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地處黃土高原腹地,梁峁相望,溝壑縱橫。一直以來,走出黃土地,改變命運,過上好日子,是山里人世世代代的夢想。
2020年10月,由無錫市委網信辦指導,無錫市互聯網協會主辦,華云數據等眾多企業共同參與的大型公益幫扶活動“延安大山行”走進宜川,走進閣樓小學。當時,閣樓小學的老師和孩子們的夢想,就是能有機會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2021年8月,為加強鄉村學校少年兒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從而引導他們自尊自信自立自強,養好良好品德,樹立高遠志向,“走出大山看世界”公益圓夢計劃延續啟動。閣樓小學的孩子們赴上海、無錫等地游學,進行一場人生方向“領航”。9月19日下午,公益行動抵達無錫。來自閣樓小學的學生及老師們走進華云數據。
公益圓夢:走出大山 走向夢想
“不能讓娃娃們成為井底之蛙,希望他們有機會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回來努力學習,去實現自己的奮斗目標。”活動現場,宜川縣閣樓村小學校長周儉儉表示,從事鄉村教育二十年,越發感覺到鄉村的孩子們需要走出去看看,增長見識,樹立遠大理想。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群孩子,在宜川這片的土地上,詮釋著對生命的堅毅,一種平凡而偉大憧憬,是他們身上那股深入骨髓的信念!對待生活,他們樸實的就像腳下的土地,總是默默無聞,純潔的又像山泉水,充滿了對生命的熱忱。對待學習,他們心里充滿了希冀,走出大山,走向夢想,是這群孩子肩負的使命。
每天的暮色中,閣樓小學的操場上,響徹著朗朗的讀書聲。老師們坦言,他們這群可愛的孩子,來自周邊的山村,大多是留守兒童,從小有著吃苦耐勞的天性,他們肩負著祖輩未實現的使命!走出大山,去探索外面的世界,成為他們共同的夢想,他們堅信,知識能改變命運!
以實際行動助力精準教育扶貧
教育是打開,教育是點燃。華云數據高級副總裁張華林表示,我們希望通過公益的扶持,能使孩子們走出大山,開闊視野,也能感受到科技的發展,啟迪孩子們既“腳踏實地”,更要“仰望星空”;既“志存高遠”,更要“敢于啟航”。
華云數據高級副總裁張華林(右)接受閣樓小學愛心授牌
作為一家快速成長的中國領先的科技企業,華云數據積極參加捐助慰問、特困家庭走訪等活動,發揚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盡責社會的優良傳統。其背后是華云數據堅守“來源于社會、服務于社會”的初心,以實際行動助力精準教育扶貧,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實現教育均衡化發展。這不僅體現了其自身強烈的公益慈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還展現了扶危濟困、樂于奉獻的精神風貌。
張華林表示,華云數據在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無論是政府、行業協會,還是合作伙伴等方面均獲得了很多支持,我們由衷的表示感謝。如今的華云數據已經發展壯大,我們同樣也希望能發揮自身所長,為行業創造價值的同時,承擔起對反哺社會、回饋社會的責任。
科技創新促改革 人才培養結碩果
華云數據一直心系教育。在華云數據看來,教育的本質并非僅僅是傳授知識,還是一棵樹搖動另一顆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進入“十四五”時期,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和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教育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確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強調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科技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華云數據作為推動智慧教育發展背后的力量,依托自身對教育行業的深刻理解和豐富經驗。不僅承擔起教育改革創新重任,與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南京郵電大學等高等院校形成新的創新聯合體,落實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進我國科技創新。還憑借突出技術能力,為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學院、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江南大學、閩江學院、合肥財經學院等眾多高校提供完善的系統的信息化建設解決方案,攜手打造智慧校園。
在科技自立自強成為國家戰略支撐的大背景下,在新中國成立72周年之際,華云數據作為信創云計算專家,肩負科技企業使命,緊跟科技創新技術飛速發展的浪潮,引領科技與教育深度融合,推動科教興國戰略,為“十四五時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更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