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評論:科創板是注冊制最好試驗田 期待為A股帶來蝶變

    第一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可謂驚喜紛呈,其中之一便是上海獲得的政策大禮包——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消息甫一發布,即引起市場人士的熱議,券商投行人士也感到“很刺激”。

    我們認為,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雖然是給上海的政策禮包,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但這次籌劃的改革遠超出市場預期,給資本市場帶來的影響也將是深遠的。

    一方面,科創板的推出明確了A股要擁抱新經濟的決心。2009年設立的創業板、快速發展的新三板以及2016年夭折的“戰略新興板”都被寄望于成長為中國版的“納斯達克”,孵化培育國內頂尖的創新型企業。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確實是培育了一批創新型企業,但是與美國納斯達克相比差距還是很大。后者擁有蘋果、英特爾、微軟、思科、亞馬遜、戴爾等美國絕大部分高科技公司,更是吸引了很多國外公司包括京東、百度的登陸。國內優質上市項目資源的流失與國內現行的上市制度和規則有關,如對盈利和股權結構的規定。

    從新板塊設立服務企業對象的初衷看,科創板應更聚焦于支持國內科技創新類企業的發展;從需求來看,科創類企業的確有上市融資謀求資金投入發展的現實需求,而隨著注冊制的一并推出,國內科創類企業或許可以不用再“背井離鄉”去融資,它們既可以從國內廣闊的市場上汲取成長的養分,又能讓國內投資者共享企業成長的股本紅利。當然,這就會改變A股的行業生態,增加科技含金量,也有利于加速國內經濟新動能的培育和經濟的提質增效。

    另一方面,呼喚多年的注冊制終于不再是“只聞樓梯響”。事實上,注冊制對A股并不陌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就提出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證監會也曾明確推進注冊制改革是2015年資本市場改革的頭等大事。不過彼時遇到股市的大幅波動,注冊制改革按下了“暫停鍵”。經過過去幾年的發展,資本市場環境條件逐漸成熟,運行也更為規范化:如IPO常態化發行、規范再融資并購重組、規范上市公司停復牌、引導養老金等長期資金入市、A股納入明晟指數和富時指數等,這些改變為我們期待已久的注冊制鋪開道路。同時,試點注冊制改革,也是順應A股這個年輕的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潮流的重要一步。

    不過,畢竟與國內現在的發行制度不同,注冊制科創板需要監管層與交易所在制度建設上下足功夫。就企業上市門檻而言,現在國內IPO要求上市公司必須是境內注冊企業,那么VIE(可變利益實體)結構可否上市,是否允許同股不同權情況,盈利要求條件能放松到什么程度,這直接關系到對創新企業的包容性。就投資交易而言,漲跌停板制度還要不要沿用,10%幅度是否要擴大,個人投資者如何參與、外資機構如何參與,這關系到新板塊的流動性問題。這些方面都需要周全考量。

    同時,注冊制的推出也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提出更高要求。券商、律所、會計所等中介機構所扮演的角色也要發生重大改變——要切實做好對發行企業信披的把關人。當然注冊制也會對市場的投資行為產生影響,只有真正具備盈利能力和成長能力的企業才能獲得資金的追捧,有助于市場回歸價值投資。

    資本市場改革已進入深水區,科創板是注冊制最好的試驗田,也是發行制度由審核制全面過渡到注冊制的試金石,我們期待它能夠給A股市場帶來不一樣的蝶變。【責任編輯/李小可】

    (原標題:科創板是注冊制最好試驗田 期待為A股帶來蝶變)

    來源:經濟觀察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特別報道】科創板IPO大狂歡:市值飆升,財富自由聲音響徹云霄
    【科創板】專利無效狙擊科創板IPO!極米科技披露的16件發明全被光峰科技提無效
    【創業板】重大信號:新股上市首日破發
    打新的懵了:最慘跌20% 有新股上市首日破發 多只腰斬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