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譯】據Tech Insider報道, 伊恩?皮爾森是一個未來學家,他對未來進行追蹤記錄,準確率接近85%。近來,他幫著編輯了一份報告,里面有對2045年的展望。
皮爾森和Hewden公司聯合編譯了這份報告,Hewden公司是一家主營大型機械設備租賃的公司,包括起重機。報告中的預測圍繞著主題“30年后我們可以期待看到的建筑行業是什么樣子”展開。
這似乎是關于未來的特別無聊的一個報告,但是還是有一些很有趣的理論,這些理論是關于增強現實和機器人將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辦公室。
以下是該報告的八個最酷的預測:
1.建筑將具有人工智能的個性(你好,建筑版的Siri!)
該報告設想居住者可以通過和建筑交談下達語音命令來完成一些事情,比如室內溫度的改變。
2.超高層建筑的功能就像是迷你城市。
由于高需求和高土地成本,超高層建筑也許會轉變為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地,他們就像迷你城市一樣,有用于辦公的樓層,也有用于居住的樓層。
3.建筑物的窗戶將被替換為虛擬現實的畫面。
在電影《回到未來II》中,馬蒂的未來的家中配備了可更換為任何場景的虛擬現實窗口(見上圖)。報告設想了類似的未來,建筑物沒有窗戶,但是會有虛擬現實畫面。
“這可能是建造廉價住所非常便宜和快速的一種方式,”該報告指出。
4.人們可以噴增加太陽能發電的專用涂料。
太陽能涂料的可行性將取決于納米技術的發展,來生產基于納米顆粒的材料,基于此,噴霧將能夠吸收和太陽光轉化為電能。
5.當你走進一個房間就會有輻射加熱和智能照明。
光和熱會引導到你身上,所以你可以在你喜歡的溫度下活動,同時也有足夠的光照。
報告沒有詳談這種技術到底怎樣運行,但是,目前有大量的研究和開發工作正在進行中,以改善照明。
比如說,ARIO燈就是在美國航空航天局和哈佛的研究基礎上發明的,它是一款WiFi連接燈,可以模仿太陽的自然光,以幫助改善用戶的健康。
6.施工人員將身著穿戴式輔助裝置來攜帶重型設備。
國防部還有兩年就會放開它的鋼鐵俠套裝(見上圖),穿上它能夠執行多種任務,包括輕松舉起沉重的物品。
該報告指出,隨著穿戴式輔助裝置的發展,原來用于軍事用途,我們也將會看到它們在建筑行業的應用。
7.危險的施工作業將由機器人處理。
報告指出,機器人將和人類一起工作完成一系列的項目,它們將負責有爆炸或坍塌危險的工作。
8.3D打印和機器人組裝將可以實現快速施工。
報告指出,隨著新型的混凝土以及其他材料的發展,3D打印技術應用于建設,建筑施工將會有快速的進步。【責任編輯/閆紅玉】
本文為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原創編譯,作者為Danielle Muoio,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譯者。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