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從滴滴和快的之爭,到美團與餓了么的外賣大戰,都顯現出了互聯網經濟的變態之處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銳觀察】2014年在線外賣市場競爭異常火熱,僅次于打車軟件之爭。2015年初,餓了么與美團相繼爆出獲得巨額融資,單位均以“億”計。從2013年在線外賣興起,到2014年融資不斷,到了今年,除了巨額融資的消息,更有坊間傳出京東收購餓了么的重磅消息,雖然雙方予以否認,但不難看出,在資本攪動下的在線外賣已無法獨善其身。

    前天跟一個友人閑聊,談到當下市場燥熱:越來越多的人都不正經做生意了,尤其年輕的互聯網創業者,總想著估值,想著融資。誠然,O2O的颶風吹起來一批豬,但風總會停下,沒有翅膀的豬會死的很難看。仍以外賣來說,我相信,當下的餓了么已經到了“箭在弦不得不發”的局面,一如之前的滴滴和快的,資本已經批量進來,想慢下來思考盈利模式都是一種奢侈,只有快!只有把盤子做大,把故事說的更動聽,把估值抬得更高。美團也不例外,融入上門服務,就意味著要做更大的平臺,7億美金已經成為壓力。


    外賣為什么會火

    (1)外賣的市場足夠巨大。2014年全國餐飲交易規模是2.7萬億,在線外賣交易規模在200億左右,雖然還不到整體餐飲規模的1%,但增長空間巨大,即便是在線外賣的10%(數十億),對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是不小的誘惑。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餐飲收入同比去年增長9.7%,比上年加快0.7個百分點,終止了連續3年增速下滑的頹勢。這個數據表明,餐飲市場正恢復增長勢頭,而且隨著移動互聯網和用戶習慣的普及,在線外賣市場份額還將有更大的增長空間。

    (2)外賣是供需雙方的剛性需求。對商家來說,激烈的市場競爭和長期以來的“三高一低”(高房租、高人力、高原材料+低利潤)促使商家釋放后廚產能,增加營收渠道。對用戶來說,省去了上下班路上走路和餐廳排隊時間,如果又有優惠,是既省心又便宜。外賣平臺對接供需雙方,水到渠成。

    (3)外賣是O2O平臺天然切入口。餐飲外賣尤其中低端餐飲外賣市場,擁有巨量的用戶群體,是典型的高頻低額市場,按照O2O平臺邏輯之一“高頻帶動低頻”,外賣是O2O平臺的天然切入口,在擁有海量用戶基礎上嫁接不同生活服務品類,都將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實際上我們已經看到,大眾點評和美團,兩家從餐飲起步的互聯網平臺都在同一時間段推出了上門服務。餓了么瘋狂擴張的背后也是基于生活服務平臺流量入口的邏輯。

    (4)外賣產生的巨額流水是實現金融目標的重要前提。目前美團外賣、餓了么日均訂單均超過百萬,如果按客單價20元計,每日流水就是2000萬。如果按照團購的結算方式,費用月結,那一月的資金積累就多達數億元。當然現在餓了么多數是當面支付,美團外賣的在線支付渠道主要是支付寶,但不排除當有一方完勝取得一家獨大的優勢后,會不會自己開發一個支付渠道,或者按月結或周結的結算方式與餐廳合作,若果真如此,金融之心昭然若揭。

    外賣趨向重模式的背后邏輯

    去年底,餓了么和百度外賣相繼推出物流配送,輕模式外賣平臺正在往重模式傾斜。而在資本市場,像到家美食會、點我吧、易淘食這類重物流配送的外賣平臺在B輪融資時就已達數千萬美元(餓了么到C輪才獲2500萬美元),可見重模式正越來越受資本和市場的青睞。

    資本為什么更看好重模式外賣平臺?除了服務品質可控,重要的是物流是O2O平臺的基礎設施。眾所周知,外賣物流是所有宅配物流中要求最高的物流服務,一是即時配送,時間高度敏感,二是時間集中,尤其中午11點到13點,是外賣物流一天中最繁忙的時間段。外賣物流不僅考驗龐大的團隊人員管理,還考驗系統的技術支持,包括訂單與物流人員對接、時間分配、線路分配,等等技術難題。如果外賣的物流管理獲得突破性進展,那么生鮮配送及標準化商品配送都將不再是平臺規模化發展的羈絆,反而是提升平臺競爭力的核心門檻。在物流配送的重裝武裝下,接入平臺一切需要物流送達的服務內容均可呈現,平臺的服務質量和口碑將使平臺的想象空間迅速提升。

    資本助推下外賣回頭無岸

    中低端外賣市場已進入兩強爭霸階段,為了爭奪行業第一,餓了么糾集點評、京東、騰訊等一幫巨頭,從資金到入口協力遏制美團。一個3.5億,一個7億,巨量資本的介入,令中低端外賣市場競爭異常慘烈,圈地運動背后是燒錢不止的虧損,這場血拼讓任何一家有志于中低端外賣市場的餐飲平臺無處生存,只能依靠其他服務或差異化定位獲得喘息。對于美團和餓了么,此時任何一方撤出都將是血本無歸,唯有迎頭挺進。從滴滴和快的之爭,到美團外賣與餓了么,已經顯現互聯網經濟的變態之處:投資周期極長,投資額度極大,投資風險極高。

    更為可怕的是,打車、外賣的示范效應,已經帶動一批O2O創業者聚焦融資和用戶流量。比如我所見到的這類創業者已經成批量之勢,不論上門按摩、上門美甲、上門足療、上門取送等等,都在追求用戶量,都想著資本介入后擴大地推和補貼拉新。只有當一批批項目死掉,資本緊縮時,才會清醒:任何生意都不能背離經濟規律長存。(現在是資本繁榮的風口期,創業融資需抓緊)【責任編輯/劉佳慶】

    本文為彭成京供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稿件。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從滴滴和快的之爭,到美團與餓了么的外賣大戰,都顯現出了互聯網經濟的變態之處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