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傳統服務行業,尤其是飯店廚師每天至少工作10小時,起早貪黑的十分辛苦,可是當我們進入互聯網+時代,可以讓這一切發生什么改變么?本文介紹的上門廚師劉宇,通過手機平臺的訂單,尋找自己的客戶,從一名飯店主廚變為了上門廚師,現在的他不但工作時間縮短,還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他說現在感覺像在做自己的老板,比以前開心多了。
“這道松鼠鱖魚真香!”“這胡蘿卜小花刻得真好看!”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松鼠鱖魚剛出鍋就被端上了消費者家里的餐桌,引來一片稱贊。上門廚師劉宇聽到這樣的表揚總是靦腆一笑:“我心里挺高興,很有成就感,以前在飯店做廚師聽不到這樣的表揚。”
今年年初,原本在北京某飯店做廚師的劉宇加入互聯網O2O(線上到線下)創業平臺,做起了上門廚師。“我以前是一個有點沉默寡言的掌勺師傅,現在我媽都說我開始有說有笑了,互聯網改變了我的生活。”劉宇說。
飯店廚師的一天:每天工作至少10個小時,忙時炒200個菜
凌晨4點,天還沒亮,廚師劉宇已經起床了。“飯店接早點,如果我是上早班,就得起早準備,做完早點還要準備白天用的原料,熬高湯,切肉絲、肉片、肉丁,雞鴨魚初加工,配菜等等。”
如果是上“午晚班”,則是早上9點開始忙乎準備。中午11點,飯店開始來客人了。“忙乎備料,基本上沒時間休息,就到11點了,客人來了就得開始炒菜,一般中午得炒3個小時,70個菜左右。”劉宇說。
從下午2點半到4點半,劉宇終于可以休息2小時。
下午4點半,吃晚飯的人又來了。“做晚飯得一直從4點半再干到9點多鐘,一般要炒一百來個菜。”劉宇說,“一天工作時間至少有10個小時。節假日,一天至少得炒200多個菜。”
劉宇從16歲開始學廚藝以來,到今年31歲,無論是在哈爾濱還是到北京,無論是剛開始在飯店做小工還是后來做上了主廚,這樣勤勉、辛苦的生活都不曾改變,一干就是15年。
上門廚師的一天:每天工作八九個小時,做不到20個菜
清晨7點,迎著朝陽,上門廚師劉宇起床了。“如果顧客的訂單需要我代買食材,我一般都會清早在菜市場開門的時候去買最新鮮的。如果客人自備食材,我早上就去跑跑步。”劉宇說。
上午九十點鐘,劉宇才開始上班,直接到預約顧客的住處即可。他先在樓道里換好工作服,然后,對著窗戶,從反光中,正一正自己的廚師帽,感覺滿意了,才會敲門,戴上鞋套后再進入顧客的家中。“很多顧客很熱情,有時還能聊兩句,我過去一天都說不了幾句話,現在開朗多了。”劉宇說。
12點左右,劉宇做好四菜一湯,收拾好廚房,還順手用去油濕巾把廚房臺面和油煙機擦了一下,才告別顧客,并帶走了垃圾。下午通常有3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劉宇可以自己安排。
下午四五點鐘,劉宇再出一單,六菜一湯通常要做3個小時左右。一般晚上8點鐘左右就已經下班回家了。
通常客戶在手機應用(APP)上下單以后,平臺工作人員就會通知劉宇有新的訂單,劉宇接到通知后會主動跟預約客戶聯系,通過發短信進一步確認時間地點和菜單,指導客戶準備食材。“有時候用短信比較方便,還便于客人查找采購清單。”劉宇說。訂單完成后,一些顧客會在平臺給出評價,劉宇總是會翻翻看看。“還有一些回頭客會直接打我電話約時間,我再跟平臺下單。”劉宇說。
“每天做菜五六個小時左右,路上時間兩三個小時,總體工作時間在八九個小時左右,每天做不超過20個菜。”劉宇總結著上門廚師的一天,“不過有時候路途太遠,也比較辛苦,希望平臺壯大后,分片負責能省些力氣。”
有時間看看朝陽,有心情聞聞花香,這樣的生活劉宇覺得久違了。
工作時間縮短,工資卻沒少
互聯網+時代:新藍領收入不斷秒殺眾白領
工作時間縮短了,工作量也減少了,工資少沒少?
去年,還在做廚師的劉宇,每個月工資6000元;改做上門廚師的劉宇,年初工資是7000元,春節后改為底薪5000元加提成。“根據出單量有提成,如果顧客辦了我們平臺的卡,也有提成。”劉宇介紹。
談起過去做廚師的生活,劉宇說:“每天干的都是機械的體力活,累得見床就想睡,也沒有啥業余時間,睡醒了就干活,干完活就想睡,周六日沒有休息,反而更忙。”
談起現在做上門廚師的生活,劉宇說:“現在,我要思考怎么搭配菜肴,還要跟顧客溝通,并管理自己的時間。另外,每天都能到外面走走,能運動運動,比以前開心多了。”
“想想很神奇,在家拿著手機就知道哪里找我去炒菜,自己有其他安排,就提前跟客服說關閉一些時間,雖然沒本錢開飯店,卻感覺像在做自己的老板,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劉宇感慨著互聯網的神奇。
“等著平臺做大了,哪個城市都有了,最好能開到國外去,我就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地去旅行,帶著手藝,走遍天下。”劉宇的話讓記者想起了最近網絡上的流行語“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不同的是,劉宇不用辭職就可能實現這樣的夢想。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后】對傳統行業來說,對互聯網+是又愛又怕,愛的是通過互聯網可以給產業帶來了更多新的機會,怕的是互聯網帶來的顛覆力量,其實,傳統行業大可不必如此,因為互聯網只是一個工具和手段,如何通過互聯網更為高效的去解決行業中存在的問題,這和怎么利用好互聯網有很大關系,所以抱著一顆開放融合的心去擁抱更為先進的技術吧。【責任編輯/鄭希】
來源:人民日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