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業務重生無望
我國IDC服務的雛形最早出現在1996年,2000年前后,隨著互聯網在國內市場的快速發展,大量企業上網的需求推動了IDC市場的迅速增長。2002年以后,服務于短信、網游 語音和視頻寬帶等應用的IDC業務邁向第二輪高速增長期。網宿科技(300017.SZ)通過向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等基礎電信運營商企業租用網絡和帶寬機柜空間等電信資源,向DELL、 HP、 CISCO、聯想等廠商采購服務器、交換機等設備,以數據中心的服務將資源轉賣給用戶,同時提供增值服務獲得利潤,網宿科技的數據中心業務以服務器托管為主,并提供服務器租用以及相關增值等方面的服務。
網宿科技創立于2000年,創立伊始,公司首先推出了IDC服務。自2006-2009年,IDC營收占比從84.06%一路下滑到51.92%。至2010年,IDC營收占比僅有46.13%,低于50%,CDN業務營收占比51.93%,成為第一大業務。IDC業務占比之后一路下降到了2017年的7.35%。
隨著互聯網行業的蓬勃發展,互聯網Web2.0時代互動和視頻網站的崛起,行業客戶的規模急劇擴張,IDC服務企業迅速增加,據賽迪顧問《中國CDN IDC市場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00年我國IDC服務商數量僅有100多家,到2006年已經發展到800余家,2007年達到了1100余家,而截至2008年底,IDC服務商數量已經超過1500家。隨著服務商數量的激增,專業IDC市場的競爭日趨白熱化,為了搶占客戶,各服務商在技術,服務,價格,宣傳等領域全面展開競爭。
在IDC業務趨于白熱化后,公司開始著重發展CDN業務,在CDN業務進入紅海之后,網宿科技于2017年將IDC業務歸入秦淮數據,發展定制化IDC。但是目前國內云業務格局基本確定,以阿里云、騰訊云、金山云為首的寡頭格局已經形成,網宿科技要在IDC行業大展拳腳,難度頗大。
CDN業務已成紅海
面對IDC(服務器托管)業務的毛利率的下降,CDN市場的快速增長,網宿決定進入CDN行業。當時這個行業幾乎只有一個玩家——藍汛,占據著90%以上的市場份額。
網宿最初的策略十分簡單粗暴——以不到藍汛一半的價格為客戶提供加速服務。在獲得最初客戶群后,網宿不斷加大研發投入,逐漸提供高性價比服務。此后,網宿的營收與市場份額雙雙增長,并在2013年超越藍汛,成為CDN市場份額第一的企業,并持續至今。
2015年起,以阿里云為代表的云計算服務提供商高調進入CDN市場,成為行業“價格屠夫”。2015年3月,阿里云宣布CDN降價21%,調整后的定價最低僅相當于彼時網宿公開報價的1/3。騰訊、百度以及眾多創業型CDN提供商則紛紛跟進降價。2017年3月和11月,阿里云CDN兩度大幅降價,帶寬單價降至16.2元/Mbps/月。
2015年,幾乎與云廠商同時,大批創業公司及風投資本蜂擁進入CDN行業——云熵科技在2015年末拿到1000萬美元融資,七牛云在2016年1月初拿到1億美元D輪融資。青云、又拍云、視界云等也在相近時間內完成從數千萬元到數億元的融資。
2010年至2015年期間,CDN業的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2%,相較而言,同期熱熱鬧鬧的手機市場,年復合增長率才8.8%。
一家已拿到工信部CDN牌照的創業公司CEO王洋將這股紛紛入場CDN的熱潮歸結為,“大家都眼紅網宿的高利潤率”
“當時的融資環境比現在要好得多。”王洋回憶,這與當時二級市場上云計算概念較熱相關。
“國內人民幣基金跟二級市場緊密掛鉤,二級市場熱什么就會傳導至一級市場。很多投資人是因為在二級市場賺到錢后,才作為LP(有限合伙人),出現在創投基金中的。”在王洋看來,CDN這個行業偏技術服務,懂這行的投資人本就不多,更多的投資人僅是在跟隨熱點。
新業務突圍失利
在2015年CDN行業被云企業殺成紅海后,公司嘗試發展新業務突圍,但都成效有限。
2015-2016年網宿重點推動面向家庭的社區云企圖突圍,效果不及預期,項目推進停滯,社區云平臺是一個開放、融合的平臺,能有效支持未來各種深入互聯網應用和業務;
2016-2017年網宿重點推進海外布局,并購了韓國和俄羅斯的CDN企業,順利切入海外的節點布局,成為全球第二的專業CDN服務商,全球化步子堅定前進,但是截至目前海外布局尚未盈利,與當初定下的目標相差較遠;
2017-2018年網宿重點布局邊緣計算,經過反復研討提出將之前凍結在社區云的資金全面投入兩個平臺:面向邊緣計算的支撐平臺項目和網宿計算能力共享平臺項目,這兩個項目如果股東大會通過,標志著網宿實質性邁入邊緣計算產業。與此同時,整合秦淮數據正式將其作為獨立運營的一支重資產力量,和CDN以及準備發展的邊緣計算進行團隊劃分,而邊緣計算也面臨BAT的競爭。
盈利能力持續下降,路在何方?
自從2015年BAT入場CDN行業,眾多創業型公司加入CDN行業之后,網宿科技毛利率持續下降,從2015年的44.76%下降至2017年的35.39%。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僅為33.94%。ROE從2015年的40.96%下降至2017年的10.91%。主要是因為CDN行業價格戰導致公司CDN業務毛利率下降,加之公司拓展新業務,收購兼并帶來的凈資產增加。
目前CDN行業真正賺錢的只有兩家,一家是美國的CDN巨頭Akamai,另一家是中國的龍頭網宿科技,其他幾乎所有廠商都在虧損,隨著價格戰的深入,這些廠商能在價格戰中活下去就不容易了。網宿科技扣非歸母凈利潤近幾年也在連續下降,從2016年的11.28億下降到2018年的6.96億,而阿卡邁的扣非歸母凈利潤也從2016年的22.64億微降至2018年的22.37億,可以看出,目前CDN行業比較難賺錢,網宿科技處境堪憂。
網宿科技2015年后頻頻嘗試拓展新業務,但均收效不佳,曾經堪比茅臺的明星企業將如何擺脫困境。
針對以上問題,《投資者網》進行求證核實,但截至3月1日16時未收到任何回復。【責任編輯/李小可】
(原標題:網宿科技轉型之路在何方?新業務突圍失利)
來源:思維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