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獵豹失重:市值連跌 接近上市后最低點


    6月14日晚,獵豹移動發布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這次財報發布比往年晚了將近一個月。

    接近獵豹的人告訴燃財經,之所以推遲發布,大概率是因為財報數據不太理想。

    財報顯示,獵豹2019年第一季度營收為10.856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2%;凈利潤為711.4萬元,同比下降89.8%。截至昨日收盤,獵豹股價下跌5.29%,報收3.76美元。其市值從昔日最高點的超50億美元,下跌至5.13億美元,幾乎成為其上市后的最低點。

    作為一家曾經的明星公司,獵豹移動曾被寄予厚望。

    自2014年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后,獵豹的市值一路飆升,當時有預測稱,獵豹會成為下一個市值過百億美元的互聯網公司。

    作為獵豹的CEO,傅盛身上有過太多光環:“360安全衛士創始人”、“杰出的產品經理”、“擅長側翼戰的戰略高手”……他曾帶領金山網絡——后改名為“獵豹移動”,從一家內憂外患的傳統軟件企業,全面轉型移動互聯網,并走出了屬于自己的一條絕無僅有的路。

    始料未及的是,通過工具產品在海外市場突圍的獵豹,面對移動互聯網不斷發生的變化,慢慢走入頹勢。從工具到內容,再到人工智能,獵豹經歷三次調整,不停在尋找自己的新賽道,但市值越來越少。

    多名受訪者對燃財經(ID:rancaijing)表示,獵豹是一家戰略和產品能力很強的公司,傅盛也是一個好奇心強且學習能力很快的CEO。但正如一個人的優點可能也正是他的缺點——擅長求變和創新的獵豹,每年做的事可能都跟往年不一樣,獵豹的問題就在于——是否能把握住重心,真正在垂直領域把一件事做深做強?

    市值連跌

    如之前所預測,獵豹新一季度的財報并不理想。

    財報顯示,獵豹2019年第一季度營收為10.856億元人民幣,為2017年以來季度營收最低點。凈利潤711.4萬元,調整后凈利潤3380萬元。

    其收入構成主要為三部分,工具產品及相關服務收入同比下降33.1%至4.98億元。互聯網娛樂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1.7%至5.56億元,該業務占2019年第一季度總收入的51.2%。其他收入達3150萬元,同比增長299.2%。

    財報稱,互聯網娛樂業務的增長主要是由于獵豹移動手機游戲業務和海外直播業務LiveMe的增長,獵豹移動Q1手機游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2.5%至3.01億元。在海外直播業務方面,LiveMe收入同比增長17.0%至2.55億元。其他收入的增長主要由小豹AI翻譯棒在國內市場的銷售所帶動。

    月度活躍用戶數方面,同比出現下降。獵豹移動第一季度的全球移動月度活躍用戶數為4.348億,去年同期為5.74億。其中海外移動月活占比70.3%,與去年同期持平。

    傅盛表示,“全球服務機器人產業在50年內擁有超過汽車產業規模的巨大機遇,未來獵豹將更加專注AI業務,我們相信AI將賦能各個行業升級,也會驅動獵豹業務未來的長期增長。”

    但從財報中可以看出,獵豹的三大塊收入中,工具產品及相關服務收入最近兩年一直增長乏力,在最新財報中,更是只有4.98億元。移動娛樂雖然保持穩定發展,但增速緩慢,且面臨市場上其他對手的競爭;其他收入與去年Q4的4260萬元的收入數據相比,也有所下降,小豹AI翻譯棒的產品市場接受度依然有待觀察。

    據Q1財報顯示,獵豹工具產品及相關服務收入的大幅下跌,來自國外媒體的負面報道。

    去年年底,新聞網站Buzzfeed稱,他們獲得了一份來自應用分析公司Kochava的研究報告,顯示有8款非常受歡迎的安卓應用利用用戶權限卷入廣告欺詐案中,可能竊走了數百萬美元的廣告收益。這些應用在谷歌應用店Google Play的總下載量超過20億次。而這8款應用中有7款來自總部位于北京的獵豹移動。Kochava的報告中指出,這8款軟件利用了名為“點擊泛濫(click flooding)”和“點擊注入(click injection)”的手法,來騙取廣告收益。

    獵豹市值一度到達52億美元——自2014年5月在美國上市到2016年5月,整整兩年時間,獵豹市值一路上揚,到2015年年底,獵豹月活躍用戶超過6億。憑借體量巨大的用戶群,獵豹最高時每天從Google、Facebook等平臺獲得的廣告收入超過60萬美金。

    2016年,谷歌開始調整廣告策略,獵豹收入驟減,2016年Q1財報發布后,獵豹股價大跌20.43%至11.14美元,跌破發行價14美元,市值瞬間縮水至15億美元。此后兩年,獵豹市值一直在10億美元左右徘徊。

    成立8年,獵豹在此刻迎來了自己的最低點,市值下跌至5.13億美元。

    頻繁求變

    曾為明星公司,但獵豹從成立之初,就一直在邊緣尋找突破,走在求變的路上。

    “其實促使獵豹求變的更多是外部因素,被迫選擇。“獵豹前員工張嘉告訴燃財經。

    2010年11月,由傅盛創立的可牛影像公司與金山安全合并,成立金山網絡,合并后的新公司由傅盛全面掌管。在當時,可牛影像推出的可牛殺毒軟件被360公司截殺,金山軟件旗下的金山獨霸也遭到360免費殺毒軟件的沖擊。內憂外患。

    曾負責360安全衛士產品的傅盛,接過了這個爛攤子。傅盛曾回憶到,在雷軍把公司交給他時,意味深長的說:“傅盛,這個擔子很重,但你要扛住啊!”

    傅盛扛住了。

    在壓力下,他和團隊最終決定將可牛影像、金山網盾等產品通通砍掉,專注做金山毒霸,并用互聯網模式變革自己,決定金山毒霸永久免費,實現了從傳統安全軟件公司向互聯網企業的轉型。

    同時,傅盛對金山毒霸網址導航產品進行改造,將金山毒霸的用戶與流量導到金山網址導航進行廣告變現,再造了流量廣告的收入模式,活了下來。而獵豹瀏覽器的發布,與金山毒霸、網址導航組合成為獵豹的“三級火箭體系”,使得獵豹實現盈利。

    但緊接著,移動互聯網革命來了。剛剛在PC安全領域站穩腳跟的獵豹,面對的是百度、騰訊、360這些巨頭在手機安全領域的比拼,同時91、豌豆莢、UC等企業也一起涌入。在面對這場斗爭時,獵豹雖三番五次嘗試,但最終都無功而返。

    焦慮之下,傅盛看到了海外移動工具市場的機會。憑借獵豹清理大師(cleanmaster)、獵豹安全大師(Security Master)等一系列移動端工具型產品,構建了一個移動端工具產品矩陣,并形成了獵豹在移動端的新三級火箭模型:“圍繞工具軟件為業務核心,以獵豹清理大師為用戶入口,為用戶推薦獵豹其他的安全軟件、瀏覽器等產品,并借助廣告獲取收入和利潤。”

    這一劍走偏鋒,讓獵豹于2014年5月8日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僅用了三年半的時間,傅盛帶領獵豹從一家內憂外患的傳統軟件企業,成長為一家互聯網明星上市公司,并在隨后兩年,連續實現收入100%的增長。

    新的變化依然在發生。一方面,安卓系統在不斷收縮權限,另一方面,全球智能手機廠商集中度越來越高,三星、華為、小米與OV等智能手機企業也都分別推出自己的移動端工具應用,營造自己可控的流量生態閉環。手機殺毒行業完全消失,系統工具行業也萎靡不振,獵豹需要在工具應用之外尋找到可以讓用戶停留時間更長的新業務。

    從2015年開始,獵豹先后投資了短視頻團隊Musical.ly,在美國市場啟動直播產品LiveMe,收購法國新聞內容推薦應用News Republic;同時,獵豹發行“滾動的天空”“鋼琴塊2”和“跳舞的線”等輕游戲,相繼在信息流、直播、短視頻與輕游戲等四個領域完成布局。

    但獵豹的產品基因決定了內容運營并不是他們的強項。獵豹的選擇是和今日頭條達成戰略合作:Live.me接受了今日頭條5000萬美元投資;并向今日頭條以8660萬美元出售新聞聚合平臺News Republic和音樂短視頻社區Musical.ly。

    在海外工具市場紅利消失、內容布局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下,獵豹在2016年9月投資成立人工智能公司獵戶星空,同時,傅盛宣布,獵豹將All in人工智能,“獵豹的新使命就是成為一家有偉大技術理想的人工智能公司。”

    在傅盛新的戰略里,AI+工具是獵豹在多年技術和產品積累下,下一個有可能突破的點。

    2017年是獵豹轉型的第一階段。通過建立行業唯一全鏈條AI技術,包括芯片+算法(腦)、全感知視覺識別(眼)、語音合成技術(口)、麥克風陣列(耳)、七軸機械臂(手)和室內導航平臺(腿),完成技術閉環。

    2018年,獵豹發布了多款產品:智能服務機器人豹小秘、智能零售機器人豹小販、豹豹龍家教機器人、小豹AI音箱和基于獵戶機械臂平臺的豹咖啡、基于社交場景的小豹翻譯棒,涉及多個場景;同時,獵豹旗下的產品也轉型為以人工智能為引擎。

    去年年底,在豹小秘完成量產后,基于自研全鏈條AI技術打造的商用智能服務機器人開始商業化落地——通過為B端客戶提供服務機器人產品,通過B端的服務觸達C端消費者。

    不過,財報顯示,獵豹的全球移動月度活躍用戶數持續下降,人工智能產業仍在布局當中,已發布的產品市場接受度也不樂觀。

    “獵豹現在的狀況是因為青黃不接,公司還在轉型過程中——下一個產品還未出現,原有的商業模式里已經能夠清楚的看到天花板,下一個增長曲線大家還看不清楚,這些都會在市值和股價上體現出來。”張嘉向燃財經分析。

    求變的獵豹和傅盛,再次準備面對自己新的困局。

    艱難時刻

    在本季財報發布之前,傅盛已經低調了很多。

    作為一個性格鮮明的CEO,外界一向對傅盛褒貶不一。

    對獵豹來說,由于之前產品更多聚焦在海外市場,傅盛個人IP的打造和宣傳,對公司的品牌有所助力,是一件好事。

    “但在這個過程中,沒有掌控好平衡。”張嘉認為,“當公司在轉型,或遇到問題時,再過多地去做個人品牌的包裝,就會引來很多人反感。“

    傅盛最大的性格特點是:好奇心強,學習速度快——這也是傅盛自己引以為傲的能力。但這可能恰恰也是傅盛的缺點。

    張嘉說,如果把觀察獵豹的時間維度拉長,公司每年做的事可能都跟前年不一樣。“公司的氣質就是這樣,傅盛喜歡去挑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在他看來,傅盛是一個杰出的產品經理,但在轉換方向時,應該更踏實、更有韌性,真正去把一個東西做牢、做實。

    一名來自Kika的前員工告訴燃財經——Kika是一家專注于做海外輸入法和大數據的移動互聯網公司,B+輪融資由獵豹領投——在他的觀察中,獵豹雖然業務分支很多,但每一塊做得都不是特別強。

    專注于海外移動應用市場的公司赤子城,選擇進入海外市場只比獵豹差了一步。其公司某業務負責人向燃財經表示,在他們看來,海外市場依然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流量下沉在全球剛剛開始,印度、非洲都將是他們新的市場方向。

    “當企業變大時,多元發展其實很正常,因為你需要在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去擴展它的邊界,在新的賽道,如果能把它沉下去,也有可能成功。”該負責人認為,自身業務擴張更多還是需要根據用戶的需求和自身的能力進行選擇。

    雖然傅盛認為,AI+工具是獵豹在多年技術和產品積累下的新的突破點,但對于總在頻繁求變的獵豹來說,是否能在人工智能領域完成自己在之前嘗試中未能完成的進化?

    “拿AI講故事的都是在當前沒有生意可以做,在為未來畫餅的企業,比如百度。”一名長期關注海外市場的投資人對燃財經表示。

    追求進化,是傅盛一直持續努力做的事情。

    去年年底,在一封公司內部郵件中,傅盛寫道:“我深知我們的未來依然是艱苦而充滿風險的,短期內我們的收入還會有壓力,但我相信一個全新獵豹是有能力抵御更大風浪的。”

    現在看來,對于獵豹,對于傅盛個人,未來的確是一個更大和更艱苦的挑戰。【責任編輯/古飛燕】

    來源:燃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獵豹失重:市值連跌 接近上市后最低點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