2017兩年的投資熱潮以后,中國的人工智能公司的估值如火箭般攀升,很多業界人士開始質疑中國人工智能公司的估值是否過高了。

    而2019年剛一開始,《華爾街日報》就曝出了商湯科技由于估值虛高導致其潛在投資人退出的消息,一時間引發熱議。

    易觀AI市場分析師何文倩表示,就估值來講,根據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的數據,中國的市場規模大概在760億人民幣,但是增速在34%左右,這個數字代表了這個行業的高增長率以及未來的前景。AI企業的高估值和本身所處行業以及人工智能技術未來可以產生的生產力息息相關。

    投融資專家許小恒對藍鯨TMT記者表示,由于目前優秀科學家團隊的稀缺性以及項目、算法、技術都仍然屬于相對缺乏,在此情況下,AI領域整體融資和估值出現了明顯的馬太效應,以至于在通用AI技術領域出現了明星企業估值虛高。

    “未來,技術和算法都難以成為AI產業的核心壁壘,純粹以‘點’為根基的AI技術服務會被逐漸邊緣化。如今資本正在回歸理性,今年是人工智能‘落地年’,市場不應該再講概念了,而是需要技術真正落地產品。過去AI的技術是底層的技術,關鍵在于底層如何利用硬件形成一個平臺的訓練系統。要想實現更好的盈利,只有算法授權肯定是不行的,要加快技術到產品的轉化才是王道。”許小恒說道。

    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徐立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AI的投入和真正意義上的商業變現,都需要仰仗“資本的力量”。

    人工智能技術浪潮大約出現在2012年,從2015、2016年開始出現了大規模的產業落地。只靠技術作為壁壘,人工智能企業很難提高商業價值。

    商湯如今發力落地與賺錢,探索出獨具特色的“1+1+X”模式,商湯科技CEO徐立解釋稱:“第一個‘1’是推動行業發展的基礎研究,第二個‘1’是與產業應用結合的產品和解決方案,‘X’是各個不同的行業。以人工智能為基礎,賦能各個行業,這就是‘1+1+X’的概念。”

    商湯從零開始研發底層技術,形成一定的技術壁壘,再基于自主研發的深度學習平臺Parrots和深度學習超算中心,加大在安防監控、無人駕駛、移動互聯網、深度學習芯片等方面的研發投入,爭取以原創技術賦能更多產業。技術與產業結合后,搭平臺做生態。

    對此,投融資專家許小恒認為,商湯科技到目前還沒有一款能夠讓業界非常認可的成型產品。如果在技術還未夯實之時就去做生態,國內市場腳跟還沒站穩就又跑去國外,這樣的行事方式很難不讓人覺得他們是在追風口,從而忽視了技術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打造。

    據媒體報道,2017年商湯科技收入約7億元人民幣,已經實現全年整體盈利,業務營收連續三年保持400%的同比增長,2018年主營業務合同收入同比增長10多倍。此外,商湯自2014年起設立投資部門,至今已陸續投資了十幾家公司。

    資本的力量無疑能夠幫助商湯保持良好的勢頭,一旦失去資本這個“護身符”,商湯科技還能像以為的那樣“無所不能”嗎?

    “人工智能行業需要一步一步的積累和開拓。資本是雙刃劍,是一劑貫穿筋脈的強心針,能支持公司發展,也可能裹挾公司的發展方向。只有不忘初心、堅持自己在技術研發上的優勢,夯實基礎,深根固柢才能長生久視。”許小恒表示。【責任編輯/鄒琳】

    來源:藍鯨TMT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傳商湯科技正進行10億到15億美元新輪融資 估值將達100億美元
    商湯科技狂融資尋資本加持,估值被疑虛高
    商湯科技聯合艾瑞咨詢發布《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手機行業研究報告》 AI定義手機未來
    手機就是游戲機!商湯3D人體骨架檢測技術引燃OPPO R17 Pro體感游戲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