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前兩天出鏡的橙子一下子就火了,儼然成為網紅橙子一枚。其實,那顆橙子真的只是今年IBM中國論壇眾多的厲害角色中的一位而已……
十三年來,每年IBM都有一個備受期待的“科技秀”——5in5(IBM未來五年五大創新趨勢發布)。
今年的5in5似乎更多了一些“人間煙火味”,五大發布由IBM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圍繞食品的生產、供應鏈、安全、檢測、包裝回收等五大方面展開,揭秘背后所運用到的科技。其實,是想和大家一起坐上時光穿梭機來看一下,未來五年科技如何改變我們賴以生存的食品、農業和環境,“溫柔以待”我們共同的家園。
-1-
【數字孿生子】將會為農業帶來怎樣的改變?
IBM Research軟件工程師JulietMutahi:
“我的父親是非洲肯尼亞幾萬名咖啡農場主中的一員。他們不懂科技,有的甚至從來沒有去過銀行,但是他們中間的很多人現在可以很便捷地獲得貸款,幫助他們擴大生產。”
農場主與銀行系統如何建立起聯系?首先,獲得貸款需要相應的評估數據,而傳統的農業運作中極少有人會兼顧生產與信息社會的數據對接。IBM的科學家洞察到這一點,與HelloTractor公司合作,采用數字化以及對農業全方位數據的采集,模擬出虛擬農場,并將之稱為數字孿生子(DigitalTwin)。
然而數字孿生子的運用遠遠不止使農民受益這么簡單,政府、食品分銷商、醫療健康組織都將不同程度地參與其中,使食物更健康、節省大量自然資源與人力成本。
在未來五年內,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數字化技術對行業全方位滲透、刻畫、塑造,就像創造了“數字孿生子”(DigitalTwin)。利用收集到的數據準確地預測作物產量,反之為銀行和金融機構提供授予信貸所需的數據,從而幫助農民實現拓展。
技術關鍵詞:人工智能、物聯網、數字孿生子、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農業專家點評:傳統農業多是“靠天吃飯”,數字技術使得生產具有預見性,讓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天時地利”,開啟智慧農業的新時代。
所以,讓我們期待擁抱人工智能、物聯網的農業。
-2-
【信息透明預警】如何打造一個我們可以信賴的食品供應鏈?
IBM副總裁、IBM印度及新加坡研究院、IBM印度CTOSriramRaghavan:
“每年有1500億個橙子被浪費,但被浪費的不僅僅是橙子,更有為了生產這些橙子所投入的人力、資金、以及土地、能源、水等寶貴的自然資源。”
據統計,每年全球有三分之一的食物,近一半的水果、蔬菜被浪費,其中絕大部分的損耗發生在運輸、包裝、儲存、分銷、零售等環節。導致這種局面的原因是食物供應鏈異常復雜,可視性極低。未來五年可以通過一些強有力的技術,如區塊鏈來解決這些問題。
IBMFoodTrustNetwork(IBM食品信任網絡)能把食品供應鏈中的相關方聯系在一起,共享幾百萬種食品供應鏈的環節,而物聯網(IoT)和人工智能(AI)技術的運用,讓運輸、溫度、濕度、地點等重要信息能被及時監測,甚至企業可將交易數據直接寫入區塊鏈網絡中。
當然,這一切的目的并不是為了監測。信息透明預警機制建立后,食品安全、食品保鮮,減少浪費等問題均能被合理解決。通過IBMFoodTrustAPI庫、硬件、軟件及技術,或許還有更具價值的洞察產生。
五年之內,我們將消除食品供應鏈中許多代價高昂的未知因素。當區塊鏈技術、物聯網設備和AI算法結合在一起,食品浪費將會大幅減少,最終出現在消費者購物車中的商品也將變得更新鮮。
技術關鍵詞:區塊鏈、物聯網、AI算法、IBMFoodTrustNetwork
食品零售行業專家點評:我們在意消費者的權益,所以期待著技術能為消費者帶去更好的體驗。正是有了信息技術,食物的供應鏈變得更為透明和可信。
所以,讓我們期待緊密擁抱信息科技的食品供應鏈。
-3-
【繪制微生物組基因圖譜】給微生物“上戶口”
IBM研究院–Almaden負責DGM科學解決方案的GeraudDubois:
“我們了解的微生物越多,微生物越能為我們所用。IBMResearch在過去三年中收錄500TB的復雜微生物群系數據。這些數據的量相當于看高清電視能看17年。”
微生物與人類一直共處并且無處不在,有一些是對人體有害的,但其中也不乏對人類健康有益的微生物,所以,如何來辨別它們,并利用它們來為人類服務?而要實現這一點,必須先了解它們與人類健康的關系。
據統計,全球每年因誤食受過污染的食物而生病的人數多達6億。因此,繪制微生物組基因圖譜的意義重大,但微生物種類數量多達數百萬,使得這一工程更加任重道遠。
未來五年,數百萬種微生物將會在農場、工廠,以及食品商店中使用。借助一種讓我們可以經濟且高效地分析微生物基因組成的新技術,微生物將會告訴我們很多關于我們所購買食物的安全信息。
技術關鍵詞:基因圖譜
微生物專家點評:微生物的種類繁復超乎想象,完成這項工作需要強大的信念、堅持與技術支撐。為了避免微生物成為人類健康的威脅,完善的微生物基因數據庫對于了解這些肉眼不可見卻無處不在的生物具有重要的意義。食品行業、醫學行業、環境行業都能從這個基因圖譜中快速獲益。
所以,讓我們期待微生物“是好是壞,一查便知”的日子盡早到來。
-4-
【AI傳感器】也能當“超級偵探”?
IBM院士、IBM企業解決方案部的DonnaN.Dillenberge:
“2018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數據顯示,美國有7600萬人食物中毒。五年后食品的檢測將不再需要幾天,而是幾秒即可完成。”
所有的物品和物質都有自己獨特的光學圖案,借助光譜儀識別光學圖案,便能知悉這些物品與物質。但光譜儀非常龐大且昂貴,因此無法被用作日常使用。為此,IBMResearch開發了一款功能強大、小巧便攜的光學分析儀,可與手機攝像頭配合使用。與此同時,通過訓練AI,我們能夠得知所呈現的物質的材料或成分。當這兩個技術結合在一起時,它們就構成了IBMCryptoAnchorVerifier,它可以掃描物質或物體以捕獲其光學圖案,并且為消費者和企業所應用。
所以未來五年,就餐前拿起手機拍攝美食可能不再是分享需要,而是通過手機中接入的AI傳感器檢測食物的安全。檢測的速度從幾天時間縮短到幾秒鐘,人人可操作。既然能與手機相結合,更多AI傳感器的應用場景將被不斷解鎖,病從口入的幾率將大大降低。
IBM研究人員正在開發功能強大的便攜式AI傳感器,它可以在任何可能出現食源性病原體的地方進行檢測,可將病原體檢測的速度從幾天時間縮短到幾秒鐘,讓食品供應鏈上下游的人們可檢測有害的大腸桿菌(E.coli)或沙門氏菌(Salmonella),以避免細菌的爆發。
技術關鍵詞:AI傳感器、區塊鏈、IBMCryptoAnchorVerifier
食品安全專家點評:快速準確地檢測可能存在的病原菌,以便在污染發生之前及時進行干預與預防,快速智能的檢測手段將是食品安全領域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所以,當AI與光學完美結合,食源性致病菌將“無處遁行”,讓我們拭目以待。
-5-
【塑料回收】探索“白色污染終結者”
IBM量子化學與科學量子應用全球負責人JeannetteM.Garcia:
“2019年我們面臨塑料危機。迄今人類已經制造了83億噸塑料,能填滿8000個羅馬體育館。到2050年,海洋里的塑料甚至會比海洋里的魚還多。”
目前,全球每年生產超過2.72億噸塑料,其中四分之一是由PET制成。IBM發明了一種壓力反應器用于解決塑料回收問題。該反應器采用一種名為“Volcat”的新回收方法。Volcat是一種催化化學反應過程,它可“選擇性地將”聚酯分解成一種物質,該物質可直接在塑料生產裝備中進行處理,用于生產新產品。
在未來五年,垃圾處理和塑料制品生產的方式將徹底改變,牛奶盒、餅干盒、購物袋和奶酪包裝袋等所有東西都能被制造商回收,并將其變成有用之物。這將徹底改變未來人們丟棄和制造塑料的方式。
未來五年,垃圾處理和塑料制品生產的方式將會徹底改變。聚酯制造商將能回收垃圾并將其變成有用之物。VolCat等創新技術將推動這種轉變,某些塑料(聚酯,Polyesters)分解成為可直接送入塑料制造機器,用于生產新產品的物質。
技術關鍵詞:VolCat
材料科學專家點評:當前,塑料的高分子結構使它很難被降解,減少白色污染,控制塑料的數量尤為關鍵。使用新的材料一直是我們致力研究的目標,可降解并再利用的新型材料可以解決這個難題,從而還給我們一個更加健康的地球環境。
所以,我們要自律,更要善用科技,創造一個更好的家園。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