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京東想要成長為和BAT平起平坐的第四極,還有多遠?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近日,京東和騰訊合作的事件十分引人遐想,京東想要倚靠騰訊來對抗阿里意圖明顯,但是無論從格局、產業鏈各方面的布局以及資金人才來看,京東與阿里還是存在很大差距,想要成長為和BAT平起平坐的第四極可能只是一個遙遠的夢想了吧。

    京東完全被騰訊收購?不可能!

    京東最近的負面確實不少,職業打假人王海在微博實名舉報京東入駐工商局聯合辦公;而京東老對手蘇寧的副董事長孫為民近日在參加大會時公開數落京東CEO劉強東,大意是劉強東在人前裝威風,但背地里為了給丈人買房特意求蘇寧給些優惠。

    上面這兩件事只不過是公關上的小事,忍一會就過去了。不過前面阿里入股蘇寧,兩大對手要線上線下聯手搞京東,這個壓力估計讓東哥睡不著覺。而從股價看,京東自今年6月達到了市場高位后一路下跌,9月初開始重新上揚,但目前股價依然和高位時有不少差距,京東的總市值不到370億美元。

    死對頭阿里巴巴的總市值目前超過1770億美元,依然是5倍于京東。相比馬云周游列國見總統總理,劉強東的不少時間花在了溫柔鄉里面,靠娛樂新聞吸引眼球。如果對比格局,劉強東較馬云中間還差了數個雷軍。

    業界對京東的期望很高,劉強東對自己的期望也很高,京東差不多是唯一有機會挑戰阿里霸權的電商公司。但京東一系列的戰略動作,京東金融對標螞蟻金服,目前差距還過于遙遠;京東的國際化和阿里相比,也相差萬里;京東渠道下沉對標的是阿里的菜鳥,在三四五線和農村市場倒是逐漸搬回來一些優勢;而京東的O2O業務,以零售的方式倒也能和阿里進行差異化競爭。

    阿里的牛逼在于其能撬動巨大的資金資源,目前在產業鏈各個環節全面布局,昨日又宣布將收購優酷土豆,近半年來阿里還入股了不少媒體。如果從布局生態鏈和未來的角度看,京東和阿里的差距是在越來越大。

    京東也想更大動作布局,但受困于資金資源;前面投資天天果園和永輝超市,尤其是后者差不多把京東能用的資金資源都耗盡了。在目前京東股價市值未達到理想價位時,京東也不太可能進行增發以募集資金。

    接下來如何抵擋阿里犀利的組合拳成為了京東面臨的嚴重挑戰,京東能應對的舉措并不多。和奶茶妹妹已經完婚,繼續靠娛樂化營銷已經到頭;接下來怎樣拉騰訊進來,形成合力是為數不多的可選舉措。

    但實際上,京東所需要的,騰訊能給到的并不多。騰訊已經給過京東不少資金,劉強東也不至于會愿意把京東完全賣給騰訊,騰訊此前受挫于電商業務,自己并沒有合適的人能運營好電商。以劉強東霸道總裁的性格,轉為職業經理人給人打工已經不可能。

    騰訊給京東流量,該給的其實也已經給了,效果如何從公關上好宣傳,但實際上效果達不到預期。京東缺的不是騰訊的社交或信息的流量,京東缺的是阿里的商務交易的流量。騰訊的流量如果真有電商交易的效果,當年的拍拍網和易迅網就不會半死不活。社交的場所,有人插入進來賣東西,體驗不可能是流暢自然的。

    京東懂零售,這一點使其把當當網甩開;對于未來的戰略判斷:渠道下沉、國際化、金融、O2O,京東也十分清晰。但京東要完成這些目標,短板在于:缺錢缺人。缺錢可以通過妥協獲得,缺人方面劉強東還得繼續煩惱,這一點在國際化方面尤為明顯。

    阿里已經在大張旗鼓地預熱雙11,京東只能借勢跟進。阿里此次線上線下聯動,京東不得已也會線上線下齊發力,拉騰訊一起,不僅僅是想借騰訊的流量,還想通過騰訊把騰訊系內有線下能力的公司(如大眾點評、餓了么)拉進來一起應對困境。

    對劉強東來說,最大的風險和最令其沮喪的是:京東成為騰訊和阿里對決的棋子,難以成長為和BAT平起平坐的第四極。

    嗯,至于京東將被騰訊完全收購的傳聞,除非騰訊的CEO由劉強東做,否則不可能。【責任編輯/閆紅玉】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

    來源:億歐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京東想要成長為和BAT平起平坐的第四極,還有多遠?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