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中國短視頻第一股”,為何上市以來一路狂跌?

    8月5日,快手迎來上市以來首次解禁。在此之前,有著“中國短視頻第一股”稱號的快手已經連跌半年了。

    此次解禁的股票有38.82億股,占發行后股本的94.81%,其中CEO宿華及Reach Best持股比例達11.8%,控股股東程一笑先生及Ke Yong持股比例達9.36%。

    有不少人認為這是進場抄底的好時機,同時也有人依然對快手保持信心。有媒體報道,在快手內部會議上,當被問及“解禁期到了,管理層會不會減持”等問題時,快手的核心高管均表示“堅定持有”“不減持”,同時兩位創始人宿華和程一笑也曾明確表示“不賣”。這一回應也給了不少持股人信心。

    8月6日中午,快手官方公眾號“快手日報”發布推文《潮起潮落是什么都不為》,用歌名連成這樣一句話:“朋友,冷靜面對非理性震蕩,潮起潮落是什么都不為,明天會更好。”文字內容是“長期主義”,以此來回應一路狂跌的股價。

    那么問題來了,半年前風光無限的“中國短視頻第一股”,為何上市以來一路狂跌?

    跌落神壇

    2月5日正式登陸港交所時的快手,一時間風光無限,上市首日便股價大漲。那時快手擁有高達142.3萬的認購人數,成為香港史上最多人熱捧的新股。

    僅僅三天后,恒生指數公司宣布將快手科技納入到恒生綜合指數、恒生國企指數、恒生科技指數及恒生互聯網科技指數當中。快手股價隨之繼續飆升,并在2月16日達到417.8港元/股,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

    然而沒想到的是,上市半個月之后,快手的股價便跌去30%,開始經歷大幅波動。當快手科技正式納入到恒指時,股價已開始走向下坡路。

    24號晚間,有媒體爆料快手前副總裁、社區內容研究院負責人趙丹陽因收受賄賂,且數額特別巨大,其在離職之后被捕。對此,快手方面回應稱情況屬實,股價繼續下降。

    3月23日,快手發布上市后首份年報。令人驚愕的是,年報中快手披露全年凈虧損1166億。不過快手表示這一部分是“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帶來的巨額虧損。

    一般來說,在優先股轉化為普通股之后,這部分虧損就會不再計入報表里了,它并不代表公司確實有這樣的虧損發生,對公司實際運營也沒有影響。公司價值越大,這項“虧損”值反而越高。

    但是當日快手的股價跌幅還是超過了10%。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影視行業頻頻“喊話”短視頻平臺,直指短視頻侵權問題。監管部門也對短視頻領域所暴露的一系列亂象進行規范和整治。

    6月23日,快手CEO宿華宣布快手全球月活躍用戶達到10億,這一數據幾乎是快手公布的一季度的月活數據的兩倍。消息一出,快手股價在三天內持續回漲,然而好景不長,緊接著依然繼續下跌,沒能挽回資本市場對快手的信心。

    作為快手IPO頭號保薦機構的摩根士丹利曾兩度下調快手目標價格。7月9日,摩根士丹利發布研報,將快手目標價由300港元/股下調至130港元/股,評級由“超配”下調為“低配”。

    7月23日,摩根士丹利再次將快手目標價格下調為120港元,同時推遲快手的盈利預期至2025年。摩根士丹利研報指出,根據QM數據,預計快手今年第二季度日活躍用戶出現下降。當天快手股價跌超10%,續創上市以來新低。

    7月26日,快手首次跌破發行價。

    8月4日,彭博社報道稱,快手將于本月20日關閉旗下海外短視頻產品Zynn,并將在宣布關閉后的45天后,刪除所有用戶數據。在解禁前夕,這一消息也讓快手的股價再度下跌。

    資本市場對快手的態度變冷了。冷靜了,也冷漠了。

    快手為何不香了?

    短短半年,快手從行業熱捧到股價“崩盤”,這背后是多重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首先是市場的過度狂熱。港股互聯網板塊長期受市場關注,加上“短視頻第一股”處于稀缺賽道,快手從打新起就深受資本市場熱捧。在開放認購階段,快手有超142.3萬人參與申購,申購數量在港股中排名第一,正式開盤之后的股價也一路水漲船高。

    不過當時也有分析師提示風險,認為此時的高股價是市場供不應求的結果,并非是基于業績的理性判斷,可能會提前透支股票的上漲空間。

    股價上漲的另一面是資本市場對快手寄予厚望,然而這份期待被拉得過高,一旦增長不及預期,膨脹的泡沫會迅速破滅。

    根據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快手今年收入為170億元,同比增長36.6%,但環比下降5.9%,公司經營虧損為73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46%,這也造成快手股價不斷受壓。

    摩根士丹利在發布的研報中稱,中國短視頻娛樂的用戶基礎已經飽和,快手日活不及預期,2021年第二季度的環比增速較抖音低14個百分點,是自2018年第四季度以來最大差距。與此同時,快手還面臨毛利率下降、用戶獲取成本上升等嚴峻挑戰,扭虧為盈的時間節點也從2022年推遲至2025年。

    不過快手在商業化發展上也有向好的一面。如快手在不斷注重打通公域流量與私域流量之間的連結,進一步釋放人、內容、創意和流量的價值。此外,快手也在不斷加強社區多元化建設,通過加碼知識、ACG等領域內容來豐富自己的社區基因。

    在今年一季度的報告中,快手營收不再主要依賴直播業務,收入比例也變得更加健康。

    然而這些改變,還不夠讓資本市場扭轉對自己的態度。

    從行業角度來看,在這半年來行業控制與監管正在逐漸收緊,短視頻平臺在高速發展過程中暴露出來的亂象也在經歷一次次規范與整改。

    今年4月,國內超過70家影視傳媒單位及500多名演員發布聯合倡議書,呼吁短視頻平臺推進版權內容合規管理,清理未經授權的內容。6月,六家影視傳媒公司再度公開發聲,反對短視頻侵權盜版,強調尊重原創、保護版權的重要性。

    5月21日,國家網信辦通報105款違法違規手機使用個人信息的App,其中就包括抖音、快手等19款短視頻類App。

    7月21日,中央網信辦宣布啟動“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聚焦解決7類網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問題,如直播、短視頻平臺涉未成年人問題,嚴禁16歲以下未成年人出鏡直播,嚴肅查處炒作“網紅兒童”行為,禁止誘導未成年人打賞行為,防止炫富拜金、奢靡享樂、賣慘“審丑”等現象對未成年人形成不良導向。

    資本對環境的變化是十分敏感的。隨著各部門對互聯網公司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強,快手估值在短期內會被壓制住,這也為快手市值低迷再填一把火。

    短暫的高開,持續的低走,快手股價劇情還未結束。解禁期的動蕩是很多上市企業都要經歷的過程,當資本回歸理性,行業變化與短期擾動帶來的陣痛終將過去,快手的公司價值也會逐漸回升。

    目前快手第二季度的財報還未公布,“短視頻第一股”將如何度過這一考驗,還要等待更多的潮起潮落。【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刺猬公社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中國短視頻第一股”,為何上市以來一路狂跌?
    快手,蒸發了一個美團!
    快手迎來解禁潮:GIC、黑石、淡馬錫等基投全部處于浮虧狀態
    快手狂跌1.28萬億,老鐵到底還值多少錢?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