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深度觀察】雷軍系都上市了,小米為什么不IPO?

    【IT時代周刊深度觀察】迅雷上市,最大的贏家竟然是小米。

    其實不用吃驚,雷軍系的投資版圖遠不止迅雷一家,截止目前,“雷軍系”已經擁有金山軟件、歡聚時代、獵豹移動及迅雷“四駕馬車”,雷軍已經成為4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

    由以前的“鐵人三項”(軟件、硬件、互聯網)到“小米生態”,再到現在的“四架馬車”,小米的發展被業界認為是最有可能抗衡BAT的第四股勢力。

    但縱使如此,還是有個謎團待解:雷軍投資的公司紛紛上市了,小米為什么沒有半點動靜?

    關于上市,業界的普遍觀點是公司上市的原因只有一個,不上市的原因卻各有各的不同。對小米而言,其實是缺錢的,不然為什么進行融資,但是為什么不上市這點就比較蹊蹺。根據風險估測的效果,只要上市就是有風險的,只是對于小米而言,上市的風險性恐怕遠遠大于要得到的利益。因為上市不僅讓公司失去隱秘性,還要面臨證監會的嚴格審查,以及來自投資方的各方面問詢,而這正是小米不想讓大家看到的。

    MIUI系統(小米手機操作系統)、米聊軟件、小米手機硬件,被稱為驅動小米公司成長的三駕馬車。在小米的整個發展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下面我們就先看下這三個方面和小米上市的關系。

    困局里的MIUI 

    MIUI是小米公司的生存和立足之本。 在前 4.0 時代, 小米靠著 MIUI 拿下了第一批”發燒友 (或許“刷友”?)”, 建立了自己的用戶基礎。 MIUI 能夠在大部分主流機型上提供相對完整的米系體驗。 由于 Rigo Design 出色的設計 (MIUI V5) 以及小米團隊對本地化正確的理解, MIUI 取得了極好的口碑。

    截止到2014年5月,MIUI用戶達到5000萬,在現有的5000萬用戶中,有4300萬用戶是跟隨小米手機自然增長而來,而刷機的用戶在700萬左右。目前,MIUI的收入來源是從2012年已經涉足的主題商店等“生態圈”渠道。包括應用商店、主題商店、游戲中心、在線音樂、在線閱讀在內,都已經開始為MIUI賺錢。去年年底MIUI月營收達到3000萬。

    無疑,MIUI的存在為小米賺得了第一桶金,但是關于MIUI,卻有幾個不得不提的問題。

    首先,作為Android的定制ROM,MIUI的底層一開始是直接照搬CM的底層的,所以MIUI官方也說明,MIUI只做UI,不做OS,畢竟是基于CM的二次定制。不過,MIUIV4以后的版本都是直接定制原生4.0的,不是CM。但是隨之而來的關于適配性的問題也開始顯現。所以把MIUI當成系統,還是有些牽強了。

    其次,MIUI一開始是直接把“發燒友”作為最大噱頭來蠱惑用戶的,但是現在可能面臨用戶的流失。在 Android 4.0之前,由于那時的 MIUI 仍然是基于 CM, 開發和移植難度并不會很高, 穩定程度與 bug 都可以接受。 進入 Android 4.0 時代之后, MIUI 轉向原生開發路線, 導致官方適配機型維護成本激增且沒有原廠Android 4.0 的機型都不能升級至官方 MIUI V4, 而層出不窮的 Bug 也開始使很多非官方支持機型 (與很多官方支持機型) 的 MIUI 用戶感到困擾。而且從 4.0 開始, Android Design 規范出現, Android 有了一套自己的成體系的整體設計風格, 并且系統 UI 與 Android Design 配合完美, 因此部分用戶拋棄了 MIUI 投入了 AOSP 和 CM 等風格接近原生的 ROM 的懷抱中。

    第三,MIUI雖不是OS但是卻做成了一個生態,這正是小米的高明之處。無可否認的是,MIUI是更符合中國本土化的應用,而且MIUI的更新速度也夠快。但在流暢度上還比不上CM,更遑論不時出現的莫名其妙的BUG,這一點,4.0以后的原生和CM10都比MIUI好。所以,MIUI充其量只是商業上成功罷了,低成本注定有相當大的缺陷。所以,用MIUI根本談不上是發燒友,CM和AKOP都比MIUI更發燒,而真正玩android的人,絕對不會用MIUI。

    被微信干掉的米聊

    最早進入市場又被大鱷吞噬的是米聊。小米在2010年12月推出了聊天軟件“米聊”,成為當時智能手機玩家圈子里最火的一款軟件。但是好景不長,具體有多短呢?是兩個月。

    兩個月后,騰訊以其強大的復制能力推出了同樣功能的軟件微信。2011年8月,微信的用戶數突破1500萬,迅速崛起成為該細分市場的老大,而米聊彼時只有500萬用戶左右。當月,微信添加了“查看附近的人”這一陌生人交友的功能之后,完成了對米聊的致命一擊,兩者的用戶數急劇拉開,從此不再具有可比性。

    2013年微信用戶數就已經破6億,并有望在2014年達到10億用戶,目前的活躍用戶數更是達到了3.55億。而再看看米聊,用戶數僅有4000萬,輕易就被微信甩出幾條街。米聊的用戶數量甚至已經無法和2011年9月才進入市場的手機應用“陌陌”相比,據陌陌近日發布的數據,陌陌的注冊用戶數正式突破1億,月活躍用戶數也已經達到了4000萬。

    細究米聊失敗的原因,小米團隊之前無運營米聊類的經驗,雖然較早推出,但試錯浪費了不少時間;騰訊具有平臺優勢,推廣的資源比小米多太多;騰訊原本培養的QQ黏性,畢竟國內IM老大不是白叫的;領導重視不夠,雷軍雖然覺得米聊類的體驗很有前景,但并沒有全力去推廣。

    其實米聊挺好用的,如果你有一個圈子的朋友都在用米聊,那么它和微信區別真的不大。但是最終米聊卻在微信助推騰訊市值破千億美元的時候,黯然神傷。就連雷軍在微博公布小米2013年業績的時候,也對米聊只字未提,個中滋味可見一斑。如果小米IPO,又該如何拿在體量和生態上被微信反超的米聊說事兒呢?連雷軍自己都不提及,又怎么說服投資者呢?

    銷量造假的小米手機

    真正讓小米名聲大噪,并成為“站在風口上的豬”的是小米手機。

    2014年伊始,雷軍在微博上高調公布了小米2013年全年的銷售業績,并再次強調了2014年的承諾。根據雷軍公布的數據,小米公司2013年共銷售手機1870萬臺,增長了160%,超額完成了年初供貨1500萬臺的承諾;含稅銷售額達到316億元,增長150%;12月當月,銷售手機322.5萬臺。此外,雷軍再次承諾,小米2014年全年至少供貨4000萬臺。

    按照小米公開數據,小米手機目前的總銷量是40萬+719萬+1870萬=2619萬,三年的時間,小米的產業鏈實現的是跨越式發展無疑,但是在產能一直是軟肋的基礎上,如何在2014年就能達到出貨4000萬,真的是非常令人懷疑。

    事實上,小米手機的銷量數據從一開始就飽受業界質疑。我們來看幾組數據:

    雷軍在2011年4月份對外曾稱小米手機2012年銷量有望達到400萬臺。結果在2012年9月29日提前實現目標,突破400萬臺;第四季度銷量為前三季度總和的80%。產能如何跟上的?另外從CEO雷軍偏差近一倍的銷量預測,我們可以看到小米對銷量、產能等其實把握得很不靠譜。

    小米為了避免外界質疑,曾經公布過一項19億納稅額,并特別強調:經普華永道審計。結果引來網友口水一片,知乎上有個問題:為什么年收入 223 億的百度納稅僅15億,年收入126億的小米納稅卻高達19億元?而據一個標注為財務管理專家、中國注冊會計師的知乎網友“MrToyy”的回答:百度財報中15億是指“企業所得稅”,而小米這個19億,是雷總自創的“納稅總額”。這個概念可能包括關稅、增值稅、城鎮維護建設稅、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或許還有其他一些稅種。不知道雷軍把這個19億單獨拿出來講是什么企圖。如此種種。

    另外,還有就是小米手機到底是不是盈利的問題。面對“宿敵”周鴻祎所言“每臺小米手機有30%的毛利”,這一說法,曾讓雷軍在一次媒體溝通會上跟記者們談論了兩個小時的小米成本賬。按雷軍的說法,小米手機其實是在虧本賺吆喝的。由此,讓小米的“期貨模式”浮出水面。而面對《經濟觀察報》就此問題跟進采訪時,雷軍就此失態,并當場拍桌子“爆粗口”。雷軍也就此落下了“雷一折”的稱號,意思是說,小米實際發貨量約占其官方宣稱的1/10左右。一旦選擇上市公開財務數據,必然“見光死”。

    雷軍曾說,小米五年之內不上市。在手機領域即使強如摩托羅拉、諾基亞也從未在激烈的手機市場競爭中保持七年持續增長的“不敗金身”。那么,堅持“不上市”持續獲得N輪融資的小米,如何來回報投資人?如何回報每周6天x12小時工作的小米員工?

    此外,隨著Google Nexus4、聯想、華為、中興,甚至明年傳說中的三星進入2000元以下的高配置手機領域,小米宣稱的“性價比”優勢已不復存在。就算是推出799元的紅米手機,也受到來自華為榮耀3C的沖擊。雷軍對手機產業鏈把控的缺陷日漸顯現,喪失了“期貨式”的互聯網營銷優勢,小米已提前進入“中年危機”。

    就連小米最初的三駕馬車都是建立在虛幻的基礎之上,后來發展的小米電視、小米盒子、小米路由器等一系列小米想要搶占客廳生態的產品也面臨著比較大的挑戰,所謂的小米生態也不過是雷軍的構想。

    上市,見光死;不上市,才是小米唯一的選擇。【責任編輯/馮敏】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深度觀察】雷軍系都上市了,小米為什么不IPO?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