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A股】因邊緣計算暴漲的網宿科技:項目尚在培育期 股價高估

    2019年3月7日,深交所就網宿科技股價大漲以及邊緣計算實施進展對上市公司進行詢問。截止發稿,網宿科技尚未對深交所問詢函進行回復,后續進展我們將繼續關注。 筆者相信隨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越來越豐富,投資者對于邊緣計算行業的研究越來越深入,網宿科技的股價也將會更加合理。

    A股市場最近交投活躍,很多股票都在短期出現了較大的漲幅。若論其中的龍頭板塊,除了大金融類外,就屬5G概念最火。5G概念的龍頭股票東方通信(600776,SH)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里從每股3.7元上漲到41.88元每股,漲幅超過10倍。

    在5G概念持續發酵的情況下,與5G產業相關的行業也被資本看中,比如,邊緣計算類股票在剛剛過去的一周就異常火爆。網宿科技(300017,SZ)作為最典型代表,連續收獲5個漲停。

    但是,筆者查閱資料發現,網宿科技在邊緣計算領域并沒有獲得實質性的營業收入,公司的邊緣計算業務仍處于培育期。另外,網宿科技52倍的市盈率估值在同行業中顯得格外“惹眼”,對比之下,股價明顯高估。

    什么是邊緣計算?概念股已從“邊緣”漲到“核心”!

    2019年投資領域最熱門名詞5G有以下三個特點,分別是eMBB增強移動帶寬、URLLC超高可靠超低延時通信以及mMTC物聯網。其中邊緣計算主要用于解決低延時問題。

    邊緣計算(Edge Computing)所對應的是我們已經很熟悉的云計算,前者指的是將計算存儲等能力從網絡核心下沉到網絡邊緣,并提供低時延、高帶寬的傳輸條件。

    那么為什么我們不把所有的信息都上傳到云端呢?這是因為一些特定的應用場景使得信息上傳到云端并不方便。例如在自動駕駛情境中,車輛需要實時分析路面情況,并迅速做出判斷。這個情景要求低延時用以保證駕駛的安全性。

    如果把所有與自動駕駛和車聯網數據都上傳到云端,既造成了帶寬的浪費,還會降低安全性,在這種情境下,就需要邊緣計算這種新技術。

    該技術最早由CDN巨頭阿卡邁(Akamai)于2003年提出,此后發展十分緩慢。2018年巴塞羅那移動通信大會(MWC)期間,中國聯通聯合中興通訊、英特爾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中國聯通Edge-Cloud大規模試點正式啟動、聯合發布了《中國聯通Edge-Cloud平臺架構及產業生態白皮書》,并在英特爾展臺現場聯合展示了邊緣vCDN和邊緣智能分析等業務。

    而在2019MWC期間,英特爾展示了5G新產品和新合作以及一些應用實例,這其中就包括結合虛擬化網絡和邊緣計算,5G的千兆級速度和超可靠的低時延通信(URLLC)所預期的全新的沉浸式媒體體驗。

    而在國內的二級市場,邊緣計算類股票隨著5G概念持續發酵,終于爆發。

    網宿科技連續一周漲停,機構資金分歧已現高位出逃

    作為邊緣計算概念股龍頭網宿科技在過去一周內連續5天漲停,并3登龍虎榜,顯示出資本市場對該概念的熱情。

    從本周3張龍虎榜數據來看,國泰君安上海江蘇路營業部堪稱網宿科技的第一大買家。該營業部在周一就砸下2.4億重金購買網宿科技,而在周五繼續花費3.9億元幫助網宿科技維持漲停。

    從周五的龍虎榜上看,連續5個交易日漲停后,買方和賣方之間的分歧開始變大。盡管在國泰君安上海江蘇路營業部和中信證券杭州四季路營業部等強勢游資力挺下,買方前5大席位比賣方前5大席位多出7.4億元資金,但是在周五收盤前集合競價階段,共有34萬手證券被賣出,這也導致該股票在收盤時,漲停板封單僅剩5460手。

    除此之外,周五的龍虎榜顯示,兩大機構席位開始賣出網宿科技,這也是在3張龍虎榜中,首次出現賣方機構席位的身影。

    至于網宿科技是否還會上漲,我們不得而知,但就筆者看來,該股票已經不便宜。

    網宿科技前世今生:因禍得福沾邊“邊緣計算”

    網宿科技從創立開始,就處于高科技行業。高科技行業與傳統行業相比,既會遇到一些科技變遷的新機遇(比如邊緣計算對于網宿科技就是新機遇),也同樣會遭遇科技革新帶來的傷害。

    網宿科技成立的時候是做IDC的,2002年以后,短信、網游、語音和視頻寬帶等應用給IDC服務商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網宿科技通過向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等電信運營商租用網絡和帶寬機柜空間等電信資源,向戴爾、惠普、思科、聯想等廠商采購服務器、交換機等設備,以數據中心的服務將資源轉賣給用戶,同時提供增值服務獲得利潤。

    科技這種行業有一個特點,如果只有你一家做,或者只有你家能做,那你的利潤率一定很高,但是如果這個技術能夠普及的話,那么你的利潤率就會大幅下挫。

    數據顯示,2000年我國IDC服務商數量僅有100多家,到2006年已經發展到800余家,2007年達到了1100余家,而截至2008年底,IDC服務商數量已經超過1500家。

    IDC服務商數量的增加,帶來的是價格戰的出現以及利潤率的下降,在這種情況下,網宿科技開辟新的沃土,向CDN進軍(注意,本文已提到過,最早提出邊緣計算的阿卡邁就是CDN巨頭)。

    根據上市公司年報,2010年網宿科技的CDN業務收入首次超過IDC,此后CDN收入不斷上升,而IDC業務不斷下降。

    從上面2010年年報截圖中可以看出,CDN業務不僅營業收入超過了IDC業務,而且其毛利率也比IDC業務高,考慮到當時IDC業務是一片紅海,而CDN當時在國內還算處女地的話(當時網宿科技只有一個對手,叫藍汛),那么誰更有發展就不言自明了。

    靠著價格戰、更多的研發投入和提升性價比,網宿科技很快超越了藍汛,成為了國內CDN最大提供商,一度享受了非常高的利潤率。

    2010年到2015年,CDN的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2%,在此帶動下,一方面像BAT這樣的互聯網巨頭于2015年殺入該領域。另一方面,非公開上市公司憑借VC/PE的投資也進入該領域,試圖在CDN市場分得一杯羹。

    2015年既是中國上一個牛市的高峰,又是風投最火的時候。在此背景下進入CDN市場的創業公司和互聯網巨頭,在該市場均采取了燒錢的戰略,這給上市公司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2015年后,網宿科技的盈利能力不再像之前那些年的飛速上漲,而隨著盈利能力增長變慢到下降,網宿科技的股價也開始快速下跌。以2016年股價高點計算,網宿科技股價在2年多的時間里下跌超70%(以前復權價格計算)。

    面對增長困境,網宿科技曾想過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開發社區云項目,但是該項目推進的并不順利。2018年9月網宿科技發布《關于變更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用途暨募集資金投資項目調整、延期的公告》,公告指出,網宿科技擬變更“社區云”項目和“云安全”以及海外CDN項目的募集資金,將該部分資金轉投“網宿計算能力共享平臺”項目和“面向邊緣計算的支撐平臺項目”。

    從某種程度上說,網宿科技也算是因禍得福。倘若當初網宿科技沒有對社區云和海外CDN項目進行大幅募資,或者這兩個項目當時如果推進順利,那么網宿科技恐怕既沒有精力也沒有財力來投邊緣計算和計算能力共享平臺項目。

    曾經的績優股遭遇尷尬:行業競爭力大 業績的斷崖式下跌

    從定性的角度分析了網宿科技發展的經過,本部分我們利用財務報表,從定量的角度,對網宿科技這些年的經營情況做一個考察。

    網宿科技2009年上市,上表為最近8年的利潤簡表,從表中可以看出,網宿科技明顯經歷過兩個階段,在2010-2015年,網宿科技的營收和利潤都大幅上漲。

    而到了2016年,網宿科技的營業收入雖然上漲仍然很快,從29億元上漲到44億元,但是凈利潤只從8.3億元上漲到12.5億元,漲幅比之前一些年明顯減小。

    2017年網宿科技的營業收入繼續從44億元上漲到54億元,但是上市公司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尷尬情況,在營業收入同比上漲10億元的情況下,凈利潤從12.5億元斷崖下跌到8.3億元。

    2017年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大的項目是管理費用的大幅上漲。2013-2017年,網宿科技的管理費用率(用管理費用除以銷售收入)分別為9.67%、10.10%、11.02%、11.08%和15.14%。可以看出2017年該比率顯著上升。

    此外,網宿科技的銷售費用率(用銷售費用除以營業收入)也很有意思,2010年-2017年,該比率分別為,8.39%、8.64%、10.43%、9.75%、8.35%、6.85%、6.02%和7.36%。

    該比率先上升再下降是說的通的,在2010年的時候,國內最大的CDN服務商是藍汛而不是網宿科技,在這種情況下,上市公司需要采用一些促銷的手段來爭取市場份額。而到了2013年,公司成為公司龍頭企業后,銷售費用則逐漸下降,直到BAT以及創業公司紛紛投入到CDN領域,擠壓網訊科技的利潤空間,使得上市公司只得再次投入更多的銷售費用。

    除了分析利潤表外,上面的利潤率指標和ROE也支撐我們前面的定性分析。網宿科技的毛利率在2010年-2013年不斷上升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像利潤表中所提及的,網宿科技在CDN領域的市場地位會影響利潤率,另外一個是,網宿科技一度有著接近半數規模的營收來自IDC領域,而IDC領域的利潤率要低于CDN市場。

    網宿科技的凈資產收益率與凈利潤的波動方向相同,隨著網宿科技一度在國內CDN市場的領導地位獲得了超40%的凈資產收益率,而隨著BAT和創業公司的加入,該值出現了快速下降。

    網宿科技邊緣計算項目屬“概念”階段:尚無業績,董事長年初剛減持

    在經營業績下降的情況下,網宿科技靠著提前布局的邊緣計算概念而受到資本市場青睞并連續漲停,但是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與一些5G概念股相同,網宿科技的邊緣計算仍然處于概念階段。

    2019年1月10日國信證券發布的研報中披露的調研紀要表明,網宿科技目前在邊緣計算上的“收入體量還不大,現在不對邊緣計算有太高的收入考核,主要是戰略部署,處于培育期”。這說明上市公司即便未來能夠靠邊緣計算獲得不菲的收益,也需要漫長的等待時間。

    另一方面,網宿科技的董事長劉成彥、高管肖蒨均與今年年初進行了部分股票減持,其中劉成彥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2627萬股,而肖蒨則減持92.47萬股。

    雖然根據深交所互動易信息,兩位管理人員減持股票為的是能夠更好的參與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計劃或者員工持股計劃,但是每個人都知道,如果高管對公司特別有信心的話,他們在參加這類活動前并不需要提前賣出股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兩位高管的做法暗示他們并不認為持有的股票越多越好。

    最后我們來看一下網宿科技的估值情況。根據網宿科技2018年業績快報,上市公司當年實現營業收入63.37億元,同比增長17.96%。但是上市公司并沒有擺脫增收不增利的困境,營業利潤同比只增加了3.29%,扣非凈利潤只增加了0.14%,而歸母凈利潤更是出現了3.34%的小幅下跌。

    根據17.29元/股的股價和0.33元的每股收益,網宿科技的市盈率已經達到了52倍,上市公司凈利潤的增速很難匹配這么高的市盈率。

    專業的機構投資者們是否認為網宿科技的股價存在高估現象呢?筆者分別參閱了2019年1月國信證券發布的研報、天風證券2019年2月28日發布的研報和中信證券2019年3月1日發布的研報,我們發現,根據這些專業機構的研究結論,網宿科技的股價的確被高估了!

    上述表格為三分研報對于網宿科技2018年和2019年每股收益和市盈率的預期。顯然上述三家賣方機構都不認為網宿科技2019年可能獲得50倍的PE,其中最高估值來自中信證券的13.2元。

    另一方面,假設我們選取上述各項估值指標中的最大值(根據上述表格,中信證券無論是EPS還是P/E都是最高的),并且將EPS和P/E最大值均上浮10%(筆者覺得這相當慷慨了),那么網宿科技的每股股價大約為16元/股,低于上周五的收盤價。

    我們并不是專業的評估機構,我們只是在強調,網宿科技目前的股價超出賣方研報中最高的估值20%還多,這可能意味著網宿科技的股價不再便宜,理性說是已經高估。

    2019年3月7日,深交所就網宿科技股價大漲以及邊緣計算實施進展對上市公司進行詢問。截止發稿,網宿科技尚未對深交所問詢函進行回復,后續進展我們將繼續關注。

    筆者相信隨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越來越豐富,投資者對于邊緣計算行業的研究越來越深入,網宿科技的股價也將會更加合理。【責任編輯/江小白】

    (原標題:因邊緣計算暴漲的網宿科技:項目尚在培育期 股價高估)

    來源:愛股票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網宿科技上半年凈利潤降逾七成 公司重要股東接連減持
    網宿科技資本運作或涉利益輸送 業績洗澡為股權激勵鋪路
    【A股】網宿科技董秘和大股東一起割韭菜 10萬股東迎不眠夜
    【A股】因邊緣計算暴漲的網宿科技:項目尚在培育期 股價高估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