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探訪“拼工廠”:這才是拼多多低價爆款的秘訣


    拼多多成長的速度再一次超出了人們意料。

    據Sensor Tower旗下應用情報App Inteligence平臺監測,在2018年3月19日至28日期間,拼多多連續反超淘寶,成為iPhone用戶下載量最多的電商類App。而被認為是淘寶對標拼多多發布的競品App“特價版”淘寶,自3月15日上線以來,其iPhone單日下載量排名卻徘徊在一百名以外。

    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2016年就登頂了iOS購物類App免費排行榜。僅用兩年半的時間,拼多多已成為頭部電商之一,做到了400億GMV,月活用戶3億的體量。這樣的成績,即使是京東也花了6年。

    然而,在假貨、尾貨、亂懲商家、用戶投訴、傳銷陷阱等種種爭議之下,拼多多高層一直保持低調,鮮少接受媒體采訪。

    3月30日,界面新聞記者走訪了拼多多的“爆款生產地”——位于江西瑞昌的理文造紙廠,并對話拼多多創始人之一達達,試圖還原商家們的心路歷程和拼多多模式的爆點所在。

    “拼工廠”理文造紙

    江西瑞昌毗鄰長江,是一座工業型碼頭重鎮。

    萬噸貨輪靠岸碼頭

    記者到達時,一艘萬噸貨輪剛剛靠岸,載著從加拿大、智利等國進口的桉樹紙板,和國內四川等地的竹漿原料到達理文造紙集團所屬的碼頭上。

    這家亞洲最大的原料造紙集團之一成立于1994年,于2003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除了江西瑞昌,理文還在重慶、廣東多地設有造紙工業園區。

    江西理文造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中國的第五所造紙生產廠房。配有自屬碼頭、位于長江邊的理文工業園區,占地面積160萬平方米,一年能產11萬噸衛生紙,并設物流、電商園等配套產業。

    據生產線的師傅介紹,在理文的全自動化流水線上,原料紙漿完成打漿、烘干、出紙、質檢等工序后,成為一張張 “大號紙巾”。這張紙巾卷成原料之后,直徑2.5米,長2.8米,重量2噸以上,全部拉開的話總長170余公里。

    超大號“紙巾卷”

    5分鐘后,這樣的紙巾卷就被運送到植護、可心柔兩家工廠內。廠區內設幾十條生產線,紙巾從切割、排列,推送入全自動塑封機,至包裝和封口,整個流程只需10秒,每天重復上萬次。

    理文造紙工廠是整個產業鏈的上游,負責加工原漿、切割紙巾。而在工業園區的下游,還設有可心柔、植護等品牌加工車間,負責將裁切好的紙巾塑封、打包和批量發貨。

    理文銷售負責人鄢紅雨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在傳統的造紙流程中,原料從運輸到工廠加工,每噸紙漿的運輸成本約為300元人民幣,理文通過將生產線合并,從原料紙漿至成品包裝的整套工序都放在一個工業園區內進行,節省時間的同時將原料的運輸成本降低,做到8元每噸。

    這么計算,相較于傳統流程,理文園區內每噸原料的運輸成本節省了292元。

    理文造紙園區是典型的“拼工廠”。

    所謂“拼工廠”,是指由拼多多牽頭,為其“爆款”產品提供全套代工服務的工廠。由于拼多多上的商家多為中小型品牌,很難自建全套設備,通過“拼工廠”的一站式生產,既保證了產能,又方便拼多多對其進行質量把控和管理。

    在拼多多的低價爆款策略中,每個品牌只銷售少量SKU的爆款產品。作為“拼工廠”的理文集團,需要做的是為品牌合作方提供大量特定種類的紙巾。這種模式的好處是工廠最大程度地簡化造紙流程,專注特定款式,將原料和機器的使用效率達到最高。

    鄢紅雨解釋,中國的紙巾市場趨于成熟,心相印、維達、清風、潔柔四大品牌幾乎壟斷了大部分市場。理文作為香港起家、內地發展的造紙工廠,從未擁有自有品牌,和中小品牌商合作是唯一的出路。

    造紙行業內,日訂單量越大,工廠的產能越高、損耗越小。大品牌由于需求大,產業鏈齊全,訂單量和出廠量趨于穩定,但這些對中小品牌和代工廠來說是最大的問題。

    拼多多的“少SKU、高單量”模式為理文和中小品牌解決了訂單少而不穩的問題,從而在趨于飽和的市場中撕開一道口子。

    截至目前,理文代工的可心柔和植護兩個紙巾品牌在拼多多上共賣出932萬單,按28包每單的規格算,兩家公司相當于共賣出了2.61億包紙巾。

    薄利爆款的流量品牌

    名不見經傳的可心柔和植護是拼多多上眾多流量明星的一角。

    可心柔品牌隸屬于浙江弘安紙業,在浙江嘉興和江西九江擁有自己的造紙基地。弘安紙業成立于2001年,自有品牌外,還專注代加工、代生產,是大潤發、歐尚等超市自營品牌紙巾的代工廠。

    弘安紙業2014年向互聯網電商轉型,旗下可心柔是傳統企業向互聯網轉型的典型案例。

    2016年11月,可心柔入駐拼多多,第一次上線活動就獲得了兩天十萬加訂單量的成績。據可心柔電商運營負責人吳立營介紹,目前可心柔紙巾在拼多多上的銷量占品牌總銷量的30%到40%之間,用戶復購率約為30%。

    2014年才開始互聯網轉型,似乎有些遲了。上層決策不穩、市場競爭激烈帶給可心柔團隊兩年的低迷期,直到2016年拼多多主動向弘安紙業拋出橄欖枝,邀請品牌入駐平臺。吳立營稱,這是拼多多高層曾經到弘安紙業實地考察、工作之后做出的決定。

    吳立營將可心柔和拼多多的合作戲稱為“相親成功”。

    傳統企業向互聯網電商轉型,面臨著渠道、模式等多重問題。找不到電商發力點的可心柔,試圖在天貓京東以外的第三方平臺將一應營銷事宜都委托出去,讓平臺負責廣告和傳播。

    “當時就想,如果在拼多多上再不成功,我們就解散回家了。” 吳立營說。

    拼多多經過考察,為可心柔制定了“28包”的營銷策劃。由于用戶群體對量大、實用性等特點敏感,拼多多平臺上的可心柔以“28包一盒,有大有小”為賣點,將不同種類的紙巾放在一起打包出售,迎合消費者買一單拿多樣的心理。

    這款爆款紙巾售價29.9元,平均每包紙巾價格1.067元。拼多多為界面新聞記者提供了成本分析:每包紙巾快遞物流費用為0.125元/包,生產成本為0.91元/包,凈利潤為3.2分錢一包。也就是說,29.9元28包的規格,每單利潤9毛錢。

    “可心柔”紙巾流水線

    就是這樣一款一單賺9毛的產品,成功抓住了拼多多用戶的購物偏好,目前已經賣出了166萬單,可心柔也代表弘安紙業成功轉身互聯網電商。

    這樣的爆款不是獨例,類似的薄利“廠牌”,在拼多多上有上千個。

    植護品牌創始人陳靜對界面新聞記者說,“如果說可心柔是相親的,那我們就是主動‘入贅’拼多多”。

    植護是陳靜和大學室友畢業創業的品牌,2014年創立初期主要致力于做母嬰用品,在后來的資源整合過程中,他們逐步拓展至生活用紙類目,并在淘寶、京東均設有旗艦店。

    與可心柔不一樣,植護是純電商品牌,不在線下實體店內售賣。2016年拼多多建立初期,植護就主動要求入駐平臺。入駐之后,植護的抽紙單品曾經連續五天達到百萬級銷售額。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準時發貨和避免爆倉,植護在當地建立了獨立的物流體系,名叫“蝸牛爬爬”,以緩解下單高峰期帶來的物流壓力。據陳靜介紹,在江西,植護的設備最多能做到一天內自產自發4萬單,在發貨時效上能夠高于同行業一至兩天的時間。

    據拼多多提供的數據,不到兩年內,植護最受歡迎的一款紙巾累計拼出了318萬件。

    然而,陳靜坦言,純電商銷售的植護品牌,在拼多多上的銷量并未超過天貓旗艦店。以比例劃分,天貓約占植護銷量的40%至50%,而拼多多占30%至40%。這里面的原因,是天貓有貓超入倉、以及第三方分銷商的體量,但植護在拼多多一直是單店運營。

    拼多多的C2M和它的野心

    爆款和流量背后,拼多多究竟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

    “拼工廠”走訪結束之后,拼多多創始人之一的達達接受了包括界面新聞在內的數家媒體專訪。這是拼多多成立兩年半以來,其第一次正式接受媒體采訪。

    達達早年供職于淘寶,具有多年電商從業經驗,離開阿里巴巴之后數次創業,從拼好貨開始就全線參與拼多多的創立,是黃崢團隊核心人員之一。

    一群西裝革履的人中間,達達個頭不高,身著黑色T-shirt和牛仔褲,神情略拘謹,看起來就像一位普通的程序員,他直言“第一次接受采訪有點緊張”。

    說到拼多多的C2M(customer to manufacturing)模式,達達的神情顯然放松下來。他表示,在外貿大單整體減少,用工成本、用料成本越來越高的背景下,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紅利期已過,轉型勢在必行。

    達達表示,拼多多的C2M扎根在中國已有的產業帶基礎之上,如溫州做鞋,溫嶺制棉鞋,江西造紙等幾百個大大小小的產業帶。通過建立理文這樣配置齊全的“拼工廠”,制造出最符合基層消費者需求、生產線效益提到最高的產品,以革新中國制造業的模式。

    “拼多多從消費者需求出發,直通生產商,為小成本商家降低風險、提供品牌化。我們以商品為顆粒度,為廠商提供接觸大量消費者的機會,為消費者提供最具性價比的商品,”達達聲稱,“這是最有可能實現C2M的方法”。

    達達認為,“消費升級”的實質不意味著奢侈品、高消費。拼多多想做的,是為最廣大的基層群眾提供“消費升級”,這樣的升級,可能是一包極力壓縮了成本的紙巾,也可能是有別于淘寶京東搜索式購物的新型社交性“樂趣”購物。

    達達強調,拼多多志不在大牌,從沒想過做LV和Gucci,口號是“夠用就好,回歸需求本身”。

    談及爭議最多的“罰款商家作為經濟來源”一事,達達稱拼多多創立至今從未盈利。對于商家,與其說是“罰款”,不如說是“賠付”。

    “罰款是把錢交給平臺,但賠付是把錢交給消費者,這里面有本質的不同。”達達稱拼多多的財務經得起所有人的考驗,賠付的每一分錢都是落到了消費者的口袋里,拼多多沒有因此拿一分錢。

    拼多多或許像達達所說“不拿一分錢”,但拼多多的小二未必如此。

    此前,有商家向界面新聞記者透露,拼多多曾發布過一封致全體商家信:

    2018年2月12日,拼多多平臺小二“木蘭”因利用職務之便多次收受、索取商家賄賂,被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批準逮捕。

    拼多多平臺自成立之初,即以維護公平公正的商業生態環境視為使命,在此也呼吁全體商家時刻秉持誠信經營的原則,與拼多多一同維護平臺的風清氣正,合力構建一個公平有序的營業環境。

    對于違反《拼多多平臺合作協議》之反商業賄賂條款且無悔改之意的商家,拼多多將予以清退并且永不合作;但對于積極提供線索、協助平臺打擊舞弊行為的商家,平臺將給以鼓勵。望商家能以誠信為本,守法經營,服務好消費者,以求更長遠的發展。

    商品“坑位”和流量由小二掌管的制度,滋生了商家賄賂以換取顯目位置的做法。同樣的小二貪腐事件,淘寶在十年前就有了。對此,拼多多的做法是清退賄賂的商家并永不合作,同時對提供線索、協助平臺打擊舞弊行為的商家予以鼓勵。

    然而,重金之下必有“勇夫”。拼多多的制度完善度跟不上其體量的快速發展,小二所掌控的“坑位”又是決定商品流量的必爭之地,即使冒著退出平臺的危險,對小二和商家而言,貪腐舞弊依然是獲利的捷徑,這也是需要拼多多花更多力氣解決的問題。

    達達表示如果拼多多早十年成立,那么對于商家的管理邏輯是循序漸進,讓好的上升,差的低成本淘汰。但年輕的拼多多,在行業競爭與對手體制發達的情況下,要快速篩選出一批優良的商家,只有“重下猛藥”,嚴懲商家,讓好的更快上位,差的更快淘汰。

    談到拼多多與淘寶成長途徑類似的問題時,達達說,拼多多沒有興趣也不會成為第二個淘寶,將會一直深耕“便宜有好貨”的商業邏輯并服務最廣大的消費人群。

    達達的“便宜有好貨”商業邏輯

    有趣的是,拼多多雖然聲稱和阿里“模式不一樣”,但其內部卻學習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公司,每人都有一個專屬的“花名”。達達自然也是花名。

    種種跡象表明,無論拼多多對標的公司究竟是不是阿里,它的野心必然是互聯網電商行業的頭部企業。

    拼多多已經不是孤軍奮戰。2016年7月20日,拼多多宣布完成總額為1.1億美元的B輪融資,騰訊參投。騰訊的投資,意味著微信入口的打開,為拼多多裂變式用戶傳播鋪好了道路。在此之后,拼多多一直未有新的融資消息傳出。

    市場風云詭變,接下去,拼多多究竟會像達達所說的“不賺一分錢”,還是不得不走上流量變現的道路,即將成為這匹電商黑馬面臨的下一個十字路口。【責任編輯/衛安】

    (原標題:【特寫】探訪“拼工廠”:這才是拼多多低價爆款的秘訣)

    來源:界面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欺騙】打完折比原價還貴 消費者被電商促銷的套路整懵了
    網售“專特供”名酒從何而來:八成是假貨 九成為送禮
    疫情下華爾街看好在線購物 電子商務類股票紛紛飆升
    【特別報道】從財報看阿里、京東和拼多多的5個關鍵問題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