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ofo彈盡糧絕?云鳥、德邦等多家供應商催要億元欠款


    近日,有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最近一段時間,ofo拖欠了云鳥、德邦等多家物流供應商數億人民幣欠款,目前,ofo方面正在私下秘密與多家物流供應商談判解決方案。

    一位接近此次談判的云鳥物流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與ofo的談判非常吃力它可能真的沒錢了,談判只能慢慢推進”,該人士稱,ofo與云鳥物流是合作關系,是云鳥物流的大客戶,ofo方面卻遲遲拖欠款項,目前已達1.1億元左右。

    8月29日下午,記者第一時間分別向ofo創始人戴威、ofo聯合創始人薛鼎進行電話求證,截至發稿,二人均未對此事作出任何回應。值得玩味的是,云鳥物流方面也未作出答復。

    此前,據《中國經營報》報道稱,ofo與物流公司、生產商、維修廠等之間均有欠款,金額達上億元,與ofo有合作關系的物流商表示,從2017年9月、10月份開始,ofo的回款速度慢了許多。

    該報道又稱,ofo與德邦物流、卓爾集團(卓急送母公司)、傳化智聯(易貨嘀母公司,據了解ofo與易貨嘀雙方也有欠款)、雷克斯等公司。ofo方面表示:“目前ofo資金狀態良好,針對所有供應商均有明確的付款計劃,并按照計劃執行中。”

    記者注意到,最近一段時間,ofo正經歷著來自內外的諸多困境:多次被傳收購,資金鏈斷裂、員工離職、供應商催款....在內憂外患的大環境下ofo一步步走到了至暗時刻。

    據財新報道稱,截止2017年12月,ofo賬面上可供調配的資金僅剩3.5億元。

    6月1日,有消息稱ofo由于資金鏈緊張,總部已經開始大規模裁員,同時高管層變動劇烈,曾任COO的張嚴琪離職,由他帶領的海外事業部業已解散。

    為進一步補充彈藥,自給自足,今年5月下旬,由于難以靠用戶的單次騎行獲取利潤,ofo開始發動員工售賣車身廣告,以期從B端尋找到大規模變現的路徑。

    根據刊例顯示,ofo給出的資源數據為“1500萬輛單車、覆蓋2.5億用戶”,而品牌定制車身的廣告價格為每輛2000元/月,開屏廣告價格為100~120元,1000CPM起售。

    除了賣廣告,另一方面,ofo取消了全國20個城市的芝麻信用免押金活動。目前依然可以使用這一服務的僅為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廈門。除上述城市之外,如果用戶不購買95元的“福利包”,就需要繳納199元押金才可使用ofo。

    今年4月,美團以27 億美元的價格將摩拜單車納入囊中后,媒體曝出其挪用押金 60 億人民幣、拖欠供應商欠款 10 億人民幣的財務漏洞,也進一步在壓垮供應商對 ofo 的信任。

    很快,輿論焦點視線轉移到了ofo 的身上,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這家公司被阿里、滴滴收購的傳聞一直不斷,至今也未坐實,其中原因眾說紛紜。

    今年2月初,ofo通過動產抵押的方式,換取了阿里巴巴17.7億元的借款;3月中旬,ofo稱以股權+債權的方式,獲得阿里領投、螞蟻金服等跟投的E2-1輪8.66億美元(約55億元人民幣)融資,其中包含了之前的借款。

    另據相關媒體報道,戴威拒絕了滴滴方面的潛在收購要約,并號召公司員工“戰斗到底”。程維對 ofo 的預期買入價格只有美團收購摩拜 27 億美金的一半。

    時下,來自多方面的壓力與困境、甚至是生死抉擇,正在向戴威和他的ofo團隊逼來。【責任編輯/孟亮】

    (原標題:ofo彈盡糧絕?云鳥、德邦等多家供應商催要億元欠款)

    來源:新浪科技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特別報道】1580萬人等押金,員工口述:誰摧毀了ofo
    清華大學生起訴ofo索要押金99元 結果倒賠400元
    ofo“消失”了 你的99塊押金還要得回嗎?
    “消失”的ofo 中國互聯網泡沫出清的又一寫照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