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其季度報表中宣布了1拆20的拆股計劃。當日盤后,Alphabet股價漲逾9%。
周三,業績超預期疊加拆股計劃,Alphabet盤前再度飆漲10%。
一年半前,特斯拉與蘋果曾在2020年8月雙雙拆股,當時比例約為1拆4,股價出現飆漲。
Alphabet和蘋果是世界上少數超過萬億美元市值的科技公司,正是因為它們的投資者選擇了盈利增長。
根據財報,Alphabet擬將其股票拆為A股、B股和C股,但這仍需要股東大會的通過。
根據方案,本次“拆股”計劃將在今年的7月15日完成。截至7月1日仍登記在冊的股東,將在7月15日收到每一股對應額外的19股股份。
和巴菲特“取經”的谷歌
谷歌的過人“拆股”技術可以說是師從巴菲特學來的。
早在上市前,谷歌的聯合創始人Sergey Brin(簡稱“布林”)和Larry Page(簡稱“佩奇”)就一直擔心變成公眾公司會影響公司的長期發展決策,但與巴菲特的會面改變了這一想法。
巴菲特向兩位天才解釋了他用來控制伯克希爾公司的方法——使用雙層股權結構,即便不能擁有大部分股票,他也可以實現一人獨控公司。
當谷歌的兩位創始人意識到他們可以用同樣的方式掌握控制權時,才決定進行IPO募股。
巴菲特的方法是,將公司股票分為A類股票和B類股票,但B股每股的投票權僅為A股的一萬分之一。這種方法保證了公司可以向公眾募資,同時不會受到激進或惡意股東的影響。
布林與佩奇為谷歌復制了這一結構,并決定讓A類股票每股擁有1個投票權,但B類股票每股擁有10個投票權。
2004年上市時,布林和佩奇強調,他們只愿意與長期投資者們合作。
讓更多人享有收益
谷歌以85美元的價格上市,但隨著公眾股份越來越多,只有A類和B類股票似乎已經不足以保障兩位創始人的控制權,2012年時,谷歌又增加一個C類股票,不帶投票權,之后便一直使用這一結構,直至2015年改名為Alphabet。
谷歌歷史上的第一次股票拆分出現在2014年,當時的方案是1拆2。
拆分時持有A股或B股的人持有的每股有表決權的股票就獲得了一張無表決權的C類股票。
投資谷歌的門檻再度降低
截至周二收盤,谷歌的股價已經超過2752美元,周三盤前再度上漲,相比2020年5月已經實現翻倍。
這一價格對于很多散戶來說,非常昂貴。但如果按照2752.88美元的價格計算,拆分后每股價格將降低至137.64美元,投資谷歌的門檻被再度降低。
而據FactSet,目前布林和佩奇合計以“GOOG”的名義持有Alphabet約12%無投票權的C類股票,并持有83%不在公開市場交易的B類股票。
或許谷歌從一開始就和“股神”巴菲特學到了最有用的一招——主動選擇自己的股東,并不斷提升股東的利益。【責任編輯/賈琪】
來源:華爾街見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