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道歉還是狡辯?奈雪的茶連續回應新華社食安報道

    8月2日晚,新華社曝光奈雪的茶西單大悅城店內蟑螂亂爬、水果腐爛、抹布不洗、標簽不實,日常衛生隨意等問題,引發了社會廣發關注。

    8月3日上午,奈雪的茶緊急發布說明,時隔一天的8月4日,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再次就《中國食品安全網》的采訪對相關問題進行回復。

    然而從網友及相關部門的態度來看,奈雪的茶兩次回復并未有人買賬,缺乏歉意和整改誠意的內容反而透露出一股與新華社“狡辯”的味道。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0804%2F788c88b3j00qxb9su000zc000fa00d1c.jp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回復避重就輕,不見整改誠意

    針對新華社記者曝光的多個衛生安全問題,@奈雪的茶Nayuki 在8月3日的聲明中回應稱“第一時間成立了專項工作組,對涉事門店展開連夜徹查、整改。”并針對“蟑螂亂爬”、“芒果發黑”、“標簽不實”、“后廚凌亂”等問題做了回復。

    https://pics3.baidu.com/feed/fc1f4134970a304e76d6434677f1408ec8175c5c.png?token=9407e493fadb00ef761583c3d31f1a21

    回復中,對于新華社曝光的蟑螂亂爬情形,奈雪的茶并未正面回復門店中是否究竟有蟑螂以及蟑螂問題是否嚴重,而是稱每月會聘請專業消殺公司對門店進行2-4次消殺。西單大悅城店因公共區域較大,夏季會一月進行4次消殺,表示接下來會加大消殺力度,并對員工進行培訓和傳遞食安標準。看似說明,實則以“專業消殺公司”與“西單大悅城公共區域大”作為碰瓷對象。

    而針對使用發黑芒果的揭露,奈雪的茶則聲稱,在曝光視頻中并未看到與使用發黑芒果相關的內容。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在回復《中國食品安全網》時,更是直接表示,“我們在視頻中沒有看到具體情況”,堅決否認使用發黑芒果。而對于生產時間標簽打成前一天的情形,奈雪的茶則回應:“門店伙伴的失誤打錯了時間”, 而關于后廚凌亂的回復則更加敷衍。

    回應發出后,不少網友在評論區表示毫無誠意,指出奈雪的茶“全程都在撇清關系以及說自己多么負責”、“沒拍到的就死不承認”、沒有一點誠意和認錯態度。

    監管部門突擊,奈雪上演“打臉”

    奈雪的茶可能存在的食安問題經新華社曝光后,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8月3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迅速行動,立即部署開展對全省范圍內“奈雪的茶”門店和相關網紅飲品店進行專項風險隱患突擊檢查,并聯合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對位于深圳的“奈雪的茶”總部展開約談。

    8月3日晚,奈雪的茶發布微博稱,已對全國603家門店啟動了全面自查,截止當日18:00,共計592家門店完成自檢,其中11家門店因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未營業;自檢內容包括:食品安全紅色警戒、環境衛生、產品品質,自檢平均分為:90.37%。

    然而這一自檢結果,隨后便被杭州拱墅區市場監管局“打臉”,據浙江電視臺經濟生活頻道報道,杭州拱墅區市場監管局對轄區內奈雪的茶門店進行檢查,過程中發現奈雪的茶門店的貨架上有三包火龍果粉,并未按要求的儲藏條件0-10度進行冷藏保存,而是室溫保存,提高了產品保質期縮短的風險。現場,杭州拱墅區市場監管局對奈雪涉事門店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并要求立即予以改正。

    而緊隨一天之后的8月4日,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星期三查餐廳”專項執法行動突擊檢查“奈雪的茶”鹽田區大梅沙店,也發現了存在半成品標簽標識不規范、水池標識缺失、專間傳遞窗未及時關閉等一系列問題。而截至此前的8月3日晚,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就已突擊檢查奈雪的茶121家門店,共發出10份責令改正通知書。

    系列突擊事件似乎表明,奈雪的茶多次提及的團隊總部稽核部聯合營運部的“自查”僅僅是一場“自欺欺人”的鬧劇。

    一直狡辯,實則沉疴難起

    縱觀奈雪的茶一路走來,食品安全問題頻發。

    今年3月,奈雪的茶因乳酸黃油未執行疫情期間的進口冷鏈食品的相關規定,被朝陽區市場監管總局罰款3萬元,并沒收福瑞客乳酸黃油(無鹽)1箱及六分之一箱的處罰。

    去年8月,普陀區市場監管局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隨機對上海奈雪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大渡河路店(奈雪的茶長風大悅城店)自制的大咖鴛鴦飲品進行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結果顯示該樣品菌落總數超標。

    前年6月,奈雪的茶因深圳門店員工違規操作,未戴手套、徒手配茶等,被市場監管部門的執法人員提出整改要求。

    而面對媒體對于其食品安全問題的質疑,奈雪多是以“從來不道歉,反復在狡辯”的姿態,直接予以否認。以上述深圳門店員工違規操作問題為例,奈雪的茶在回應中稱,員工可以在手部消毒后,不戴手套操作。

    更值得玩味的是,奈雪的茶在8月4日先后發布了兩份《有關某些新聞報道的自愿性公告》,兩份公告中關于是否受到相關部門行政處罰的描述略有差異。分別為“本公司并無因新聞報道所提述的事項受到中國相關政府部門的任何行政罰款、處罰或執法行動。”以及“本公司并無因新聞報道所提述的事項受到中國相關政府部門的任何行政罰款。”第二份公告中“巧妙”抹除了“處罰或執法行動”,這一舉動在之前已連續接到10份責令整改通知書的背景下,似乎也側面印證了奈雪的“反復狡辯”。

    歷次的食品安全事件與狡辯,不禁讓人質疑奈雪的茶對食品安全文化的漠視。“一杯好茶,一口軟歐包,在奈雪遇見兩種美好”的品牌文化,在蟑螂亂爬、水果腐爛、抹布不洗一系列食安問題被頻頻曝出后,顯得極為蒼白和無力。

    而資本市場對于奈雪的茶出現食品安全隱患的反應更是直接,此次新華社曝光奈雪的茶食品安全問題后,奈雪的茶股價應聲下跌,一度超過10%。

    狡辯無助于解決奈雪的茶真正面臨的問題。奈雪的茶或許是時候該反思自己的企業食品安全紅線了,也到了該正視存在的各種問題的時候。【責任編輯/常青】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最新回復:目前一切順利,但心力交瘁
    道歉還是狡辯?奈雪的茶連續回應新華社食安報道
    奈雪的茶186家門店被突擊檢查!多地監管部門出手
    新華社記者臥底奈雪的茶打工沖上熱搜,奈雪回應稱重視食品安全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