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螞蟻戰配基金:投資人折價退出,還是長期持有?

    當一場資本盛宴突然夭折,投資人該何去何從?

    在螞蟻集團暫緩上市之后,5只可參與螞蟻集團戰略配售的基金——創新未來18個月封閉基金開始面臨轉型的困境,此時,1360萬基民600億資金站在十字路口。

    11月5日晚間,易方達、華夏、中歐、鵬華、匯添富旗下創新未來18個月封閉混合基金同時發公告,表示將向中國證監會及交易所申請基金份額上市交易,以使得基金持有人可在交易所場內交易持有的基金份額,待獲批準后,有流動性需求的持有人可將基金份額轉入場內進行交易賣出。

    一位發行了“螞蟻戰配基金”的基金公司的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按照現有方案,基金人持有的創新未來18個月封閉基金的份額將可以在交易所場內交易,但是封閉期不能贖回。

    “當前5只戰略配售基金申請場內交易,意味著投資者可以等基金申請場內交易獲批之后,如果有流動性需求,可通過將基金份額轉入場內進行交易賣出?!备裆侠碡斒紫呗詭煆堟谜f,

    值得注意的是,“二級市場有可能會存在折價,這是很常見的現象,除非投資者對基金經理未來的投資預期大幅增加,才會存在溢價的現象。”張婷說。

    回顧創新未來基金的歷程。9月25日,5只創新未來18個月封閉基金在支付寶平臺上發行,募資規模合計600億元。

    按此前規定,這5只基金可將最高10%的資產參于螞蟻集團戰略配售。

    按照此前市場預期,螞蟻集團上市可能成為全球最大IPO,當時打新一度異?;鸨?,投資人蜂擁而至,凍結資金高達20萬億元。

    由于可參與螞蟻集團戰略配售,5只基金創新未來基金首發也深受投資者歡迎,認購戶數合計達到近1360萬戶;其中華夏創新未來基金以314.25萬戶創出單只基金認購戶數的新紀錄。

    國慶節長期結束后,5只基金陸續成立。

    不料風云突變,11月3日晚,螞蟻集團公告暫緩上市。

    此時,螞蟻戰略配售基金是否還有存續的意義?這引發了基民的廣泛爭議。

    根據21金融圈(ID:jrquan21)做的一份調查問卷,回收的約1800份有效意見中,愿意繼續持有的僅占18%。絕大部分對于目前五家基金公司統一提出的轉型方案并不認可。

    有基民表示,基金發行前宣傳重點就是可以參與螞蟻戰略配售,投資人沖著螞蟻戰配才認購創新未來18個月封閉基金,但現在螞蟻集團暫緩上市,此時應讓投資者自由選擇退出或持有,要求取消或至少縮短封閉期,其中不少投資人要求退款。

    也有基民表示,螞蟻戰略配售只占10%,自己主要是因為看好明星基金經理而去買的基金,現在即使沒有螞蟻戰略配售,也打算長期持有。

    對此,張婷指出:“目前來看退款不太可能,畢竟基金已經成立,而且部分基金已經開始建倉,清盤必須達到一定條件才行,目前可能性也不大,從實際情況來看,還是會轉場內交易,既能滿足部分投資者的變現需求,還能夠使得基金公司保留基金規模,獲得管理費收入?!?/p>

    支付寶平臺上的信息顯示,目前可參與螞蟻集團戰略配售的5只創新未來基金成立不足一個月,正在建倉。

    值得注意的是,5只基金中已有4只收益超過1%,其中,中歐創新未來18個月封閉混合基金自成立以來收益最高,為3.01%,僅有一只鵬華創新未來18個月封閉混合基金近一月收益為負,為-0.01%。

    該系列基金是否會通過持有大會決定新的轉型方案,目前尚難預測。這一點或最終需監管介入,最大的阻力不僅在于五家基金公司對600億基金背后近10個億的管理費用“奶酪”難以割舍,更有2.4億元的銷售服務費由螞蟻金服等渠道收取,難以處置?!矩熑尉庉?鄒琳】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螞蟻戰配基金:投資人折價退出,還是長期持有?
    螞蟻集團今日啟動退款程序 下周一退回
    外媒關注螞蟻集團上市暫緩:加強監管規范控制金融風險
    證監會發言人:避免螞蟻倉促上市 是對投資者和市場負責任的做法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