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專訪武漢大學教授蔡恒進:數字人民幣可以作為Web3的支付工具

    隨著元宇宙開始展示出變革產業生態的可能性,Web3技術對構建更加安全可靠的經濟秩序和價值共識機制將發揮什么作用也引發強烈關注。

    根據《上海市數字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Web3被命名為第三代萬維網,是構建新一代網絡端到端加密通信的關鍵技術,被列為上海市數字新基建重點任務之一。

    在海外,Web3項目和技術更新迭代也層出不窮,以解構平臺化為重要目標。

    在Web3框架下,數據是用戶個人的,而用戶可以在不需要與所有人達成共識的前提下用以變現。這是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蔡恒進在最新著作《元宇宙的本質》中提出的觀點。

    蔡恒進是中國著名的空間物理學家、人工智能倫理學家、觸覺大腦假說原創作者、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近日,蔡恒進在接受《鏈新》專訪時分享了他對Web3的一些研究成果和看法,尤其談到一些和常見觀點不一樣的思考新視角。蔡恒進表示,Web2大型互聯網平臺其實是脆弱的,雖然掌握了流量分發,表面上好像無所不能,但平臺掌握了太多個體數據,根本承擔不起數據泄露的責任。

    暢想Web3的經濟體系,蔡恒進認為,數字經濟的發展需要數據要素通證化以便進行數據交易,而數字人民幣可以作為Web3的支付工具。在實現用戶自主掌握數據之后,Web3上的每個節點需要更加負責任。

    1、元宇宙和Web3的發展將合二為一

    《鏈新》:元宇宙和Web3之間是什么關系?

    蔡恒進:

    按照互聯網的發展階段,Web2強調可讀可寫,Web3則強調價值可鎖定、價值可轉移的邏輯。Web3背后的運轉機制,是非中心化的身份、數據為創作者所有、數據可以承載價值。

    元宇宙更多強調的是體驗,是主體在3D數字空間中的交互式體驗。

    目前關于Web3的一些探索,例如NFT、DeFi、DAO等,還屬于散點狀的探索,對元宇宙的探索階段也還處于早期。兩者之間的差別看起來還有點大,但隨著時間推移,元宇宙和Web3的發展應該是合二為一,兩者將共同構建數字世界的時空秩序。

    我們在《元宇宙的本質》這本書里,就從Web3的意義強調了元宇宙要有時間秩序。元宇宙的本質是人類意識世界的延伸,因此元宇宙會有價值問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與協作問題,特別地還有人與機器節點之間的協作問題。

    區塊鏈技術最核心的價值便是在數字空間建立時間秩序。在區塊鏈技術出現之前,互聯網并沒有絕對的時間先后順序,拷貝同一個文件發送給不同人不強調次序差異。但有了區塊鏈技術之后,數據塊就有了明確的先后次序。

    實際上,如果不考慮三維體驗的話,只要有很多節點、足夠多的用戶、相對閉環的生態,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個寬泛意義上的元宇宙。

    《鏈新》:目前區塊鏈在服務Web3開發上面臨的瓶頸有哪些?

    蔡恒進:

    目前區塊鏈技術構建時間秩序需要花費很大的成本。成本主要體現在需要搶奪記賬權,所有人都來爭搶記賬權,效率就會非常低。

    比特幣就是這樣,通過挖礦來搶奪記賬權。以太坊原來是挖礦,現在進行合并之后要按照節點掌握的stake來投票爭搶記賬權。

    讓每個人都維持一個賬本,這是一個笨辦法。

    當前的公鏈都存在這樣的問題,于是我們決定另辟蹊徑,研究是否有別的方式形成共識,不再需要搶奪記賬權,而是通過兩兩之間的簡單信任來建立時間秩序,我們相信這個架構將是革命性的創新。

    我們提出的主動哈希交互網絡(Active Hash Interaction Network,AHIN)實際上可以實現這個理想,以基于通證的記賬方式,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且能夠讓Web1和Web2的框架通過簡單改造就能變成Web3,目前從Diem衍生出來的基于Move的新公鏈其實已經有這個方向的創新了。

    2、數字人民幣可以作為Web3的支付工具

    《鏈新》:如何理解Web3和數字貨幣、數字資產等一些概念之間的關系?

    蔡恒進:

    國家提出要走向數字經濟,數字經濟顯然需要有價值流通。所謂數據要素,應該像土地等其他要素一樣,可以被賦予價值。

    在Web3中,數據要素的價值如何實現?我們認為要把數據token化,即數據通證化。因為只有這樣,才可能有真正的數據交易。數據通證化就是把數據打包成一個一個的單元,即一個一個token。個體的健康數據、企業的商業數據,這些都可以被通證化,成為數字資產來進行交易,實現數據要素的價值。

    實際上token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能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東西就可以稱為一個token,有種觀點認為token是文字的前身,歷史上八千年前就有token了,那時候甚至都沒有文字。

    而數字人民幣可以作為Web3的計價工具、支付工具,這是毫無疑問的,從業者們也不應該對此有抵觸心理。

    《鏈新》:除了區塊鏈技術,web3還用到哪些主要技術?

    蔡恒進:

    人工智能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上面提到通證化的數據交易,現在有個誤區就是覺得數據“可用不可見”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這一點是值得懷疑的。在一些情況下,可以按照這條路走,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交易雙方必須看到數據,否則完全信息不對稱,就會造成“檸檬市場”問題,就是說大家都留一手,都不把最好的數據拿出來交易,這樣會導致這個市場上的數據質量越來越差,數據交易市場也越來越亂。

    所以我們認為,應當讓數據在交易的時候可見,在交易之后被遺忘。這個過程不能是人作為中介來完成,而應該讓AI承擔數據代理的角色,進行數據真實性檢測、數據價格核定談判等等,這應該是未來數據交易所的發展方向。

    另外是感知技術。物聯網的感知器件,例如身體的檢測儀器,都可以變成重要的Web3節點,感知器件可以成為我們的數據代理。當那些藥物研發需要用到我的身體數據時,感知器件節點就能幫助我們實現數據變現。一旦這些感知器件能夠實現收益,成為投資標的,行業將可以非常快速地成長。

    3、觀念是發展Web3最大的挑戰

    《鏈新》:Web2存在哪些不足,是Web3讓人翹首以盼的原因?

    蔡恒進:

    目前大家都談到的原因是大型互聯網平臺壟斷了利潤,讓創作者不能掌握自己創作內容的分發,抑制了創作者的積極性。這點顯然是對的。

    但還有另外一點——Web2大型平臺也是很脆弱的。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大平臺賺了很多錢,好像無所不能,想把流量給誰就給誰,但實際上平臺掌握了太多的個體數據,這些數據一旦泄露,他們承擔不起這個責任,這就是Web2大型平臺的脆弱性。現在已經有互聯網數據泄露的安全問題,只是還沒有很多人較真索賠。所以應該由數據創建者自負其責,也同時實現自己的價值。

    《鏈新》:發展Web3面臨的挑戰是什么?

    蔡恒進:

    其實最大的挑戰是觀念上的挑戰,包括從業者和監管者的觀念。早期的從業者強調要去中心化、去監管,這種烏托邦的想法難以實現。考慮到效率與共識,中心是去不掉的,最多是“多中心”。去監管也是有問題的,因為人有自主性,code is law(代碼即法則)也不可能實現。我們應該歡迎監管,政府作為強有力的一方應該參與Web3建設。

    在我們提出的主動哈希交互網絡框架中,基于用戶節點之間的交互哈希,可以將雙邊信任轉換為集體的時間順序,在實現區塊鏈最重要的定序屬性的同時,無需浪費資源的工作量證明機制,也不需要有壟斷嫌疑的權益證明機制。每個節點需要向其他節點證明自己是負責任的、可信賴的節點,否則沒有節點愿意與它交互,它也就沒有價值。

    區塊鏈挖礦和融資項目在中國的確出現過亂象,我們需要發展監管科技應對這類問題。中國需要原始創新,Web3為原始創新提供了高效協作的激勵機制。【責任編輯/常歡】

    來源:鏈新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專訪武漢大學教授蔡恒進:數字人民幣可以作為Web3的支付工具
    央行加快推進數字人民幣體系標準化建設
    央行副行長范一飛:數字人民幣需要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助力經濟發展 擴大數字人民幣試點應用可期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