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科技圈“巴菲特”:遠離聚光燈,悶聲發大財

    來源丨創業邦(ID:ichuangyebang)

    作者丨海腰

    編輯丨信陵

    題圖丨圖蟲創意

    Tiny Captial是一家很不一樣的基金。

    遠離聚光燈,悶聲發大財。

    創始人Andrew Wilkinson高中開始創業,從大學輟學后創辦了頂級設計公司MetaLab,隨后創辦Tiny Captial。

    Tiny Captial被稱為科技領域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因其投資邏輯和基金運營模式像極了伯克希爾哈撒韋。

    Tiny Captial不會像VC那樣押注風險極高的早期公司,也不會像PE或并購基金那樣買下多數控股權,在合適的時間點退出,而是買下公司,永遠持有。

    其投資收益不來自于股權收益,而來自于公司經營產生的現金流。正如喜詩糖果和GEICO之于伯克希爾哈撒韋。

    MetaLab創辦至今從未對外融資,放在今天硅谷的語境下,這是一家完美符合定義的bootstrapped公司(詳見《拿不到VC的錢,還創不創業?》)。創始人Andrew Wilkinson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不知道VC是干嘛的。

    Tiny Captial由bootstrapped創業者創辦,收購的標的幾乎是清一色的bootstrapped公司,這是一家of the bootstrapped,by the bootstrapped,for the bootstrapped,原湯化原食的基金。

    將bootstrapping進行到底

    Andrew Wilkinson早在讀高中期間就開始了創業,他的第一個項目是一個叫做MacTeens的網站,類似早期的3C產品評測網站(如泡泡網),主要評測蘋果的產品。

    從大學退學后,Andrew Wilkinson做了一段時間的自由設計師。當他發現與自己競爭的同行們都來自于設計公司時,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專業”一些,成立了自己的設計公司MetaLab。

    得益于出身于設計世家的創始人的獨到審美,和做評測網站時累積下的名氣,MetaLab成立不久就拿下了蘋果公司這一大客戶。發展至今,MetaLab已成為世界頂級的設計公司,客戶包括Uber,Slack, Coinbase,Tinder,Headspace,Patreon等。

    總結MetaLab的成功,離不開創始人的出生地:加拿大。

    MetaLab位于加拿大BC省的維多利亞市(距離溫哥華不遠),也是創始人Andrew Wilkinson的家鄉。當地設計師的工資比硅谷低大約40%。MetaLab的大客戶主要是硅谷公司,賺到的是硅谷標準的設計費,作為運營成本的大頭,付給員工的工資卻是當地標準。

    再加上當地遠比硅谷便宜的辦公室租金等,這就是今天常說的地理套利。

    在一次論壇上,Andrew Wilkinson偶遇了同是加拿大公司的電商巨頭Shopify(當時還是很小的創業公司)的兩位早期員工,隨后與Shopify建立了深厚的聯系。

    MetaLab不僅是Shopify網站的設計供應商,還是店鋪主題(類似淘寶上的標準化店鋪裝修)等業務的主要設計供應商,覆蓋了Shopify生態內的幾乎每一個角落。

    MetaLab從未融資,從成立的第一年就是盈利的,2012年前后,每年的凈利潤約500萬美元。

    在創業的過程中,Andrew Wilkinson認識了很多跟自己一樣的bootstrapped創業者。這些創業者也跟自己一樣,做著一門健康的,有利可圖的生意,但很難資本化,也很難退出。

    這樣的公司沒法快速擴張,沒法上市,所以沒有VC關注。同時因為體量不夠,PE也不會關注。

    Andrew Wilkinson和他的合伙人Chris Sparling是巴菲特和芒格的信徒。Chris Sparling至今的Twitter頭像還是自己與芒格的合影。

    他們意識到,還有好多和MetaLab一樣的公司,每年有穩定且不菲的收入,為什么不能像巴菲特一樣,以未來現金流的投資邏輯,把這些公司買下來,做一個科技領域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呢?

    Tiny Capital應運而生。

    投資互聯網上的夫妻店

    根據官網披露的數據,成立15年以來,Tiny Capital共控股了35家公司,只有2家公司被轉賣或關閉,其他公司仍在持有。單筆投資額在100萬美元到5000萬美元之間,創始人將以全現金的形式退出。

    Tiny Capital通常會投資在大眾視野之外的,凈利潤穩定,毛利率高,有獨特的護城河(如品牌,社區等)的公司。

    針對投資標的的選擇,Andrew Wilkinson總結,我們投資的公司,通常是“新西蘭公司”(New Zealand company)。

    所謂的“新西蘭公司”,就像新西蘭這個國家一樣,孤懸海外,遠離主要強國,不會有發生核戰爭的風險。同時,食品和能源能自給自足,能在不依賴國際貿易的前提下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Peter Thiel早在2017年即已獲得新西蘭公民身份,外界普遍猜測其動機是遠離未來的國際政治動蕩。

    Tiny Capital控股的公司中,有以下幾家比較有代表性:

    Dribbble:專注設計師的社區和商業社交平臺,對標Adobe旗下的Behance,可以類比成設計領域的LinkedIn。因先發優勢和社交關系鏈,用戶的粘性很高。

    Pixel Union:電商裝修網站。主要服務對象是Shopify的賣家。

    Creative Market:設計素材的交易平臺。

    Designer News:專注于設計領域的行業新聞網站。

    Castro:播客播放及管理軟件。

    Supercast:面向播客創作者的管理訂閱工具。

    Andrew Wilkinson曾在一次采訪中稱,我們的投資組合中,很多公司做的是互聯網上的夫妻店生意(mom and pop, main street businesses of the internet)。

    買下的不僅是資產

    Tiny Capital從未披露過自己的運營數據,但參考其官網上披露的旗下公司總估值超過10億美元,控股35家公司只有2家被關閉或轉賣,投資的收益和成功率應該不錯。

    Tiny Capital的投資策略能成功,有以下幾個因素:

    Tiny Capital投資的是已經創立3到5年,有穩定利潤的公司。其買下的不僅是資產和未來的現金流,還有時間和試錯成本。與傳統VC相比,Tiny Capital的投資風險顯著降低。

    投資完成后,Tiny Capital會另外更加適合的招聘CEO和管理團隊。馬斯克不是特斯拉的創始人,Facebook最初的構想也不來自于扎克伯格。擅長從0到1的人不一定擅長從1到10.擅長從1到10的人也不一定擅長從10到100.Tiny Capital借收購的契機,買下了將正確的人放在正確的位置上的機會。

    Tiny Capital是一家對創始人非常友好的基金。交易一般在一個月內完成,創始人以全現金,無附加限制條件的形式退出。通常來說,做這種“不性感”生意的創始人,沒有那么多“理想”和“情懷”,更加在商言商,愿意在合適的時機放手。這種特點也讓Tiny Capital降低了交易難度。

    蚍蜉也能撼動大樹

    硅谷創投生態的繁榮,催生了眾多與Tiny Capital模式相近的基金。

    比如Think3.SureSwift Capital,Ramp Ventures,Horizen Capital,Permanent Equity,Dura Software等。他們模式相近,但各有特點。

    拿Dura Software來說,這家基金專注于投資超級細分市場的軟件,比如港口管理軟件,醫患溝通服務軟件等。

    還有一些小基金,會購買做Shopify插件的公司,或者做Chrome瀏覽器的擴展程序的公司。

    有買賣就會有中介。以QuietLight,FE International,Digital Exits等為代表的中介機構也在不斷涌現,但他們通常只做一定規模以上的交易。

    還有一些公司,在做撮合交易的平臺,平臺上甚至有售價1000美元的Shopify插件,這類公司以創業邦報道過的MicroAcquire為代表(詳見《拿不到VC的錢,還創不創業?》)。

    作為先行者和成功者,Tiny Capital定義了這種投資邏輯和方式。Tiny Capital的投資風格,被稱為Tiny Style Investment,Tiny Capital投資的這類公司,被稱作Tiny Company。

    在小說《長安十二時辰》中,反派是一個叫做蚍蜉的組織。這個組織由身懷絕技的小人物組成,戰斗力極強。

    雖然投資的都是一些沒那么性感,不太可能指數級增長的公司,但幾十家這樣的公司組合在一起,還是讓Tiny Capital在硅谷的創投生態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如果一定要有個中文名字,Tiny Capital應被譯為蚍蜉基金。

    感謝采采對本文的貢獻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科技圈“巴菲特”:遠離聚光燈,悶聲發大財
    “忤逆”前行,不想「躺平」的二代們走上創業道路
    【特別報道】軟件創業大敗退
    羅永浩“退”,俞敏洪“進”,兩位大佬的再創業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