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流媒體行業晴雨表之稱的奈飛(Netflix),最新發布的一季度財報讓人大失所望,十余年來首次報告付費訂閱用戶流失達20萬人;此前業界曾預計,一季度奈飛本應增加250萬訂閱用戶。造成奈飛用戶流失的直接原因,很大程度上緣于漲價。
今年一季度,奈飛在美加市場上調套餐價格,其中非高清、標準和高級套餐分別漲價了 1美元/月、1.5美元/月和2美元/月,造成美加用戶大量流失。
到目前為止,消費者支出是美國經濟的最大貢獻者。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數據,2021年,個人消費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8.5%。為此,很多經濟學家都盯著美國消費稅據,試圖在任何變動中,尋找價格上漲開始削弱需求的跡象。
“這是一個非常早期的信號。”GlobalData董事總經理桑德斯(Neil Saunders)認為, “隨著通脹影響,人們最希望削減的,肯定是那些月復一月的經常性付款,這顯然包括流媒體。”
投資咨詢公司BCA Research美國資產部門首席策略師唐克爾(Irene Tunkel)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消費品將在美國消費者收入中占據更大份額。由于食品和能源價格飆升,消費實際上正在從可自由支配的支出轉向必需品。”
通脹高企之下,誰是新一輪的贏家和輸家?
“煤礦里的金絲雀”
剛剛過去的一季度,美國通脹率快速上升,美國勞工部公布的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創40年來新高,年率達到8.5%。同時,全球的食品、汽油和住房的成本也都在上漲。
財報季陸續出爐的數據顯示,通脹之下消費者開始捂緊錢包。Bed Bath & Beyond等零售商,將銷售放緩歸咎于通脹損害了消費者信心,而美國大部分經濟學家也傾向于認為,隨著通脹對薪水的影響更大,購買必需品之外的實際可自由支配收入減少了。
唐克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實際工資的負增長削弱了消費者的購買力,削弱了信心。
譬如,“由于許多美國人被迫將更大比例的收入分配給食品和汽油,他們不得不將消費從可自由支配的開支中轉移出來。汽油的高價格,不一定會抑制對汽油的需求,但可能會減少對快餐等消費類別的需求。”她解釋道。
“很明顯,生活成本危機將迫使許多美國人重新考慮其支出決定。”Oanda高級市場分析師耳瀾穆(Craig Erlam)認為,“雖然人們仍有一些多余儲蓄,但看到成本上升并考慮可以在哪里削減,是很自然的。”
在此情景下,最先被砍掉的就是那些“錦上添花”的服務:從奈飛價格僅上漲1美元所付出的代價可以看出,消費者的忍耐是有限的。
“一旦你開始觸及價格,就徹底改變了格局。”零售戰略集團負責人兼創始人阿姆拉尼(Liza Amlani)表示,“人們不會為他們看不到價值的東西買單。”
咨詢機構Momentiv為CNBC和Acorns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大約36%的美國人正在考慮削減奈飛或亞馬遜 Prime Video等流媒體的月度付費服務,同時全美35%的人已經開始削減類似服務以節省開支。
不僅僅是美國家庭收緊了他們的電視娛樂錢包。消費者指數研究供應商Kantar Worldpanel 的一份報告發現,在英國,經過十年近乎不間斷的流媒體服務增長后,僅在2022年初,至少訂閱一項流媒體付費服務的家庭數量就下降了215000戶。其中最大的輸家是迪士尼+。
Kantar Worldpanel在報告中發現,英國用戶認為,提供了動作片等產品的亞馬遜 Prime和奈飛仍是“必備”服務,但有12%的英國用戶放棄了迪士尼+,取消訂閱率是2021年四季度的3倍。
Kantar Worldwide的數據顯示,英國約有1690萬戶家庭,至少擁有一項訂閱服務,截至2022年一季度,平均每戶家庭訂閱了2.4項服務。雖然2022年一季度的新訂閱量穩定增長了129萬,但取消數量也超過了151萬,有50萬人在取消訂閱服務時表示,取消是為了“省錢”。
通過一款個人理財應用APP-Truebill,可以將訂閱和取消數據看得更明顯。五年間,Trubill的聯合創始人默克卡扎達(Yahya Mokhtarzada) 目睹了訂閱經濟的增長和逆轉。
從2021年開始,默克卡扎達注意到,該應用程序的250萬用戶,正在取消從流媒體服務到飲食套餐在內的各種訂閱服務,到今年3月,取消注冊的人數首次超過了新注冊人數。
財富管理機構Lazard Asset Management投資組合經理吳福特(Steve Wreford)表示,可支配收入的緊縮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流媒體服務就如煤礦里的金絲雀:通脹下消費者會考慮哪些是最不值得買(37.740,-0.06,-0.16%)的產品,隨后這些企業在通脹環境中真的會陷入困境。”
通脹下誰是贏家誰是輸家
根據麥肯錫在美國以及五個歐洲國家進行的調查,消費者的樂觀情緒回到了2020年中期的水平,其原因是價格上漲和在烏克蘭危機之下的通脹惡化,這一切都導致消費者信心明顯下降。
最新出爐的英國數據顯示,英國3月份零售額下降1.4%,為連續第二個月下降,因通脹飆升開始產生影響。根據麥肯錫的分析,德國3月份7%的通脹率,實際上將家庭可自由支配支出減少了13%。
吳福特表示,低迷的氣氛給服裝和餐館行業蒙上陰影。投資者已經注意到,根據彭博數據,自今年年初以來,全球非必需消費品股票已下跌14%,而更廣泛的MSCI世界指數下跌8%,其中服裝集團的股票受到的打擊尤其嚴重。
總部位于倫敦的在線服裝零售商 Asos 本月報告稱,銷售增長和利潤急劇下降,并警告稱,收入壓力可能超過放松疫情限制帶來的預期提振。自今年年初以來,其股價已下跌近40%。
不過,也不全是壞消息。出于“報復性消費”心理,疫情期間累積了不少積蓄的消費者,似乎決心將錢花在出行上。
美國最大和第三大航空公司——美國航空公司和達美航空公司,3月份報告了創紀錄的機票銷售數據,而排名第二的聯合航空公司則預測,2022年二季度將是其有史以來最賺錢的季度。
不過,分析人士一致認為,通脹尚未見頂,其全面影響才剛剛開始顯現。吳福特認為,雖然較富裕的消費者暫時無憂,但低收入的消費者將首先感受到壓力,因為主食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會越來越高。
唐克爾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就消費者支出的變化來說,中下層和中上層收入群體之間有很大差距,中下層收入者正在為價格的上漲而苦惱,而有相當多的中上層人士在房地產市場和股市上賺到了錢,而且他們覺得自己已經低沉了很久,他們愿意在服務上消費,比如飛機票和旅游。”【責任編輯/額發】
來源:第一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