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李書福失算了

    備戰一年,就差臨門一腳,吉利卻無奈地放棄了。

    6月25日,吉利汽車發布公告稱,決定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

    從2020年6月17日,吉利汽車首次公告提出科創板上市計劃,到當年9月1日,吉利汽車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得上交所受理,再到如今撤回申請。

    這一年來,吉利的科創板之路,走得不容易。如果IPO順利推進,吉利汽車有希望成為首個在科創板上市的中國整車企業。

    對科創板上市,李書福抱有很高期望。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2021新年致辭中表示,吉利汽車登陸科創板后,將重啟與沃爾沃汽車合并重組的討論,或謀求雙方更加緊密的合作方式。

    然后,人算不如天算,李書福還是失算了。隨著撤回科創板IPO申請,吉利“A+H”上市夢暫時落空,吉利的沃爾沃汽車合并重組、吉利的新能源汽車或將受到重挫。

    吉利敗走科創板

    吉利汽車在港股上市,但一直以來,估值較低,最新市值為2500億港元,這一市值不僅不如在A股上市的長城汽車,也不及蔚來、理想等造車新勢力。

    因此,借科創板上市實現估值飛躍,是吉利汽車謀劃“A+H”上市時的夢想。如今,這個夢破了。

    對于撤回科創板的原因,吉利汽車未作過多解釋,只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與“公司經營決策和戰略調整”有關,并強調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不會對集團的財務狀況或運營造成任何重大不利影響。待有條件成熟后,還將積極推進上市工作。

    2020年6月,吉利汽車原本希望通過科創板IPO擬融資金額200億元,用于新車型產品研發項目、前瞻技術研發項目、產業收購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通過科創板,打開A股募資通道,吉利汽車原希望借此為公司下一步新四化的發展而蓄力。與此同時,吉利控股因一系列投資及收購計劃所引起的資本支出過高,繼而帶來的杠桿壓力也可以有所緩解。

    2020年9月28日,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已同意吉利汽車的首發發行上市請求,IPO勝利在望。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因為螞蟻集團終止科創板上市,引發市場連鎖反應。科創板強化了對上市企業的“科技含量”審查。

    2021年4月,上交所修訂發布了《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將金融科技企業以及房地產等行業拒之門外,同時也大幅提高了科創標準。

    其中一項標準是企業的三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 5%以上。單單這條,吉利的科研投入就達不到要求。這次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也沒太出乎市場預料。

    對于吉利終止IPO背后的原因,市場普遍認為與證監會加強上市審查以及科創板上市門檻的變化等因素有關。

    標普的一份研報稱:“取消吉利汽車科創板上市,對吉利控股而言是一次重大挫折,因為吉利控股要大幅降低杠桿,只能依靠沃爾沃汽車、電動汽車新品牌‘極氪’等其他子公司的股權融資。”

    標普表示,撤回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將使吉利汽車母公司吉利控股的去杠桿前景面臨變數。

    為新能源而戰

    過去三年,吉利一直占據著國產自主品牌銷量第一的寶座,但在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領域收獲較少,缺乏爆款品牌,且新能源銷量被造車新勢力遠遠甩開。

    事實上,從時間上看,吉利布局新能源并不晚,早在2015年11月,吉利放出狠話,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吉利整體銷量90%以上,并實行代號為“藍色吉利行動”的計劃。

    不過,吉利的新能源并不順利,其重金打造的新能源品牌幾何銷量不及造車新勢力的零頭。

    2020年,吉利汽車銷量達132萬輛,其中新能源和電氣化車型(包括EV、HEV、MHEV、PHEV)總銷量為6.8萬輛,較2019年下滑近40%。吉利汽車新能源車型的銷售占比只有5.2%。從某種意義上,吉利依然是一家傳統燃油汽車企業。

    今年2月,李書福在演講中承認了新能源的藍色吉利行動的失利,他還作出反思:這不是戰略方向錯誤,也不是戰略執行失敗,而是歷史時機沒有成熟,外部戰略條件沒有形成。

    為此,李書福在總結過去的基礎上提出了兩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其中一個重要舉措,便是組建全新的純電動汽車公司,主攻純電動智能汽車。

    今年初,吉利汽車先后與百度、富士康等企業達成合作,同時還推出了全新的高端純電動汽車品牌極氪。

    今年3月,吉利汽車和吉利控股集團共同出資20億元成立極氪智能科技,由李書福出任極氪董事長、吉利汽車集團總裁安聰慧出任CEO。今年4月上海車展上,作為極氪首款車型,極氪001已正式發布并開啟預定。

    20億注資、規劃五年、李書福等親自掌舵,吉利在純電賽道擺出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姿態。按計劃,極氪將形成掌握核心算法的智能汽車芯片、軟件系統等生態智能科技產業鏈。

    但新能源汽車畢竟是燒錢的行業,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車企,動輒百億的融資,顯示了對資金的需求極大。

    對吉利而言,除了20億的極氪智能科技急需要融資備戰。今年,吉利汽車擬開支65億元用于新汽車平臺及車型的研發,以及現有工廠生產設施的擴建升級,這些都需要錢。

    但吉利的資金面有些捉襟見肘,截止2020年末,吉利汽車賬面現金及等價物余額約190億元、應收賬款及票據約250億元,同時流動負債高達近420億元。這意味著,吉利汽車的資金僅夠維持運營,急需外部“輸血”。

    因此,科創板IPO成為融資計劃的重要一步。

    吉利汽車在招股書上強調了其在科創板IPO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先性和發展潛力。

    上交所在《審核問詢函》中尤為關注吉利汽車在新能源和電氣化領域的發展,對其在新能源領域是否有較大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進行重點問詢。

    吉利汽車在答復上交所的問詢時提到,在吉利汽車當前的產品矩陣中,節能及新能源車型占據主導地位,在新能源汽車核心的三電領域擁有一定優勢。

    吉利的變數增大

    如果IPO順利的話,吉利的藍色行動計劃有望進一步推進。但是,李書福還是有些失算了。

    隨著吉利汽車科創板IPO計劃終止,新能源計劃的融資計劃遇挫,吉利不得不尋找新的方案。

    6月25日,吉利汽車發布公告稱,旗下合資公司極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已決議為極氪智能科技可持續發展探索不同的外部融資方案。

    吉利科創板IPO終止,影響的另一個因素是沃爾沃汽車的合并重組。

    早在去年2月10日,沃爾沃汽車和吉利汽車發布公告稱,雙方籌劃將業務進行整合,從而組建一個更加強大的全球企業集團。重組后的新業務集團將通過香港吉利汽車上市主體來實現與全球資本市場的對接,下一步還將考慮在斯德哥爾摩上市。

    李書福在新年致辭中也表示,吉利汽車登陸科創板后,將重啟與沃爾沃汽車合并重組的討論,或謀求雙方更加緊密的合作方式。打造一個更強大、更具競爭力的全球企業集團。

    如今,這一計劃因吉利汽車的科創板IPO擱置而受到影響。

    對于全球新能源汽車趨勢,李書福在今年演講時雄心勃勃地說:“汽車產業革命已經開始“暴動”,新的賽道已經開始搭建,一場新的馬拉松賽跑已經出發。最終鹿死誰手還需要時間檢驗,希望大家要有點耐心,仔細觀看這部百年汽車變革劇,好戲還在后頭。”

    但這場馬拉松開場不久,李書福就遇到挫折,他如何帶領吉利跑好馬拉松賽程,也格外受關注。【責任編輯/李小可】

    來源:德林社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李書福失算了
    吉利汽車突然終止IPO 還極力為極氪智能融資
    吉利汽車公布上半年銷量:突破53萬輛,同比增長約21%
    全球首個智慧城市示范區落子杭州灣 吉利汽車推出 “爬行者智能系統”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