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J Capital Research突如其來的一份做空報告,優信顯得有些措手不及。
做空報告從優信的業務現狀、資金狀況,到公司高管行為提出全方位質疑。反觀優信,除了強烈譴責報告中的言論不實,聲稱公司創始人戴坤未主動套現外,對報告提及的其他質疑卻并沒有給出有力的反擊。最終,優信的聲明以“將在近期單獨作出聲明”暫告段落。
雙方的你來我往讓優信在二級市場出現戲劇性的一幕——在報告出爐后優信股價一度暴跌超50%,收盤跌幅超36%;可聲明過后股價又迅速回漲50%。市場混雜質疑與困惑的情緒。
做空報告指出,在交易量上,優信夸大了40%至50%,并通過自己采購再轉賣的方式來提高營業額。在交易中,優信存在利用POS機刷單,夸大實際覆蓋城市數量和網站有效車源數。報告同時還稱,優信資金狀況堪憂,創始人轉移資金,公司面臨倒閉風險。
而優信在市場上的實際表現,也很難完全說服外界這是一次惡意沽空。在今年2月,業內另一知名品牌人人車過山車般的大裁員和轉型仍歷歷在目。此番優信再經周折,讓更大的疑云浮現:國內的二手車電商市場,究竟還有多少“病”沒有被診斷出來?答案或許更加讓人不敢想象。
“套路貸”質疑難消,步奔馳事件后塵
奔馳車漏油一事讓汽車金融交易費這一灰色地帶徹底被曝光。恰好,優信做空報告適時而發。而在這份做空報告中,同樣直指優信在金融交易中存在欺騙性貸款。
曾從事二手車交易人士告訴藍鯨TMT記者,在行業內,利用POS機或其他方式在交易中刷單的情況并不罕見。交易量造假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提高公司身價。對于這種在法律上鋌而走險的行為,部分與行業接觸更加緊密的人士對此諱莫如深。
根據做空報告顯示,在優信工作3年的前財務經理等8位受訪者爆料,優信通過虛假交易,通過補貼0.5~0.6%方式,在至少5000個車商處安裝特制POS機,刷單沖交易量與交易額。其中是優信促成的交易占比約5~10%,剩余90~95%交易量均與優信毫無關系,但會被優信計入到自己的交易量中。
另外,針對疑似套路貸的質疑同樣明顯。
“奔馳這種新車交易都被曝光出問題,二手車交易就更不用說了。”一位金融行業人士認為。雖然優信在聲明中予以否認,但在新浪的黑貓投訴,以及消費投訴服務平臺聚投訴上,涉及優信的投訴數量并不算少,除了問題車這一老生常談的話題,最突出的就是套路貸和消費沖突。
用戶焦女士在聚投訴上反映,通過優信二手車買車,貸款本金由18萬變為21萬。焦女士稱,原本購車時確定的首付21020元,貸款金額181206元,然而在微眾銀行放款時,貸款本金變為213686元,比原定增加3萬余元。對于新增的3萬元服務費,以及每月究竟該還多少錢,相關工作人員并沒有給出明確的回答。焦女士同時指出,自己的購車合同竟變為了融資租賃合同。
藍鯨TMT記者在聚投訴上初步統計,截至出稿的最新40條投訴中,車貸實際金額與原定不一致的投訴有7條,付錢后卻無法提車或拖延提車且難以退款的投訴達到了11條,合計占據近50%。在黑貓投訴上,同樣也可以看到用戶對“付出的錢比原價還多”的質疑。
此前,優信曾公開回應套路貸質疑稱:優信的融資租賃是合法合規的金融產品,而“套路貸”是以非法侵占借款人財產的金融詐騙活動,是優信堅決抵制的。對于個別消費者對貸款加首付的總金額高出總車價的疑問,優信已通過提供更加明確的支付明細表、優化銷售流程等方式,改進和升級了產品。但至今仍難以消失的套路貸質疑,優信尚未回應藍鯨TMT。
在用戶魏先生的案例中,優信工作人員要求其通過郵件申請退款,但要附上淘寶五星好評截圖的荒謬要求。魏先生的申請退款時間是在2019年3月10日,然而截至投訴時的4月5日,用戶退款申請仍遲遲沒有進展。另一位韓女士申請退款則是因為買到了問題車,但退款時間仍長達數月。
現金流岌岌可危,用戶的錢去哪了?
耐人尋味的是,一方面,最賺錢的汽車金融業務現處于風口浪尖;另一方面,交易用戶的資金卻出現短暫“神秘消失”,背后均與優信的現金流產生聯系。
用戶的錢究竟去哪了?在用戶完成首次付費,到提車和退款,中間可能耽誤2-3個月的真空期。在這段時間里,用戶資金是處在存管、托管的狀態,還是別有他用,成為不解之處。值得警醒的是,這段真空期的資金流向,如今也并未有相應的政策進行監管。
一位行業從業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這種事情背后肯定有原因。我們同樣也會遇到不講理的客戶。一般客戶遇到的問題是,對車況不滿意,或者簽訂合同之后嫌利息或者手續費高然后要求退費。這種情況公司需要與客戶做進一步的溝通。”據了解,此前人人車的整個流程大概在15個工作日,但從優信消費者投訴來看,時間顯然太長了。
資金匯集后可能的去處很多。這與此前的共享單車用戶繳納押金有了相似之處——只不過是不同的產業,不同的形式。事實是,如果現金在企業手中留存的時間越長,那么操作的空間就越大,比如用來購買短期理財產品,減輕現金流的壓力。實際上,在優信2018年Q4,短期投資金額同樣達到5.96億元。
對于這種滯納的現象合理性,以及用戶資金產生的現金流是否被用在其他業務上,藍鯨TMT向優信方面進行求證,截止出稿,優信尚未對此回應。
前述知情人士指出,二手車交易本身并無太多利可圖,盈利的重點還是在售后和維修,銷售人員和公司靠的是金融服務費賺錢。
“金融服務費是車貸行業普遍存在的潛規則,不收取金融服務費單賣一個車,銷售或者公司掙不了多錢。從業務員的角度來看,單賣一個新車,要是熱門車,可能提成也就兩三百元。沒有任何裝潢或者金融的話,像便宜點的,POLO 單賣一臺新車就50元提成。”
在營收上,優信尚未擺脫虧損。財報顯示,在2018年第四季度,優信凈虧損3.14億元,同比收窄65.14%;2018年全年,凈虧損15.38億元,同比收窄44.01%。
而與此同時,優信的賬面現金正面臨進一步縮減的可能。2018年第四季度的財報顯示,截止2018年底,優信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共計8億元,短期投資5.96億元,合計約14億元(應收賬款5100萬元),但另一方面,優信還有1.75億美元(約合11.7億元)的可轉債以及6億元短期借款,總額高達18億,截止到今年6月到期。還有不到兩個月時間,優信將何去何從?
“可轉債到期無疑就是兩種選擇,套現或者轉股。”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對方選擇套現,那么優信面臨的將是現金流為負的危局。從股價上來說,截止出稿,優信股價3.15美元距離發行價每股9美元,差距仍舊較大;從核心商業競爭力看,二手車電商交易缺乏技術創新壁壘,且目前做空報告對優信打擊力度不小,優信想要打動投資人路途不易。
“雖然美股更看重的是企業前景,但優信面臨的短期債務到期困境確實非常嚴苛,如果優信并沒有新的融資或其他更多自救舉措,破產清算也不是沒有可能的。”【責任編輯/鄒琳】
(原標題:優信陷質疑:貸款業務被指挖坑 用戶資金走向不明)
來源:藍鯨TMT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