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華為一年一度的開發者大會即將召開。眼看著 9 月 15 日,這個美國規定的禁令緩和期的最后一天將至,這個關鍵時間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事態又有了新的變化,壞消息一個接一個。
韓系廠商的全面切割?
根據韓國媒體 《朝鮮日報》的報道,目前份額最大的兩個 DRAM(簡單來說就是內存)芯片廠商三星與海力士,均可能會受美國禁令影響而不得不停止向華為供貨。此前,因為這個禁令,臺積電已經切斷了與華為海思的合作,余承東早先承認,麒麟 9000 可能會是這一系列的“絕唱”。
同時,在本月早些時候,美系芯片大廠美光科技證實,將遵循美國針對華為的相關供貨,也就是說在2020 年 9 月 14 日之后,美光也將停止對華為的芯片供應。
2020 年一季度,DRAM 市場前三名分別是三星、海力士和美光,三者的份額分別為 44.1%、29.3% 和 20.1%,合計將近 95%。同時,三星與美光也一直是華為存儲芯片的供應商。
你能看到上面的供應鏈梳理表格中,很多部件都已經實現了國產供應替代,只有屏幕和存儲芯片還有美系和韓系廠商的身影。眼看著最后期限將至,很難說特朗普的智囊團們是不是也拿著這樣一張表格在琢磨如何徹底堵死華為。
無論是手機、平板、PC 還是服務器,沒有任何一款設備不需要存儲和閃存,如果說手機 SoC 還能用比較地段、制程相對落后的產品“湊合”,那么對于存儲芯片——這個完全被美韓壟斷的領域來說,想湊合都沒辦法。
與之相對應的一則消息是,韓聯社 9 月 9 日消息,受美國制裁華為的影響,三星顯示器和 LG Display 將從 9 月 15 日起停止向華為供應高端智能手機面板。由于面板驅動 IC 芯片屬于制裁對象,顯示器面板也隨之被列入制裁品類目錄。一直以來,三星顯示器和 LG Display 向華為供應部分智能手機 OLED 面板。LGD 近期還開始向華為供應電視 OLED 顯示屏,但因受此次美國制裁影響,預計供貨將暫停。
一部智能手機是由多個部件協同組合而成,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對出貨量造成影響。韓媒《The Elec》報道,消息人士透露華為計劃在 2021 年只生產約 5000 萬部智能手機,這將比 2020 年的預估出貨量暴跌 74%。禁令風波,對于華為的影響,就是這么殘酷而猛烈。
唇亡齒寒,韓系供應商也會受到不小的打擊。《朝鮮日報》的報道提到,華為分別占三星電子半導體部門和海力士銷售額的6%和15%,DRAM的價格較 2018 年的最高點已經滑落不少,究其原因是供過于求,半導體行業預測,內存價格可能會在今年下半年穩步下降。如今,少了華為這樣一個大客戶(2019 年華為是半導體采購額全球第三的公司,僅次于三星和蘋果),生意更不好做了。更宏觀地看待,這不僅限于內存芯片,整個半導體市場都會面臨震蕩,這個好不容易走過周期性低谷的行業,要面對系統性的低迷;而顯示方面,華為也會快速甩掉韓系供應商,全面轉向國產。
可有替代?
正如上文所說,DRAM 市場的前三名已經占到了 95% 左右的份額,排名第四的則是南亞科技,市場份額為 3.2%,其他的廠商份額瓜分剩下的蚊子肉。
國產 DRAM 無法繞開的一家公司是長鑫存儲,作為國產 DRAM 的領頭羊,長鑫在 2019 年 12 月獲得了工信部旗下檢測機構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的量產良率檢測報告,將生產國產第一代 10nm 工藝級 8GB DDR4 內存芯片,成為國內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 DRAM 供應商。
長鑫的不少技術與專利來自于收購,比如拿下了 2009 年破產的奇夢達。據臺媒報道,長鑫位于合肥的 DRAM 廠已投資約八十億美元初期月產約 10000 片十二寸晶圓,2020 年可望進提升至 3 萬到 4 萬片。而更有消息表示,長鑫預計今年底合肥長鑫的產能就有可能超過 7 萬片晶圓/月。
但是,這依然和主流市場差得遠,頂多能把第四名南亞科技作為對標的目標。據日經報道,長鑫今年的支出為 15 億美元,兩倍于南亞科技,但和美光的 90 億美元投入還有明顯的差距。
除了長鑫以外,2019 年底,兆易創新透露,該公司最早將于 2021 年完成其首款 DRAM 芯片的封裝測試以及客戶驗證,測試成功后將進行大批量產,換句話說,舉例上市還得有幾年時間。由于存儲芯片這一領域都被美韓廠商把控,如若切斷供應,短時間內備選難覓。
華為終端面臨著全方位的困境,從硬件到軟件,從上游到下游,美國人是鐵了心,要把所有能堵的路都給堵死。
據 FT 中文網報道,華為將專注于提供云技術和服務,以在美國對其消費者業務的制裁中生存下來。華為希望云業務成為其生態系統中的第三大支柱,與電信和消費者業務并駕齊驅。而在美國再三升級打擊力度,發布出口管制新規以及牽頭阻止該公司參與 5G 建設的情況下,云業務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云同樣是一個競爭激烈,且涉及到諸多敏感資料的業務,但對于眼下的華為來說,確實已經沒有太多退路了。【責任編輯/鄒琳】
來源:虎嗅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