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2015風云變幻:三大陣營重塑互聯網電視格局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深度觀察】2015年是互聯網電視行業逐步邁入成熟的一年,如果說樂視在2013年最先開啟了互聯網電視的戰火,那么2015年整個互聯網電視則是邁向了全新的戰國時代。互聯網廠商、傳統廠商、國際品牌三大陣營各自為戰又相互影響,從技術、服務、產品、生態等各個維度影響著消費者,重塑國內市場格局。

    以樂視、小米、酷開、微鯨、暴風為代表的互聯網廠商此起彼伏,以服務為核心、以硬件為載體,展開了對傳統廠商的逆襲;TCL、創維、海信、康佳等老牌傳統廠商則是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利用供應鏈的優勢形成母品牌的競爭壁壘,另一方面則是利用互聯網子品牌開啟了互聯網轉型;國際廠商則是利用技術和上游持續保持對國內廠商的影響力,并且憑借各自影響形成了以三星為代表的“曲面派”以及LG為首的“平面派”。

    各個品牌之間戰國紛爭的大勢之下,政策因素同樣波詭云譎,時時刻刻在戰局之中摻入不確定因素。細節對細節、理念對理念,這是互聯網電視撕逼、對立和成熟的2015年。

    狂飆與突進:互聯網品牌的生死攻防戰

    “撕逼”和“求變”,這是2015年互聯網電視品牌的主題。狂飆突進之中,小米、樂視、酷開這三大品牌成為了互聯網電視行業最耀眼的明星。

    今年上半年,小米和樂視一場有關電視內容的公關戰你來我往,好不熱鬧,兩個互聯網營銷的高段位選手之間甚至用上了“違規”這樣的政策大棒。不管小米、樂視到底哪家內容更多,其實都能說明一個問題——內容是影響互聯網電視的重要因素。

    而在下半年,酷開和樂視之間有關生態的爭議同樣引人注目,樂視攻擊酷開不懂生態,酷開則攻擊樂視“偽生態”。同樣無意去分辨雙方公關辭令的真真假假,從側面來看,兩個廠商其實都在認同一個觀點——生態已經成為了互聯網電視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小米、樂視、酷開三家之間的攻防戰你來我往,其他廠商則是迅速入局求變,從內容和生態這兩個維度出發,意圖在市場中分一杯羹。微鯨和暴風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一個是手握諸多內容資源的媒體極客創業成立,而另一個是尋求軟硬件的一體化發展,微鯨和暴風,以及小米、樂視、酷開的兩場撕逼戰恰恰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今天互聯網電視競爭的課題——內容和生態。

    革命與救贖:傳統廠商壯士扼腕求轉型

    互聯網廠商在依靠內容和生態狂飆突進之中其實也有弱點。做軟件服務的公司終究不如硬件廠商來的專業。創維、海信、康佳等老牌傳統廠商在硬件領域擁有固有優勢,在供應鏈層面上非互聯網廠商可想比擬。老牌廠商一方面在吃著硬件制造和供應鏈紅利,構建對互聯網廠商競爭壁壘的同時,也悄然開始自己的互聯網轉型。

    酷開其實就是今年上半年從創維內部獨立運作的互聯網品牌,而創維本身則是搭載YunOS合作,借助外力尋求生態服務上的突破。海信的思路大同小異,在發布 “VIDAA X”智能電視系統的同時,將VIDAA作為子品牌獨立運營,開啟了自己的轉型之路;康佳在繼續扶持子品牌KKTV的同時,與騰訊、優酷和阿里云實現UI級合作。TCL與以上三家略有不同,TCL多媒體業務在今年12月接受了樂視致新的22.68億港元投資,完成了傳統彩電企業與互聯網電視企業由對峙到攜手的轉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跨界合作也成為傳統廠商尋求轉型的出路。創維聯合騰訊推出電視專用騰訊游戲、QQ相冊、QQ音樂等應用軟件,將騰訊的強大社交功能與電視相結合。雖說三星電視實力不俗,三星這種傳統廠商也是聯合滴滴專車打造加長悍馬超豪華“移動影院”,這一系列跨界的做法正在為電視產品帶來更大的話題效應。

    對于老牌傳統電視廠商而言,這是一場自我的革命,是一場痛苦的救贖,有著壯士扼腕之痛,轉型漫漫之路中,輿論上雖說式微,但前行之路中有坎坷倒也穩健,而且從絕對的出貨量來講,傳統廠商面對互聯網廠商依舊占據一定的優勢。

    制衡與制勝:國際廠商技術生態兩革新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如果說整個國內市場之間的混戰正如當年歐洲大陸的紛爭一般的話,那么以三星為代表的國際廠商則是隔海遙望超然世外的英國,以自己獨特的技巧影響著大陸上的戰局,維持著自身的影響和優勢。

    始終在技術層面上維持2—3年的優勢,這是這類國際廠商面對國內廠商時的一貫打發。這不但可以在供應鏈上形成制衡的優勢,也能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以下放技術、下放零件的方式始終保持壓制國內廠商的砝碼。

    市場研究機構IHS在10月26日發布數據顯示,在2015年第三季度超高清(UHD)電視面板全球銷量排行榜上,三星顯示器(31.9%)和LG顯示器(31.3%)的市場份額之和達到63%,相當于全球每兩個超高清電視面板中有一個是韓國制造。三星和LG牢牢控制了行業的話語權,引領了每一年電視產品的發展趨勢。業內甚至有種說法——三星在CES上推出什么,第二年必火。實際上今年漸趨減流行的曲面電視風便離不開三星這一年來的搖旗吶喊。

    其實,三星為代表的“曲面派”以及LG為首的“平面派”之間也是論戰不斷,兩大韓系品牌以不同的產品理念,也在從頂層構建著國內市場的格局。在“第二代曲面電視技術規范升級論壇”上,三星、TCL、海信、長虹、東芝等主流彩電制造企業最新曲面電視產品集中亮相,以此宣示曲面電視是未來彩電業的方向。LG、創維、康佳、為首的“平面輕薄派”則在前段時間,對以三星為首的“曲面派”展開論戰,甚至直呼曲面就是掰彎了的LED。

    曲平之爭僅僅只是產品理念之爭。從產業的維度來講,這其實代表了三星這類國際廠商對于其他市場強大的理念滲透能力,而從技術的維度來講,正是由于國際廠商強悍的技術實力,才能引領市場的聲音,形成圍繞自身的陣營。從暫停OLED電視業務其實也可以看出三星的野心——總是善于采用從側面出發,維持技術的前瞻性,通過多代產品的技術革新形成對市場的先發優勢。過往固態硬盤之于機械硬盤、Amoled屏幕之于LCD屏幕的彎道超車其實都能說明這一規律。

    技術僅僅只是國際廠商領先的一個方面,完整的生態也是其維持自身優勢的一大砝碼。三星的中國本地化服務以及Tizen系統正在悄然形成多屏互動的格局,Tizen系統和芒果TV的內容合作迎合了中國市場對于泛娛樂節目的偏愛,針對中國市場推出“如意紅”的產品色彩則是順應了中國傳統文化和家居風格的影響,這些做法都是在往攻占客廳這一目標再邁進了一步。

    場外那只手:政策暗潮并涌動重塑格局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戰局之外還有更為關鍵的影響因素——政策。互聯網電視由于其不成熟的特點,是一個極容易受到政策因素影響的行業。2014年、2015年這兩年來市場上的諸多風風雨雨其實背后都有著政策因素的影響。

    在內容監管層面上,面對政策,互聯網廠商作為鲇魚顯得膽大而又冒進,傳統廠商以及國際廠商則是保守中尋求創新。步子大了總會扯著蛋,互聯網廠商的冒進在今年逐漸變得保守。

    廣電181文件重申、289文件頒布之后,受到“鐵腕”整治的影響,多款電視盒子無法使用,引發了諸多市場糾紛,互聯網企業此前自由生長、自建平臺的體制外創新模式遭遇了腰斬,此后也逐漸轉向同牌照方合作的態勢。三星等國際品牌強化與iCNTV、芒果TV等領先內容供應商的合作,傳統電視品牌則是紛紛擁抱內容牌照方,這種態勢其實給傳統品牌和國際品牌抹平和互聯網品牌的內容差距提供的一定的機會。

    而在家電節能補貼層面上,11月底,北京市相關部門發布公告,重啟了已中斷三年多的節能家電補貼政策。節能技術、處理器技術等一系列技術因素又成為了各家競爭的焦點,也掀起了一輪技術領域的軍備競賽。

    國際品牌再次發威顯示了技術優勢,獲得補貼的國內品牌則是相對較少。樂視宣告其主流機型均符合此次節能減排政策,最高補貼金額可達800元。三星則宣布其多款電視獲政府一、二級能效認證,橫跨48—85英寸等多個尺寸段,囊括FHD、UHD、SUHD等品類。

    雖然這次政策調整看似不起眼,但北京家電節能新政正避免以前一刀切的方式,向有創新節能能力的大企業傾斜,也將會加速家電品牌向集中化、技術化發展,而有實力的企業最終分得最大的蛋糕,笑到最后。

    這類政策影響一波接著一波,是一只無形的手,也在深刻考驗著電視企業面對市場變化和市場風險的能力。互聯網電視作為這兩年來的新生事物,其政策導向還未塵埃落定,可以預見的是,在政策的波詭云譎中,唯有那些擁有硬實力的廠商才能始終保持不敗之地。【責任編輯/周瑩瑩】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2015風云變幻:三大陣營重塑互聯網電視格局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