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拆彈樂視IPO 我們深挖了這顆7年前就埋下的“雷”

    一個多月以來,我們輾轉面訪到了樂視網IPO保薦團隊兩位核心成員,證監會原發審委委員,賈躍亭本人以及參與樂視網IPO項目的內部人士。還原了樂視網在沖刺上市過程中多個關鍵環節及關鍵問題上的處理始末。

    X女士第一次見到賈躍亭是在2009年9月19日,北京光華路的東方梅地亞中心。

    彼時,賈還是個從來沒上過頭條的“生面孔”,青澀卻野心勃勃,他苦心運作了5年的“樂視網”正欲沖擊行將開閘的創業板,但因名不見經傳、背景神秘而備受質疑。

    而X女士在券商行業已混跡多年,在當時如日中天、搶奪項目作風兇猛彪悍的平安證券戰功卓絕、意氣風發。

    這一天,與X女士一同拜會賈躍亭的是平安證券陳擁軍。但這只是一場“碰頭會”,陳擁軍與賈相熟,早已基本拿下樂視網IPO項目這莊單子,碰頭的原因是希望敲定樂視網的上市規劃、申報時間以及上市步驟等。

    僅半個月之后,由陳擁軍擔任組長的6人團隊即正式進駐樂視網,開始啟動IPO保薦工作。作為樂視網IPO項目一員,直到此時X女士才知曉,此莊單子平安證券是接了個“燙手山芋”,“當時覺得做樂視的項目是我經歷過所有項目里面最波折的”。

    此時,X女士沒有想到,7年之后,她做的這莊單子會卷入震動市場的“李量案”;以及中國證監會多名發審委委員被查案;甚至受市場廣泛質疑的樂視網IPO涉財務造假。

    此時,她更不敢想象的是樂視網這個“小項目”在后來市值會一路上漲至1500億元,卻在短短兩年間兵敗如山倒,“樂視網”上市公司如今成為整個資本市場的定時炸彈,無數投資者被套牢,前景難測。

    無比尷尬的是,2017年12月,平安證券甚至也不得不將賈躍亭告上法庭,以追討近4.8億元的初始交易金額、律師費等。

    2018年1月2日,已滯留美國近半年的賈躍亭發布聲明,稱將樂視網的債務問題委托給妻子甘薇和哥哥賈躍民,并稱“會竭盡全力清償債務和消除影響”。

    樂視網IPO一事究竟是否涉及造假,亦或面臨其他問題,事關停牌中的“樂視網”的命運走向。

    一個多月以來,騰訊《棱鏡》輾轉面訪到了樂視網IPO保薦團隊兩位核心成員,證監會原發審委委員,賈躍亭本人以及參與樂視網IPO項目的內部人士。還原了樂視網在沖刺上市過程中多個關鍵環節及關鍵問題上的處理始末。

    平安證券“火線救場”

    樂視網IPO的單子,平安證券不是搶來的,而更多是“救火者”的角色。

    騰訊《棱鏡》核實到,在平安證券接受樂視網IPO項目前,賈躍亭至少與兩家券商有過深度談判,但這兩家券商均在進場之前選擇放棄。

    其中之一是西南證券。“由于財務問題和真實性問題,內部會議否決了。”一位接近西南證券樂視IPO項目組的人員告訴騰訊《棱鏡》,當時樂視項目團隊發現一些財務的真實性問題,但樂視方面無法給出合理解釋。

    最終,西南證券在內部會議中否決了樂視網IPO保薦項目。騰訊《棱鏡》暫時未聯系上西南證券官方置評此事。

    另一家曾深度接觸樂視網IPO項目的是銀河證券,但最終亦不了了之。

    彼時的平安證券風頭正盛,在中小板上市項目數量方面連續幾年行業第一。“項目太多了,找平安的也多。”在陳擁軍團隊中,另一位人士對騰訊《棱鏡》稱,“當時平安證券的項目,的確有些大干快上”。

    其中一個佐證是,當時參與樂視網IPO項目的一位人士告訴騰訊《棱鏡》,陳擁軍帶領團隊成員將前期資料準備基本就緒后,在接近申報時期,汪家勝和欒培強才開始跟進,兩人也是最后在保薦書上簽字的人。

    參與樂視網IPO保薦項目的S先生向騰訊《棱鏡》稱,汪家勝和欒培強是“在簽字的時候,才開始看材料”。

    X女士稱,平安證券之所以拿下樂視網項目,可能的原因是當時IPO監管的“閘門”打開后,保薦人變得非常緊俏,而平安證券的保薦人數量較多,項目周轉率也相對較快。

    一位中國證監會前發審委委員亦向騰訊《棱鏡》,彼時的平安證券保薦業務以承接中小項目為主,在搶奪項目上兇猛彪悍,“與監管層溝通能力也非常強”,平安證券時任總經理薛榮年曾經有過多年投行經歷,在圈內被稱為“投行一哥”。

    X女士說,當時的樂視網,登陸資本市場的愿望非常迫切,通常公司至少需要2-3年,而從樂視網Pre-IPO融資到樂視網IPO過會,僅用了一年半,“當時完成了Pre-IPO的那一輪融資,幾個投資人都進來了。”

    X女士所說的最后一輪投資人即包括匯金立方投資管理中心(股東包括“王誠”),以及令完成妻弟李軍,兩者分別占股4.54%、2.52%,列第三、六大股東,其股權于2008年12月29日完成變更。

    多達7輪問詢 誰搞定了李量?

    2010年春天,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19號富凱大廈6樓,中國證監會一間被玻璃隔斷的辦公室內,37歲的賈躍亭終于和李量見上了第一面。

    按照監管要求,IPO審核工作流程分為受理、反饋會、見面會、初審會、發審會、封卷、核準發行等主要環節。

    對于所有希望在中國A股市場“躍龍門”的企業來說,“見面會”是留下第一印象的關鍵時刻。李量此時的職務是中國證監會發行監管部發行審核一處處長、創業板發行監管部副主任。

    樂視網上市成功,從左至右分別是時任樂視網證券部總監兼董事會秘書鄧偉、副總經理楊永強、董事長兼總經理賈躍亭、副董事長、副總經理劉弘、副總經理賈躍民、財務總監楊麗杰

    陪賈躍亭一起參加見面會的有3人,分別是樂視網時任副總裁、董秘鄧偉,以及另外兩位保薦代表。證監會方面則是李量,以及兩名女處長、主任和預審員們。

    “賈躍亭開始不緊不慢地講,內容無外乎樂視網的業務模式和目前狀況”,S先生向騰訊《棱鏡》回憶稱。

    賈躍亭的陳述持續了約30分鐘,隨后進入交流環節。“我覺得,李量是被老賈說服了,講得很慢,講得非常好,非常合情理”“口才太好了,非常非常好,不是一般的好”時至今日,S先生回憶起賈的這場“過會”仍記憶深刻。

    “繞一大圈子把一個事情講完,講完之后你會發現,大家都上了他的套。”S先生說,“因為大家都不懂,實質的理解和現在的理解還是不一樣的,整個中國中間有一段彎路,工具、還是載體,不像現在互聯網經濟、互聯網思想,當時老賈講出來的東西很領先,但證監會還是不理這套的,萬變不離其宗,收入就是收入,利潤就是利潤。”

    在此之前的半年,成功將賈躍亭送進發審會的是陳擁軍的團隊。X女士告訴騰訊《棱鏡》,樂視網的反饋會先后進行了7輪,這是她前所未見的。

    “我們之前做的一些項目,最多就三輪,有些國有背景的傳媒公司則會更快。”輪到樂視網時,“每一輪都會有新的問題”,X女士說。

    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當時的創業板不太看好樂視網IPO。“(當時)會里支持,創業板部門的李量支持。”一位證監會原發審委委員告訴騰訊《棱鏡》,但這兩個層面的問題,都不是陳擁軍本人能力所及的。

    在樂視網成功登陸創業板后,賈躍亭隨后還推動了網酒網登錄新三板,但在2017年退市

    對于在IPO前最后一輪融資中進入樂視網的股東匯金立方,X女士和S先生前后均向騰訊《棱鏡》堅稱當時對其背后股東背景并不知情。

    “我們開始還真不知道,只是后來看媒體公開說這個事情。從形式上,我們沒有感受到任何對我們有優惠的地方。”S先生分析稱,在IPO中,這類股東“最多是錦上添花,不可能雪中送炭,明顯不行的給你過了。一個人可以,兩個人可以,你要同時搞定7個人。”S先生說。

    (注:7人分別系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中心副主任付彥、浙江天健東方會計師事務所王越豪、北京天圓全會計師事務所孫小波、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張云龍、上海眾華滬銀會計師事務所李文祥、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謝忠平、江蘇世紀同仁律師事務所朱增進。)

    “當時對很多歷史沿革的梳理,都是基于法律工商登記的層面。”X女士抱怨,保薦機構很少去挖掘背后的東西,當時也不具備這種核查機制和核查能力。

    但是,上述證監會原發審委委員則告訴騰訊《棱鏡》,當時的匯金立方,在市場中有些知名度,很多人都知道這家企業的深厚背景,“會里領導肯定知道。”

    2014年12月,因涉嫌違法違紀,已調任中國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局長的李量接受組織調查。2016年11月,檢方開庭指控:2000年至2012年,被告人李量利用擔任中國證監會發行監管部發行審核一處處長、創業板發行監管部副主任等職務上的便利,為廣東康美藥業、樂視網等9家公司申請公開發行股票或上市提供幫助,并于2000年至2013年收受上述公司投資人所送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693.6萬元。

    造假懸疑

    2010年6月4日,樂視網招股書申報稿公布,一時震驚輿論。

    曾參與視頻網站酷6網早期融資的易凱資本CEO王冉告誡,“據說有家做新媒體的公司馬上要創業板‘上會’了。建議發審委的委員們多向行業內真正的專家或相關服務機構咨詢一下再做決定。”

    華興資本CEO包凡則更直接:“一個排名17的視頻網站,卻有業內第一的財務指標,變戲法啊。”

    這些質疑讓X女士焦頭爛額,他抱怨有時候券商做項目,最怕的就是外界輿論干擾審核,或者給審核提供反饋。

    X女士回憶,2010年6月,過完李量的“發審會”后,她自我感覺“并不是那么樂觀”,但當天下午,捷報傳來。

    2010年8月12日,樂視網成功登陸創業板,開盤當日及上漲47.12%,成為中國視頻行業第一股,賈躍亭無數次享受高光時刻。

    在隨后的7年間,世人則看它起朱樓,宴賓客,直至如今樓傾。如今,樂視網市值已由最高位的超1500億元跌至最近一次停牌時的612億元。樂視網停牌已逾半年之久,無數投資者被套牢,復牌或退市亦無說法。

    但是,對于樂視網IPO是否被認定有造假,官方至今未予確認。

    當《棱鏡》直問S先生和X女士,據其了解到,樂視ipo究竟是否涉及造假?前者回復“應該不牽涉”,而后者反問“真金白銀在這兒了,有什么造假的?”

    平安證券官方則向《棱鏡》回應稱“作為此項目上市保薦人,平安證券勤勉盡責。”

    2017年11月份,賈躍亭本人則向《棱鏡》回應“樂視網IPO 100%沒有造假。”“被抓的十幾個發審委員中,有三個審過樂視網的上市。可以這么說,他們不是因為樂視網而抓的,而是抓的人當中,有審過樂視網的。”

    2017年10月份,第一屆創業板發審委委員中的7名委員中至少3名委員或因樂視網IPO相關事務被帶走調查。《棱鏡》獲得的消息是,幾位參與樂視IPO的前發審委員被采取強制措施后,審核樂視IPO的其他三位委員,也都被證監會紀委叫去談話,但最終相安無事。

    回到樂視網沖刺IPO現場。X女士與S先生均向《棱鏡》確認,在和預審員溝通的過程中,發審委當時質疑最多的是有關樂視網財務真實性的問題,這其中也包括廣告客戶和關聯方,“銷售的真實性也查了很多次”。

    此時,外界曾質疑樂視網的前五大廣告商中,有公司年營收幾乎為零,卻對樂視網投放了巨額廣告。

    對此,X女士解釋稱“對于交易對手當時還沒有核查機制,從券商的角度講,進來的錢是真的。比如說一家公司上市,可能說服別人都給他打錢,那還有什么假的?”她強調,“我們看到的是實實在在的錢,而不是虛增利潤。”

    騰訊《棱鏡》試圖聯系到更多當時的平安證券樂視網IPO項目組簽字保薦人及陳擁軍、張特等人士時,對方諱莫如深;僅能聯系到的幾位,當提及“樂視網IPO”這段往事時,則保持沉默。

    【責任編輯/衛安】

    (原標題:拆彈樂視IPO,我們深挖了這顆7年前就埋下的“雷”)

    來源:騰訊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信披違法、欺詐發行案調查完畢 樂視退遭證監會罰款逾2.4億元
    樂視網退市:半個娛樂圈和28萬股民 因賈躍亭夢想窒息
    暴跌99.62%:昔日創業板一哥樂視網告別A股 1600億元市值灰飛煙滅
    僅剩余6個交易日,樂視股票退市后將不能重新上市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