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他是大數據行業的領軍人物,在這條道路上從未停止。他率領企業走過十年而長盛不衰。
當近兩年大數據金融崛起,互聯網+被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及逐漸提升的媒體曝光率,范曉忻和金電聯行成為追捧對象,這在早年創業時,范曉忻想都不敢想。
面對互聯網的社會大潮,他如何實現創新?IT時代網總編輯專訪了金電聯行創始人范曉忻。
嘉賓:
范曉忻,金電聯行(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畢業于清華大學,曾任職于和記黃埔有限公司,主管亞洲地區業務;創辦了國內最早的產業鏈IT服務企業;2007年創立金電聯行(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開創了中國信用信息服務大數據時代。先后被評為2013年中小微金融創新十大領軍人物、2014年度中國經濟人物、2015年度中國青年領袖、2015-2016年度中國互聯網+行業最具影響力人物,榮獲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等。
——以下是本次采訪文字整理——
IT時代網:金電提出的口號:一切可計算,萬事可量化。我覺得這樣一個企業的核心價值觀貫穿了整個10年金電聯行的發展。這10年來,金電聯行走過了幾個重要的發展階段?
范曉忻:大概有三個主要階段。
一個是初創期,我們從07年開始接觸數據、分析數據、建立算法,和金融機構、企業開始接觸,一直到10年能放出第一筆信用貸款。這段時間我們主要做的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我們鉆研數據之間的規律,建立數據模型,模型在不斷地在實踐當中去磨合、摔打、反復,最終形成可用的一套體系。
第二個就是我們花了大量的時間對中小企業進行調研,看看他們到底實際的生產經營狀況是怎么樣的,實際的狀況和數據之間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關系。教模型怎么去學習,到底真實的狀態和數據之間是怎樣的關系。
第三個就是我們和金融機構進行磨合。當時我們大概談了20多個金融機構的總行,把我們的理念大家先交流,認同之后,我們再進一步的交流。我們做的第一單信用融資,有記錄的會議就有200多個,最后才和金融機構達成一致,最終向企業放了信用貸款。
第二個階段大數據開始進入到中國,這個概念出現,我們就被貼上了大數據標簽。這段時間,我們就是進一步的積攢內功,把算法模型從一個普通的模型向智能化模型、向自學習的模去轉變,我們很多配置已經不是人工來配置了,而是系統在自動的不斷地配置演化,自學習,自創新。我們也和金融機構、包括政府開始去研究搭建各種跟大數據相關的應用、場景。
當時從只能做信用融資,變成了我們能幫助金融機構做貸后的風險量化,后來再擴展到做征信等等一系列的領域,甚至可以開始幫助地方政府、行業提供解決方案,幫助他們進行科學治理。
第三個階段,我們看到大概在兩年前,大概在14、15年左右,中國大數據迎來大爆發,從我的角度看,這是從概念的風口向應用的風口轉變,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我們跟隨這個變化進入了公司第三個發展階段,全面進入大數據產業。
以我們的征信、量化、數據工廠等核心技術,去搭建各種應用場景,實現我們的數據技術為引擎,數據的核心組織能力為基礎,搭建了一套技術生態,為我們進入到金融政務產業這三個領域的深入發展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最近半年,尤其讓我們感到興奮,我們看到各行各業以金融政務為代表,他們已經不滿足于簡單的大數據應用,而是紛紛開始搭建符合自己要求、需要的應用場景。
IT時代網:全世界人工智能的爆發是以AlphaGo為轉折點,而無論是大數據金融還是大數據政務還是大數據產業服務,實際上核心的大腦,深度學習是金電聯行最值得驕傲也是最值錢的,那么,從大眾化的需求走向個性化的需求,金電在這中間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范曉忻:以前我們是為整個行業、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引擎和CPU。當我們去研究CPU的時候,我們也搭建了一個實驗環境,這個環境是為CPU服務的,建立了配合CPU的主板。而我們在行業中,最近主板賣的更好,因為我們能夠搭建整個的大數據技術生態,我們不僅提供CPU,提供核心的處理能力,還提供主板為代表的核心組織能力,能夠把不同的CPU都鑲嵌到主板上,而且能夠做出不同的主板適應不同的需求。
現在有各種各樣的個性化需求開始出現,這對行業來說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為什么呢?如果行業內都是一些普遍性需求,那說明產業還處在初級階段。就好比是,當初商品房剛建的時候,全國基本上都差不多,那個時候樓并不多,當真的買房需求上來以后,就開始有各種各樣的建筑形式開始出現,裝修也是百花齊放,沒有任何兩家的裝修是一樣的。那么大數據的應用開始向個性化發展也預示著整個產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是一個爆發期也好,爆發的前夜也好,個性化的需求預示著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
IT時代網:金電發展到今天,這十年來,大概服務了多少客戶?
范曉忻:我們服務過幾十萬家的中小企業,如果都算上是幾十萬家。
IT時代網:金電聯行從十年以前創業到今天,經歷了幾輪融資?
范曉忻:我們到目前為止,經歷了正式的3輪融資,如果加上天使輪是4輪。
IT時代網:能不能透露一下多長時間融一次?
范曉忻:基本上輪與輪之間是兩年左右,只不過開始從初創到天使輪大概經歷了5年時間。
IT時代網:給我們創業者一些建議。
范曉忻:比較簡單的建議就是堅持,給自己設立一個小目標,這個小目標最好是可達成的。當時我們企業初創的時候,就希望一年之內,就能給企業做好融資,我想我們企業就無法堅持到現在了。
我們最開始就是制定了簡單的方法,先把算法做出來,自己先磨合,這是我們的小目標。但是我也想提醒創業者,我們有一點體會非常深,每當你翻過一座大山的時候,山就不是你的小目標了,可能就是你的終極目標,而不是長遠目標,翻過去的時候,你往往會看到更雄偉的山在后面,這個時候對你的心態的調整是非常重要的,你以為你已經達成了某一個階段性的目標,但有可能這只是百步中的第一步而已,這個時候更要堅持。【責任編輯/楊雅倩】
來源:創客100視頻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