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編者按】最近李冰冰、黃曉明、任泉通過羅輯思維官方微博宣布涉足互聯網創投圈創辦“Star VC”,尋找中國有創新力公司的消息一經曝出,就引發了業界的廣泛討論。按照Star VC的想法,他們不僅做企業股東,還要為用戶體驗負責,為企業打造魅力人格體,并將親自體驗和評測產品,同時還會為創業公司提供資金和宣傳方面的幫助。互聯網和傳統企業的跨界再次刷新了我們的眼球。但是羅輯思維雖然依靠魅力人格體成功,卻不一定具有很強的可復制性,本文作者在業界一片看好的聲音里,清醒的從五大方面為大家分析了的Star VC聯手羅輯思維的可靠性。
一開始我實在不懂,為什么Star Vc這一并不稀奇的話題,會占領我的朋友圈,后來有兩個朋友點醒了我。一位IT專欄作者寫文章說:“互聯網再一次以驚人的跨界刷新了我們想象力的下限”,我明白,這又是一次傳統行業跨界互聯網的神奇化學反應使然,更何況,羅輯思維給背了書,又給了其三級火箭推力,反應勢能瞬間被拉高一個閥值,不在話下。另一位來自經緯中國的知名投資人Tony,電聯向我表達了他的隱憂,他說:“VC投資需要對所投資細分領域做非常深入、清晰的研究和分析,然后系統性布局,需要經驗豐富的投資團隊,如果只是明星,只靠眼球,在早期科技投資圈是沒有太大競爭力的,信心滿滿,只能說是無知者無畏”。我覺察,明星跨界做互聯網VC早有先例,像周杰倫、胡海泉、阿什頓庫徹等,并無特別的可圈可點之處。這一次,老酒散新香,只是因為羅輯思維的站臺?羅胖究竟賦予了Star Vc何種魔力?
這兩位朋友一冷一熱,冰火兩重天的絕殺,倒是給了我當頭棒喝,讓我快速地認識到,問題的關鍵在于羅輯思維“魅力人格體”的“下海”,全民對于企業普及魅力人格體的未來開始了一場狂歡暢想曲。因為這次VC與眾不同之處在于李冰冰、任泉、黃曉明,三人都表示,不僅做企業的股東,還要為用戶體驗負責,為企業打造魅力人格體。到此,大家朋友圈被攻陷的案子可算是破了,但擺在眼前的一樁糊涂賬誰來解?問題一:企業以魅力人格體為核心的信任經濟時代要到來了么?問題二:羅輯思維魅力人格體的成功之處可復制嗎?問題三:明星是否就等同于魅力人格體?問題四:魅力人格體對企業成長有哪些幫助?問題五:企業如何搭建自己的魅力人格體?
何為魅力人格體?我認為是一種介于交易雙方的關系紐帶,未來的商業邏輯是以“人”為中心,交易過程縱貫人的體驗、消費、口碑、二次消費……整個循環過程,交易狀態是可持續性的,魅力人格體正是以“人”為中心的關系紐帶。通俗來講,喜歡你,就想和你在一起,就會帶著美圖秀秀來看你,還會喜歡和你關聯的一切,一輩子不離不棄。這里可看出“魅力人格體”的三個特點:其一、邊界分明,喜歡你就在一起,不喜歡就分道揚鑣,這和羅胖的愛就供養,不愛就觀望不謀而合。其二:主觀渲染,喜歡你就愛你的一切,包括你的缺點,和你關聯的人和物。其三:增值溢價,喜歡你,就給了你定價的權利,只要別超出我愛的極限。
一、信任經濟時代已經到來
過去的商業邏輯是以產品為中心,交易過程即是產品功能和消費者需求的一次匹配,交易結束則關系紐帶斷裂。隨著同質化產品的大量擁擠,消費者的注意力成為稀缺資源,產品和消費者建立連接的帶寬嚴重不足,造成信息堵塞,從而產生一些消耗信任關系的負能量。企業若想顛覆這一切,勢必要建立一種維系信任關系的紐帶,于是進行了角色轉化,從過去經營產品轉向了經營用戶(社群),信任經濟時代隨社群經濟的出現而到來,而以魅力人格為核心,社群維護的成本是最小的。
二、羅輯思維的魅力人格體不易復制
誠然,“魅力人格體”讓羅輯思維走上了人生顛覆,但望山跑死馬,這并不是一招通吃的簡單游戲。羅輯思維的魅力人格體主要集中在羅胖身上,表現為三點。1:死磕的極致精神,大家都想做,都會做,但沒有人能堅持一直做的精神,羅胖做到了,比如,每天60秒的語音。2:博大深厚的學識,大家能從羅胖身上獲得知識滋養學習提高。3:互聯網拜物教徒的榜樣威力,通過一次次成功的社群試驗,承載了大家對于互聯網跨界顛覆的饑渴和想象。如何復制?首先要通過行動讓大家感受到你的真誠并打心底佩服你,這個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復制時間成本太高。羅永浩那么能吹NB的人,最近在解釋錘子的日供應量時,因為只動嘴,并沒有實際行動證實,還是遭到了猛烈炮轟。其次你得變身一個能量球,能讓貼近你的人用極小甚至零成本獲得極大的收獲,這個需要付出代價。再者,你得抓住一個時代的風口,然后通過一系列的成功案例背書,成為一個時代勢能的榜樣人物,這個需要機遇。復制難度,你覺得呢?
三、明星不等于魅力人格體
像李冰冰、任泉、黃曉明在影視娛樂圈都有大量的擁躉,也就是一定的明星光環,但這對企業的幫助只是增加了一個流量入口而已,明星能否塑造出企業的魅力人格,跟他在傳統領域所積累的人氣,并沒有直接關系。明星入股的品牌就有魅力人格體了?明星娛樂圈的包袱太重,不會全心為一個品牌注能,能否挖掘出企業的文化特性、并產出與之相匹配的“舞臺表現”值得懷疑。明星過去積累的粉絲,有哪些能轉化成企業的粉絲,并認可企業的產品是個問題。明星做首席體驗官做產品體驗,會有一定的背書功能,但持續性有多久,企業不可怠慢。明星在VC領域的專業經驗有一定欠缺,其決策能力,投資風險把控,投資界的資源疊加相比專門操盤VC的明星級投資人是有差距的。他們只是帶來了資金支持,經驗的匱乏是否會擾亂整個VC行業應有的平衡不得而知,所以投資人擔心這只是明星作秀也在情理之中。總之,明星不等于魅力人格體,明星的眼球聚焦功能為建立魅力人格體打造了一個良好的開始,結局怎樣,事在人為。你如果覺得就是,那你看到的是粉絲經濟,并沒有遵循社群經濟的要義。
四、魅力人格體為企業品牌賦能
1.魅力人格體能賦予企業新的競爭力,過去一個企業的競爭力靠同質化產品的價格戰,媒介上的廣告視覺占領,而賦予魅力人格體之后,企業就有了情感、理念、吸引力、信任等核心競爭力,能夠大大減少企業在傳統領域里血拼的流血代價。
2.魅力人格體能改變企業的成本結構,黃太極創始人赫暢說過,創新來源于對傳統行業成本結構的顛覆。魅力人格體一旦形成,企業只需要做好產品,客戶就會慢慢孵化出來,企業所需市場調研,渠道鋪設、營銷推廣等成本就會大大壓縮,從而改變成本結構。
3.魅力人格體能為企業品牌賦能,我們注意到star VC里有個要求是投資有一定品牌需求的項目。說明一個問題,魅力人格體解決不了溫飽的問題,初期對企業最大的幫助就是品牌上的錦上添花,讓企業品牌無限放大。所以初期魅力人格體的投入是大于產出的,但戰略的輸贏是在于對中局的把握,當企業慢慢具備系統競爭力的時候,前期的成本投入就能再次回籠。
【IT時代周刊批注】微博中詳細介紹了Star VC對投資對象的要求:1.必須陽光、健康;2.企業能夠創造生活美學,切實改變大眾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3.企業本身需要用三位明星的人格背書來增強品牌;4.企業員工幸福指數很高;5.非影視公司;6.只做公司投資人,不做品牌代言。三位明星稱,他們并不是新入投資行業,之前投資過餐飲、娛樂等行業,為了Star VC計劃,三人找了專業的律師、會計師及投資管理團隊,幫助其風險投資基金正常運作。
五、企業如何構建魅力人格體?
1.設立首席社群運營官。一般企業魅力人格體的承載體都是其創始人,而對大多數企業而言,創始人的個人形象、氣質、言論等都屬于稀缺資源,如果能引進一個賦予企業品牌魅力人格的領軍人物,對企業的成長而言至關重要,較之明星,我更覺得一個類稻盛和夫這樣的商界明星才是最好的選擇。在社群經濟時代,一個好的社群運營官正是企業魅力人格的承載體,這樣的角色最好企業創始人兼任,如若不能就得配備榮譽顧問。
2.建立企業社群實驗室。集聚一大批鐵桿粉絲在社群內,通過不斷調研粉絲需求,找到企業與粉絲之間的關鍵信任紐帶,可以是企業的領導人魅力,也可以是企業產品的發燒級誘惑,也可以是企業文化上的獨到吸引力等,找準一個點,并在社群內放大,讓社群成為企業的一只決策力量,而社群是孵化企業魅力人格體的最好溫床。
3.企業生產鏈各環節植入。要相信,魅力人格是可以包裝出來的。在企業產品設計、生產、營銷、銷售的各個環節都可以植入企業的魅力人格。產品設計力求與眾不同,制造一定的逼格,比如在工藝上、設計上、做工上都追求極致,讓用戶看到產品設計理念中的死磕精神。生產過程借助互聯網實現眾包,并讓粉絲參與到生產過程中,轉化生產過程為消費體驗過程。營銷方面,走不尋常路,用創意殺出一條血路來,要知道這可是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秀節操的路子繞不開。最后,銷售上,開發體驗類服務產品,為單一的產品附加增值功能等等。應該說,整個企業硬實力建設生產線上都可以人格化賦能。
4.企業軟實力建設。有句話說不作就不會死,但在商業經濟時代,作到好處才不會死。企業要加強社群的運營維護,制定符合企業調性的文化標簽,像社群角色分配、社群福利,社群活動、社群吉祥物,社群理念口號、乃至社群之歌等等,能讓社群情感賴以維系的一切軟實力文化建設都是必須的。
魅力人格不是一個人,而是圍繞這個人散發出的能量場。羅輯思維的價值在于展示了下魅力人格的威力但不易復制,明星的價值在于為企業塑造魅力人格注入了勢能,但企業能不能挖掘、培育,養成一種魅力人格體出來,前路漫漫,需要吾等上下而求索!
【IT時代周刊編后】值得關注的是,以三位人氣明星發布StarVC信息的平臺選擇了羅輯思維,而且其中多處提到羅輯思維、羅胖及他們的“魅力人格體”,所以,有業內人士揣測,李冰冰、任泉與黃曉明的這個StarVC很可能有羅輯思維的深度參與,甚至由羅輯思維團隊幫助策劃。畢竟“羅輯思維”品牌猶在,但原創始人兼策劃人申音的退出,還是給了羅輯思維品牌帶來不小的影響。而三位大明星加上羅輯思維團隊湊一塊,究竟能折騰出什么?說到底,還是想找好項目,投資,然后獲得回報。【責任編輯/馮敏】
本文作者:郝天喜,蜂窩私人董事會首席社群運營官,微信公眾號:kjsiwei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