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世界智能大會,為中國智能產業的未來“探路”

    image.png

    第六屆世界智能大會觀察團丨出品

    ?數字光年丨來源

    邵陽丨作者

    姜山丨編輯


    南有世界互聯網大會,北有世界智能大會。

    如果說,在烏鎮舉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的風向標,那么在北方制造業中心天津舉行的世界智能大會,就是中國智能制造行業的晴雨表。

    一南一北,兩個大會的舉辦,是對中國經濟的全景式掃描,中國經濟結構中最活躍的兩個支柱行業,得以遙相輝映。

    隨著平臺資本無序擴張得到有效遏制,互聯網行業監管逐漸進入常態化,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劇的大背景下,代表著制造業未來發展方向的智能制造行業,成為中國經濟韌性的寫照。

    因此,世界智能大會的舉辦,被賦予了獨特的時代意義。

    或許是好事多磨,因為疫情,第六屆世界智能大會的舉辦時間,幾經調整,終于定檔本月24日至25日兩天。

    大會期間,將舉辦云開幕式和高峰會、云智能科技展、云賽事、云智能體驗等近百場系列精彩活動。

    第一眼看到大會日程,多少讓人有點吃驚。因為,每一場活動,都冠以“云”的名義,借此打破時間、空間、地域限制。

    這是很多人一次見到如此規格的大會,采用了“云辦會”的形式,但卻是世界智能大會完全以“云”上形式舉辦的第二年。

    一場線上的智能大會,如何在過去幾屆的基礎上辦出特色,辦出聲量,辦出成效,辦得更出彩,是很多人關心的話題。但顯然,今年的智能大會,還有一層不一樣的意義:如何關照現實,貼近實際,探路中國智能制造行業的未來?

    不妨從即將舉辦的世界智能大會上,去發掘更多的確定性,去找回失去的信心。

    image.png

    1958年3月17日,一個女聲二重唱和一部名為《小貓釣魚》的動畫片,在一部黑白電視機上試播成功,這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實現中國人在電視機里播報節目。

    這臺將鋁片壓成臉盆形狀,然后把顯像管鑲進去,再在前面套個木頭殼的820型35厘米電子管黑白電視機,是我國的第一臺電視機,它由國營天津無線電廠(也叫“國營第七一二廠”,簡稱“七一二廠”)研制成功,被命名為“北京”牌,并被譽為“華夏第一屏”。

    image.png

    第一臺國產電視機:“北京牌”黑白電視機

    北京牌電視機,也是我國首批自主研制的電視機品牌。

    1970年12月26日,中國第一臺彩色電視機再度在七一二廠誕生,就此拉開了中國彩電生產的大幕。

    十年后的1980年10月22日,中國第一條彩色電視機生產線在七一二廠建成。這條生產線的建成,標志著中國大批量生產彩色電視機的開始。

    進入八十年代后,電視機的生產開始走向規模化,電視機也開始越來越多地進入老百姓的生活中。

    雖然在當時及此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電視機仍舊屬于極為珍貴的“奢侈品”,一般的普通家庭很難擁有。但電視機,這個帶著厚重時代特色的工業產品,成為那個特殊時期里的中國制造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國人結婚時要有“四大件”:手表、自行車、縫紉機、半導體收音機或黑白電視機。

    這由此誕生了在吃穿住之外,中國最早的一批家庭生活“硬通貨”。

    可是你知道嗎?在當時,這些在市場上最為流行和受歡迎的產品,幾乎都是天津造的。除了北京牌電視機,飛鴿自行車、海鷗手表、牡丹縫紉機……都是典型的“天津牌”。

    它們,共同組成了天津早期的工業制造圖譜。

    2004年,在原七一二廠的基礎上,組建了天津七一二通信廣播公司,成為天津中環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環集團”)旗下板塊。

    2015年,七一二公司推進股份制改造,引入了TCL集團的戰略投資。后者作為中國彩電行業的龍頭企業,又于2020年參與了中環集團的混改,就此開辟了光伏新能源和半導體材料的新賽道。

    今年3月,中環集團完成工商變更,更名為TCL科技集團(天津)有限公司。

    據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透露,TCL已在天津設立北方總部,將在津建設完整的研發制造體系,未來還將進一步拓展在津業務賽道,加大投資布局,將天津作為TCL實現全球領先戰略的重要基地。

    image.png

    從一臺電視機開始,到融入光伏新能源和半導體材料雙主業驅動發展的道路。小小的電視機背后,是天津制造業在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之后,大步跨入智能制造領域的真實寫照。

    天津,是中國現代工業的發祥地、新中國工業的搖籃,工業全部41個大類中,我市規上工業占了39個;207個中類中,占了191個,科教、人才資源豐富,也是全國工業產業體系最完備的城市。

    特別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賦予了天津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的功能定位,這是對天津這座北方工業中心城市在城市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上的肯定。

    正如李東生所說,天津的先進制造業發展迅速,已成為拉動天津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

    image.png

    如果說,四十年前,一臺電視機的生產,還是天津在單一工業品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如今,隨著工業制造從傳統制造發展到智能制造階段,對技術基礎、營商環境、創新能力、生產要素、市場活力等市場要素,有了更高的要求。

    2019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會群眾游行環節,新松雙臂協作機器人出現在彩車“遼寧號”上,與兩名小演奏家聯手彈奏歌曲,機器人行業的“超級隱形冠軍”才得以站上更為矚目的舞臺。

    成立于2000年,隸屬于中國科學院的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松集團”),是一家以機器人技術為核心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公司擁有完整的機器人產品線及工業4.0整體解決方案。

    image.png

    2019年,新松集團落戶天津港保稅區,并建立以工業機器人為主導的大型研發生產基地。隨后,新松集團又將天津的生產基地,升級為集制造、應用系統和研發中心于一體的智慧產業園。

    預計今年年底,整個園區將全部投產,年產工業機器人將超過1萬臺,同時帶動智能制造產業鏈上百家上下游企業,逐漸在天津聚集,進而帶動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了人才的聚集。

    新松集團方面表示,新松產業集群規模化發展戰略與天津市的智能科技產業引育政策不謀而合,因此,快速推動新松集團相關產業在天津的落地,成為雙贏之舉。

    不得不提的一點是,新松集團在天津的落地,便得益于世界智能大會的舉辦。

    作為世界智能大會的老朋友,2017年6月,第一屆世界智能大會在天津舉行,新松集團便派隊參加,此后一屆不落。

    世界智能大會,是嫁接天津和新松集團之間關系的橋梁,成了增進彼此了解,推動龍頭企業落地的舞臺。而對智能制造產業的一攬子扶持計劃,則成了推動產業落地的催化劑。

    2018年,天津市出臺相關政策,加快智能機器人、智能軟硬件等新興產業引育,為智能科技企業提供應用場景和市場空間,“支持機器人產業發展”更被列入天津市“智造”政策十條。

    此外,天津還圍繞企業初期產品和創新技術加大支持力度,并從企業不同階段需求出發,提供智能制造“保姆式”全流程服務和“一條龍”政策支持,不斷優化智能科技產業發展環境。

    從更深層次來看,和諧的營商環境、科學的政策體系、完備的工業產業體系以及基數龐大的人才體系,共同構成了天津智能制造產業繁榮發展的基底,這也是企業最為看重的。

    新松集團之所以能夠順利落地天津,并帶動機器人相關產業帶的落地和發展,看中的無非也是天津在智能制造領域里所積累起來的強大的軟硬實力。

    世界智能大會這個舞臺,成為展示天津智能制造產業發展現狀,以及其在智能制造領域軟硬件的絕佳窗口。對于參會企業而言,這是一個展示自身實力的試煉場。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便知。

    更為重要的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疊加雙重影響之下,不少企業特別是制造業企業的信心遭受了空前的沖擊。

    而新一屆世界智能大會的舉辦,為中國龐大的智能制造企業提供了一個匹配資源,提振信心,在不確定性中找尋發展確定性的機會和舞臺。

    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世界智能大會舉辦五屆以來,累計簽下合作協議563項,協議投資額達到4589億元,一大批智能制造行業的龍頭企業落戶天津。

    本屆世界智能大會,將于6月24日至25日連續兩天舉行。活動期間,將舉辦云開幕式和高峰會、云智能科技展、云賽事、云智能體驗等近百場系列精彩活動,以及云平行論壇、云智能體驗、云雙邊會談、云發布、云賽事等多個環節,騰訊、華為、英國電信、美國史賽克等200多家中外企業將出席或參展。

    潮水,將向何方流去?

    不妨將這場“云”上的世界智能大會,視作中國智能制造行業的一張晴雨表,我們或可從中窺見中國智能制造產業的大潮涌動。

    image.png

    6月10日,“天津號”純太陽能車全國巡展啟動儀式在天津舉行。

    歷時5個多月,攻克了太陽能高效轉化、高密度儲能、輕量化材料等多領域前沿技術,集成了鎂合金、鈣鈦礦、碳纖維、高阻燃降噪材料等47項先進技術,42家企業、3家高校聯合攻關,關鍵核心零部件“含津量”100%,一臺完全依靠純太陽能驅動、真正零排放的高等級智能網聯汽車——“天津號”在啟動儀式上亮相。

    相關方面負責人表示,“天津號”的研制成功,意味著天津在汽車行業方面率先突破了關鍵核心技術,率先在國內形成標桿,率先在未來產業技術上搶占了先機。

    這是天津在智能制造領域推動自主創新,加強在核心技術上自主攻關的一個縮影。

    事實上,從2018年開始,天津就先后推出一攬子扶持計劃,助力天津在智能制造行業中實現突圍。

    從2018年開始,天津便設立了百億級智能制造專項資金,目前已安排資金52.1億元,支持超過1700個項目,不斷提高制造業智能化水平。

    例如,在生產數字化方面,天津今年將新打造100家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今年,天津還將加快建設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要新增2000家企業上云上平臺,加速產業賦能。

    扶持智能制造產業發展,天津既拿出了“真情實意”,也拿出了“真金白銀”。

    海爾天津智慧工廠,去年已經完成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建設,今年還要推進5G+智能電盒改造,對智能產線進行用能智能分析和遠程控制,進一步降低生產能耗。

    朗譽科技,在智能制造專項政策的引導帶動下,在重載智能無人搬運機器人研發制造上取得突破,迅速成長為行業領軍企業。

    在天津,越來越多智能制造領域的龍頭企業涌現了出來,成為帶動天津從傳統制造業城市向新型智能制造中心城市和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轉型的中堅力量。

    過去,天津是中國北方工業的中心;未來,天津要矗立在中國智能制造產業的時代潮頭上。這是時代賦予這座城市的時代命題。

    借助于智能制造,天津的這場城市突圍戰,正在打響。【責任編輯/AMY】

    來源:數字光年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世界智能大會,為中國智能產業的未來“探路”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