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德國技術工人狂刷屏,爆品制造者的工匠精神是怎樣煉成的

    【IT時代網編者按】德國是世界一流的爆品制造者,而德國人“工匠精神”離不開德國先進的職業教育,在訓練工人方面的方法,德國堪稱世界一流。如今中國大力倡導新國貨,要實現這一目標關鍵是重拾我們本來具有的工匠精神,而爆品制造者德國,也許是我們最應該學習的對象。

    德國的職業工人是一個超級碉堡的群體,

    前段時間外媒BuzzFeed報道了德國工人布線,

    文中對比德國和其他國家的電纜對比,

    頓時刷屏。

    這些電纜看起來如藝術品般美妙,

    是處女座級別的德國人最好的體現。

    毫無疑問,德國是世界一流的爆品制造者,2015年德國人口8089萬,但德國的世界名牌多達2300個。“德國制造”已經成為結實、耐用和高質量的代名詞。

    而孕育德國人“工匠精神”離不開德國先進的職業教育,在訓練工人方面的方法,德國堪稱世界一流。

    優良的學徒傳統

    德國有著非常良好的學徒傳統,一些大牌公司如戴姆勒、西門子、博世都有自己的學徒計劃。

    德國的孩子10歲時就面臨多種選擇,上高中或者進職業學校或是兩者之間,但事實證明,學院有很多的機會可以轉換職業軌跡。他們可以回到學校,或在公司的學徒制中。德國有60%的人接受過學徒培養,這些學徒遍布高級制造業、IT、金融和酒店業。

    在中國,人們將職業教育看做是沒有能力上大學的學生謀出路的選擇,但是德國公司不會輕視學徒的年輕人,不會覺得他們是差等生或者失足青年。德國人毫不掩飾對“藍領”工作者的尊敬。

    德國前總理施羅德14歲時做過售貨員學徒;博世公司的創始人羅伯特·博世創沒有大學學歷,創業之前做的就是學徒;“汽車之父”戈特利布·戴姆勒中學畢業后曾在軍械廠做學徒。

    縱觀世界上工藝發達的國家,無不是重視學徒的傳統,比如日本。

    “雙元制”教育體系

    而學徒制的核心在于德國采取的“雙元制”教育體系。

    作為制造業強國,德國向來注重制造業人才的培養,其“雙元制”職業教育體系為制造業源源不斷地輸送著高質量的人才。

    “雙軌制培養”是學徒制的核心。在這一培養體系下,學員時間分為兩部分,在職業學校上課,在公司里接受在職教育。工作實踐可以鞏固他們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此外還能培養他們的工作習慣和責任,學習公司的文化。學員們上課、實踐都可以賺錢。這樣的過程將持續兩至四年,雇主和雇員普遍希望雙軌制培養能帶來穩定的工作,對用人單位來說,學徒是人才儲備的一個重要的途徑。

    德國培養一個學徒大致需要花費25000美元到80000美元。而這對別的國家的企業來說可能比較昂貴,企業將不得不從頭開始設立項目,支付學費,在德國,這些是由國家出錢的。一般來說,學徒制學生第一年就可以拿到工資,之后每年遞增。據統計,每年德國各企業用于職業教育的經費將近300億馬克。

    德國公司很少講投資回報率,更關注公司和社會的長期收益。德國每一個工廠都有內部培訓中心,最先進的設施,配有機器人和最新的數控模具,可謂完美,很難想象那些注重短期財務收益的公司能做到這一點。

    職業教育理念的輸出

    德國公司凡是在別的國家進行拓展,第一步就是對該國的工人進行專業的德式職業教育培訓。雖然表面上看是為了自己企業更精細化的運作。其實更是一種職業教育理念以及強大價值觀的輸出,在與世界各國的碰撞中德國人能夠不斷吸收先進理念,更加強化了本國的技術水準。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曾經介紹過德國爆品超市阿爾迪,阿爾迪超市去年就雇用了31,080個學徒,在其他國家的拓展之后,阿爾迪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培養德國式的職業人才。

    類似的公司還有寶馬,早在十年前寶馬和全球的國家開展職業教育的輸出,其中就包括中國。

    寶馬的BEST項目(BMW Education of Service Technology寶馬售后英才教育項目)是德國“雙元制”在中國落地的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2006年寶馬公司首次和南京的一所職業技術學校采取合作,其中叫做的項目將德國“雙元制”的方式介紹到了中國。堅持“課堂理論學習+經銷商店內實踐”的雙元制教學方法。該項目包含機電、鈑金、噴漆、和零件類等培訓內容,遵循學徒制的傳統,學生可以接觸到最新的車輛和技術,使用的世界一流的水平機器設備,這個項目時中國職業教育的理念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這個項目其實是德國先進職業教育的縮影,區別于普通職業技術學校簡單的技術傳授的方式,培養全面了解品牌文化、汽車專業知識以及在寶馬經銷商工作技能的學員,在教師的選擇上也非常嚴格,既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

    寶馬公司從中獲益頗豐,寶馬按照德國培養技術人才的理念對中國技術人員進行訓練,如今該項目合作的院校已達15家,累計培養學員超過6000名。

    但十年時間里,這樣的項目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的職業教育和對職業人才的重視程度。

    如今中國大力倡導新國貨,其實在我看來,除了破除舊有的觀念,要實現這一目標關鍵是重拾我們本來具有的工匠精神,而爆品制造者德國,也許是我們最應該學習的對象。【責任編輯/周瑩瑩】

    本期編輯:金錯刀頻道 Max

    原創版權,轉載請加:daoxiaomiao02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德國技術工人狂刷屏,爆品制造者的工匠精神是怎樣煉成的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