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特別報道】隨著移動互聯網和社交網絡的興起,Facebook、蘋果等一批新貴成為整個IT產業的新生力量。表面上昔日的IT行業的領軍企業在新的浪潮中日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但事實上IBM、微軟、英特爾早在幾年前就悄然布局暗布奇兵,從各自己擅長的領域進入了創業團隊的扶持和輔導,未來新生勢力和傳統廠家的競爭將更為激烈。
盡管IBM從2010年就已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啟動“創業企業全球扶持計劃 (IBM SmartCamp)”到今天已有4年時間,由于很少在媒體上曝光,IBM的這個團隊還是略顯神秘。然而幾年間,IBM在中國已經扶持了近三百個企業團隊,許多已經成為細分領域佼佼者。7月8日,IT時代周刊總編輯曹健一行,與IBM創業家全球訓練營大中華區負責人劉漾水進行了深入討論,也為讀者揭開了IBM“創業企業全球扶持計劃(IBM SmartCamp)”的神秘面紗。
IBM的這一創業企業全球扶持計劃,通過在產品和商業模式方面對創業團隊的扶持,為符合條件的創業企業提供產品研發、專家指導、市場拓展等豐富資源,幫助提升其業務方案、尋找目標客戶,有效縮短創新周期。經過評選,優勝團隊將獲得全球免費扶持資格,還將得到IBM為期三個月的跟進扶持,同時可參加SmartCamp訓練營,與國外同行切磋交流,得到更廣泛的關注和公司品牌推廣。
“這個計劃帶有公益性質”,劉漾水向IT時代周刊介紹,2010年時,IBM剛剛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初衷是世界變化在加快,面臨的問題也是越來越多,這需要動員全社會一起來解決。在此期間,創業者群體代表著一個重要的方向,這就像幾百年前的航海時代,雖然風險很大,但也必須有人來參與。為了一起實現“智慧地球”這一概念,IBM需要引入創業者的力量。因為畢竟這個概念,并非一個企業所能完成,IBM希望與眾多的合作伙伴創造共贏。
IT時代周刊總編輯曹健(左)與IBM創業家全球訓練營大中華區負責人劉漾水
談到近四年間IBM對中國創業團隊的扶持情況,劉漾水對IT時代周刊表示,“我看過的項目至少已有五、六千個了,共有近180個國內的初創企業加入了我們的創業企業全球扶持計劃”。IBM對于創初企業的要求不少,比方說要在“朝陽”產業,股權清晰,能與傳統業務相結合等。一旦符合條件,會將企業資料提交給全球專家組進行審核,通過后,IBM會給予三年的免費扶植。
相對于眾多孵化器、創業大賽之類的資金方面的扶持,IBM更偏重對創業團隊技術和商業模式、企業產品銷售方面的培育。據劉漾水介紹,進入IBM計劃的企業, IBM不僅開放旗下的6大類、500多種軟件免費使用;提供免費的行業培訓和技術解答;提供熱線支持,并安排專人(PRM,項目資源經理)與被扶植企業聯系,詢問需求,然后將收集到的信息上傳到IBM,再由相關技術人員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做出支持;所有扶持企業可以使用技術加油站(DeveloperWorks),為開發者提供全球最新技術的平臺;同時可以獲得來自創新中心的技術支持,企業可以進行“概念認證”(為初創企業按照他們的設想提供各種技術支持)與性能測試。
同時為了幫助企業更快成長和尋找融資機會,創業企業全球扶持計劃團隊每月舉辦行業論壇,邀請行業專家、技術專家、VC、PE等專業人士參與,給予初創企業以建議和指導。另外也可與上下游企業進行交流對接。
劉漾水表示,在對外合作方面,IBM與國內的高校、孵化器、軟件園、VC/PE、政府機構、行業協會和媒體都建立了合作,之所以整合這些資源,就是要推動創業企業更快成長。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劉漾水也對《IT時代周刊》與微軟、IBM、英特爾、諾基亞成長基金等世界500強,聯手中國成功互聯網創業企業及知名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共同發起的每年一屆的“中國TMT創業大賽”,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和期待。在交流過程中,他在得知此次大賽的初衷是利用媒體強大的傳播力量,充分聚合挖掘全國最優秀的TMT領域創業項目及團隊,對接全球最先進的技術和最雄厚的資本,幫助創業者走向成功時表示,在大賽舉辦過程中,IBM會為創業者提供多種形式的支持,例如免費提供云服務器,優秀團隊吸納進入IBM培養計劃,可提供實驗室,與IBM的技術人員一同研究項目,免費提供技術培訓,幫助銷售推廣等等。“我們不排斥其它的創業投資平臺,共同扶持創新企業,將對我們未來的發展和‘智慧地球’都有很大的幫助”,劉漾水說。
以下是IT時代周刊與劉漾水對話的精彩觀點。
IT時代周刊:IBM扶持初創企業,是從哪年開始的?初衷是什么?
劉漾水:是從2010年開始的,當時IBM已經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初衷是世界變化在加快,面臨的問題也是越來越多,這需要動員全社會一起來解決。在此期間,創業者群體代表著一個重要的方向,為了一起實現“智慧地球”這一概念,IBM需要引入創業者的力量。因為畢竟這個概念,并非一個企業所能完成,IBM希望與眾多的合作伙伴創造共贏。
IT時代周刊:對于扶植的對象,你們的條件是什么?
劉漾水:我們扶持的對象的條件有三個,一是注冊成立五年以內的非國有 IT 相關企業,二是提供基于軟件的產品或服務,三是從事著和能源、醫療、電信以及一切和“智慧地球”相關的解決方案的企業。同樣的,如果想要申請加入 IBM GEP(創業企業全球扶持計劃,Global Entrepreneur Program,簡稱 GEP)的,那么需要符合這些條件:注冊成立五年以內的非國有 IT 相關企業;提供基于軟件的產品或服務,擁有完備的創業方案和公司團隊;從事著和能源、醫療、電信以及一切和“智慧地球”相關的解決方案,與 IBM 有良好的合作意愿。
IT時代周刊:對于入圍的初創企業,你們能給予他們哪些幫助?
劉漾水:我們經過評估和審核,在三年的扶植期內,會為經過篩選的初創企業開放我們的500多種軟件,全部是免費提供的。還會提供行業咨詢和技術解答,熱線支持,技術加油站,創新中心和投資引薦這些。我們每年在許多國家都舉辦創業家訓練營,還有年度選秀活動,每個國家都會推薦最好的項目,優勝者還可以被送到硅谷培訓一周時間,回來后,也能繼續獲得我們的關照。今年我們在全球范圍內舉辦的活動同樣非常多,涵蓋了歐洲、中東、北美、拉美、亞太這些地區,比如說我們會在今年8月底,在北京舉辦SmartCamp的新一期活動。
IT時代周刊:那么你們參與到我們的創業投資大賽中,能給參賽的選手什么樣的支持?
劉漾水:在大賽舉辦過程中,IBM會為創業者提供多種形式的支持,例如免費提供云服務器,優秀團隊吸納進入IBM培養計劃,可提供實驗室,與IBM的技術人員一同研究項目,免費提供技術培訓,幫助銷售推廣,我們也會將好的項目推薦給知名的投資機構,而且還會為他們提供低息貸款等等。
IT時代周刊:在國內,你們如何與這些優秀的初創公司合作?
劉漾水:其實我覺得這個話題可以放大一些,可以延伸到我們都與哪方面有合作。在對外合作方面,我們與國內的高校(如清華大學)、孵化器、軟件園(可將優秀的初創企業推薦過來)、VC/PE、政府機構、行業協會和媒體都建立了合作,之所以整合這些資源,就是要推動創業企業更快成長。
IT時代周刊:IBM扶植的這些項目,有無業務上的偏向?是否與IBM進行調整后的發展方向相近?
劉漾水:我們從幾方面來說。第一是技術,我們也按照現在比較流行“CAMSS”概念進行篩選,這其中,C是指Cloud(云),A是指Analyse(分析),M是指Mobility(移動),第一個S是指Social(社交),第二個S則是指Security(安全),這就對企業提出了技術上的要求和限制。第二個,在業務方面,我們希望他們能與傳統的業務相結合,畢竟現在業務價值十分重要。第三方面,從團隊來說,我們希望看到的是比較穩健的團隊。第四,也希望這些企業,財務上能夠過關。當然,反過來說,我們也會給予他們以足夠的信心。
IT時代周刊:好象你們培養的大致都是商業應用?
劉漾水:我們是這樣考慮的,個人市場雖然很大,但培養時間太長,成功機率也不高,比如之前的打車軟件就是例子,我們現在重視的是應用的業務價值。而從企業客戶的角度來說,我們有很多資源可以利用。我們之所以這樣偏重,是因為我們的積累讓我們能夠這樣去做,尤其是與傳統行業的結合上。要凸顯的是業務價值,現在已經不是純粹靠點擊量的時代了。【責任編輯/劉佳慶】
劉漾水簡介:
劉漾水,IBM創業家全球訓練營大中華區負責人,清華大學MBA。曾在原機械工業部工作三年多時間,之后加入IBM。現已在IBM工作20年,近年來,一直負責IBM的創業孵化業務。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