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叮當快藥IPO之路,互聯網大健康下半場的賽點在哪兒?

    根據12月22日港交所披露的資料顯示,叮當快藥的上市申請材料已經“失效”。半年等待過后,叮當快藥并未能如愿在初定的有效期內敲響IPO的鐘。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叮當快藥上市失敗,公司仍然可以繼續更新招股書資料以尋求聆訊機會。

    作為互聯網大健康領域最受關注的獨角獸之一,叮當快藥顯然已經成為初代醫藥O2O戰局中的獨苗。前半場的廝殺剛剛過去,后半場的驚濤又瘋狂襲來。主要依賴于“賣藥”模式的互聯網醫療行業,內卷日益加深,同質化競爭下急需一個新的解決方案。

    根據招股書,叮當快藥2018至2020年的營收從5.84億元人民幣增長至22.29億元人民幣,三年復合增長率超過95%。盡管市場環境異常嚴峻,叮當快藥仍受到各方資本青睞,比如今年6月遞交上市申請前,叮當快藥還宣布獲得2.2億美元新輪融資。

    或許,叮當快藥IPO慢下來,未必是壞事。對它而言,一個新故事,一個能超越“28分鐘送達”這句Slogan的新故事,是比獲取新資本更重要的事情。

    行業浪潮里的兩次成功迭代

    作為互聯網醫療領域的入局者,叮當快藥幾乎見證了整個行業的風云巨變。不到8年時間,從O2O激烈廝殺到領域垂直細分,從互聯網醫院到大健康概念提出,日漸成熟的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5G等新興技術,加速了醫藥、醫療、保健、健康管理等產業在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升級。在疫情催化下,互聯網醫療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醫藥(11.810,0.14,1.20%)電商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醫藥電商交易規模達到1876.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4.58%。直逼2000億大關。

    與飆漲規模同時出現的,還有從未間斷的混戰。而在這一場場中混戰中,元老級的叮當快藥也經歷了兩次重要迭代。2014年,楊文龍開始了自己的二次創業,叮當快藥就此誕生——這不僅是其商業版圖從藥品生產向終端建設的拓展,也是他由傳統行業向互聯網進軍的嘗試。

    在醫藥O2O遍地開花的2015年,“懶人經濟”是新的風口。在眾多競爭者中,叮當快藥是一家承諾并做到28分鐘送達的企業,也是能提供核心區域全天候免費送藥服務的企業。這讓叮當快藥迅速脫穎而出。

    與當時所有同行一樣,叮當快藥也是與線下藥店開展合作,但部分藥店做不到24小時營業,或者無法滿足用戶需求的速度配置,“輕資產”模式很快出現弊端。當大部分O2O企業宣布停止“按時送藥”的承諾之時,叮當快藥則是選擇了一條更為艱難但對用戶更友好的道路。叮當快藥進行自營化轉型,自建線下藥房,自建藥品配送系統和物流團隊,叮當智慧藥房應運而生。

    事實證明,有時少數人的決定往往是正確的。一年過后,醫藥O2O進入退熱期,叮當快藥卻逆勢上揚,光是北京的日訂單就突破了2萬單,成為這場混戰的最終贏家。

    第二次迭代來自于“大健康概念”時代的來臨。阿里健康、京東健康相繼下場,美團等外賣軟件也加大了醫藥O2O的投入。面對新浪潮,楊文龍說:“叮當快藥不只是個藥品大賣場。”在實現線上線下(48.110,-0.30,-0.62%)私域流量閉環后,叮當快藥進入了更具生態性的3.0時代。2019年6月,叮當快藥宣布著手打造“醫+藥+保+養”健康新生態,圍繞“用戶用藥、慢病復診、未病養護、家庭健康”提供完善的健康管理服務。

    這些都成為叮當快藥第二次成功迭代的標志。從市場環境看,這是互聯網醫療的必經之路,但也是極為艱難的進程。

    黃金賽道的洗牌時刻

    2019年底,互聯網醫療因為疫情再次被炒得火熱。整個大健康產業飛速發展,身居港股的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市值大漲,之后京東健康的估值更一度高達300億美元。

    2020年10月,叮當快藥宣布完成B+輪融資,一幅“醫+藥+檢+險”的閉環之圖漸漸清晰,叮當快藥也迅速推進“千城萬店”布局。也是在宣布融資完成的當天,江西叮當配送有限公司成立,叮當快藥強化物流環節的決心可見一斑。

    叮當打造的自有服務體系,理論上是完美的閉環,但放置于競爭激烈的當下市場,卻容不得叮當快藥慢慢發展。高昂的履約成本、線下擴張的大量花費、再加上日益增長的物流和倉儲成本,盡管叮當快藥的營收翻倍,但虧損也在發生。如何在確保服務質量的情況下保證成本降低,或者說如何尋找新的利潤點,這是叮當快藥的當務之急。

    2021年10月27日,國家衛健委就《關于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一系列規定和舉措都證明互聯網醫療行業將進入更為規范、細分、高質的時代。在泥沙俱下之后,互聯網醫療這條黃金賽道又將迎來洗牌時刻,高質量和精準,必將會成為行業的關鍵詞。

    這樣的改變,對于叮當快藥而言,正是一個逆轉的機會。

    深耕創新兩手抓

    對于大健康,楊文龍說過:“我認為大健康是一個永恒的事業,作為永恒事業的過程之中,必須堅持學習,堅持創新,堅持工作,堅持分享。”在這個永恒的事業里,他的確遇上過不少關鍵時刻。叮當快藥的二次創業是,如今的大健康生態圈搭建同樣也是。

    面對這樣的目標,叮當快藥的新故事究竟在哪里?現在看來,它正在往兩條路上發力。第一條是深耕細分領域,另一條是健康檔案的創新。

    在進博會上,叮當快藥與羅氏集團、阿斯利康宣布深度合作,深耕中國的慢性病市場,通過5G、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以及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服務,以專業化互聯網醫院能力解決慢性病患者在用藥治療過程中的難點,改善用戶問診買藥體驗。就像叮當快藥在招股書中提到的:“我們現時專注于肝病、皮膚病、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病,并計劃于未來逐步覆蓋其他慢性病。我們的慢性病與健康管理服務幫助醫生對用戶的高效追蹤、管理、溝通,并幫助用戶建立個人健康檔案,提高患者的藥物依從性,以及我們精確預測患者整個生命周期的醫療需求。”

    在優勢領域,叮當快藥又提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概念,把社區經濟與互聯網醫療打通,以叮當智慧藥房為支點,向社區提供依托互聯網的多場景、一站式問診、購藥、慢病管理、心理咨詢等醫療醫藥服務。

    從這些方面看,與依賴線下藥店的阿里健康、京東健康等不同,自建藥房和物流的叮當快藥天然與消費者有更近距離,也更有優勢和條件根據用戶需求為其打造健康檔案,進而提供慢病管理等健康服務。這是其多年深耕的王牌,可能也將成為它率先實現“醫+藥+險”閉環的制勝武器。

    從O2O購藥延伸到問診,再到慢病與健康管理,從“28分鐘”到“長久的保護與關注”,這也許就是叮當快藥的新故事。【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第一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叮當快藥IPO之路,互聯網大健康下半場的賽點在哪兒?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