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拒絕“中國制造”特斯拉,印度何以“強硬”要求馬斯克“二選一”

    “印度制造”企圖撼動“中國制造”絕非易事。

    據報道,印度公路交通和運輸部部長尼丁·加德卡里,于日前再次喊話美國電動車制造商特斯拉,稱特斯拉想要開拓印度市場,就必須在印度建造工廠生產汽車,印度不接受“中國制造”。

    隨著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市場的日漸普及,電動汽車的發展備受世界各國關注。開始重視環保問題的印度,自然也不例外。在今年3月2日的路透社采訪報道中,加德卡里就明確表示,如果美國電動車制造商特斯拉準備在印度生產電動汽車,印度準備提供激勵措施,以確保其在印度的生產成本低于中國。

    實際上,在中國、德國等地相繼建廠之后,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也將其目光放在了印度,卻又困惑于印度始終不夠友好的外資環境。在此情況下,印度為何仍“強硬”喊話馬斯克,公開逼迫其“二選一”?

    要求“二選一”

    印度對特斯拉承諾“有求必應”

    據彭博社10月10日報道,印度公路交通和運輸部部長加德卡里明確表示,特斯拉想要進入印度市場,就不得在印度銷售中國制造的汽車。

    加德卡里對媒體表示,特斯拉應該“在印度本地制造、銷售汽車并向全球出口”,而印度政府將為特斯拉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我已經告訴特斯拉,不要在印度銷售你們公司在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

    根據印度官方公告,特斯拉在今年8月份獲得了在印度生產或進口四種車型的許可。

    加德卡里此番喊話特斯拉不要在印度銷售“中國制造”,最主要的意圖是想讓特斯拉在印度國內建廠,而不是將在其他國家生產的特斯拉銷售到印度。事實上,這個想法,印度早就有之,但特斯拉選擇了中國。

    加德卡里在今年3月份就明確向特斯拉承諾全力支持,這次更是強調:“無論你們想要什么支持,我們的政府都會有求必應。”而“有求必應”的支持,無疑也是印度敢于要求特斯拉“二選一”的底氣所在。

    這也表明,印度始終沒有放棄“拉攏”特斯拉的想法,并且隨著其國內的環保、經濟等壓力加大,也越來越直白而迫切。

    借力特斯拉

    印度希望引入外資拉動經濟增長

    如此高調地“拉攏”特斯拉,也表明了遭遇疫情嚴重沖擊的印度市場,對于引入外資的迫切心態。

    據印度衛生部10月10日公布的最新數據,印度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升至33953475例。在過去24小時內,印度新增確診病例18166例;新增死亡病例214例,累計死亡病例達450589例。疫情仍是其社會經濟復蘇的重大障礙。

    盡管數據顯示,在第二波疫情最為嚴重的第二季度,印度經濟竟然同比增長20.1%,但這個高增長率主要是由于去年的基數過低。去年4月至6月,印度實施了全國封鎖措施,經濟同比萎縮高達24.4%。

    因此,如能成功引進特斯拉,其意義就不止是在電動汽車這個單項發展上,更大的目標則是希望能借力特斯拉這個極具象征符號的跨國公司,為其他外資進入印度市場做個榜樣。當然,這同時也能為疫情陰影長久籠罩下的印度經濟提振士氣。

    從理論上講,印度是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大國,每年300萬的汽車銷量,常年保持世界前五。雖然其多數汽車的價格都在2萬美元以下,但汽車行業仍為印度貢獻了6%的GDP,汽車市場巨大。

    況且,莫迪政府已明確表示,力爭到2030年,印度70%商務用車、30%私家車、40%公交車、80%兩輪、三輪車都是電動的。這些數字,對一個跨國企業來講并非沒有吸引力。有報道說,特斯拉已經在印度注冊了公司,雖然目前還僅限于銷售,但更大范圍的發展,也當是特斯拉本身的需要。這也讓印度有底氣“喊話”馬斯克。

    與中國競爭

    企圖抓住“印度制造”所有機會

    印度圖謀與中國競爭,幾乎是全方位的,雖然目前還不能達到這個層次。因此,在“印度制造”概念下,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能源車只是其中一個方面。

    由于特斯拉極具有象征意味及其跨國優勢,使得印度幾度向其示好,甚至有“強拉硬拽”的架勢,喊話特斯拉不要在印度銷售“中國制造”即是一例。

    如果能讓特斯拉在印度建廠,不僅是莫迪政府的“政績”,也將使得印度在新能源汽車層面與中國展開競爭成為可能。

    此前,印度為保護本國的汽車工業,對進口汽車征收巨額關稅:4萬美元以下的汽車進口稅率為60%,4萬美元以上的汽車稅率為100%,額外還有10%的社會福利稅。

    為此,有意進入印度市場的馬斯克在推特上發文表示,印度是所有大國中進口稅最高的,“我們希望,印度在電動汽車上至少會有暫時的關稅減免,如果特斯拉能在(印度)汽車進口方面取得成功,那么就很可能在印度建廠。”

    不過,即便印度政府同意進行稅收優惠,與中國相比,特斯拉在印度建廠面臨的挑戰也很大。

    首先就是購買力問題。數據顯示,2020年,印度汽車總銷量為240萬輛,其中的新能源汽車僅區區5000輛,顯然并非一個電動車消費大市場。相比之下,中國汽車總銷量為2000萬輛,新能源汽車為125萬輛,中國市場占特斯拉全球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另外,新能源汽車不只是汽車本身,還有充電樁和補能網絡等基礎配套建設,這就與一國的綜合發展能力直接相關。跟中國相比,印度在這方面無疑仍然有著巨大差距。

    因此,盡管印度不余遺力地“拉攏”特斯拉,同時高調拒絕“中國制造”,不放過任何與中國競爭的機會,但企圖以“印度制造”撼動中國的制造業大國地位,絕非易事。【責任編輯/安寧】

    來源:新京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拒絕“中國制造”特斯拉,印度何以“強硬”要求馬斯克“二選一”
    因芯片短缺 印度信實與谷歌合作開發的智能手機推遲發布
    印度市場成噩夢!美國汽車巨頭關閉印度工廠:辛苦干10年,巨虧129億
    印媒:中國App遭禁之后,過去13個月在印度獲得1.15億新用戶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