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臺長城汽車的中控屏,有很多的小場景應用,其中,司機最常用到的是加油小程序,它會推薦周圍的加油站,優惠金額也會顯示,油號、油槍、金額都可以選擇,按下導航就可以輕松到達。
騰訊智慧出行事業部車聯網技術總經理王萬新:我們提供小場景的平臺,在出行的場景、車載的場景里面,創造了車企跟用戶之間服務觸點的新模式,以輔助的身份來幫助車企為用戶打造不斷能夠生長、進化、智能的服務場景。
百度車聯網事業部總經理 蘇坦:整個的交通智能化,實際上就是貫穿著從助理到駕駛員到調度員三個的相互配合,所以我們打造駕艙是希望簡單地先跳出車內,將未來的整個交通提供給人們的價值先打造出來,我們讓用戶能夠體驗到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實現以后,在車內的感受。
更多的車輛智能網聯應用,讓汽車變成一個智能化的移動空間。在安全的前提下,看電影、唱卡拉OK、玩游戲、在線視頻會議都可以在車里進行。而車鑰匙也正在成為歷史,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機,解鎖車輛、啟動發動機、實時監控車輛信息都可以實現。
上海銀基信息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單宏寅:你可以設定一定的區域,比如不能開出北京;設定一定的速度,比如不能開出超過60-80邁的速度等。它有大量的應用,試乘試駕、代客泊車、代客加油甚至是到4S店代客維保。
車企發力車聯網 注重行駛安全輔助
在車聯網產業發展中,科技公司信心滿滿,車企也在持續發力。記者發現,和應用開發更加側重于消費者的使用需求不同,車企在車輛智能化轉型中,把安全擺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畫面上這臺今年量產投入市場的新車,和其他汽車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后視鏡上增加了一個高清攝像頭。這樣一個小小的改變,通過汽車A柱內側的柔性屏實時顯示出的外部影像,就能夠大大降低駕駛員視覺的盲區,減少駕駛中的隱患。此外,這輛車還搭載了生命體征監測系統,如果車內的人所釋放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危險值,車輛就會自動降下車窗,并發出警報。
企業負責人表示,作為大家所說的造車新勢力,實用、智能、炫酷的車聯網應用正是他們設計理念和品牌文化的體現。除了造車新勢力,很多傳統車企也加大了車輛智能網聯的投入。
自動駕駛逐步路測 輔助功能普遍商用
在注重安全的同時,汽車也正在變得更加聰明,所承擔的功能也越來越多。在這其中,大家最為關注的自動駕駛,也離我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近。
畫面中的這輛自動駕駛出租車,于今年4月正式向湖南省長沙市的公眾免費開放試乘。在此之前,這種自動駕駛技術,已經在全國各地測試了超過10萬次,累計安全行駛里程超過了600萬公里。自動駕駛出租車試運營后,通過對道路基礎設施與車輛智能設備對接的數據積攢,自動駕駛的技術還將不斷完善。
專家表示,和完全的自動駕駛不同,基于自動泊車、自動跟車、自動并道、緊急制動等技術,單車智能技術的技術路徑成本更低,需要與之匹配的基礎建設要求也更少,很可能更快地實現商業普及。
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主任 程世東:如果目的主要是無人駕駛,并且是以車路協同為主的技術路線,設施設備標準就可能很高;如果只是一個輔助單車智能,或者只是為了交通運行管理,所需要設施設備的標準相對比較低,這就意味著我們在投資方面不一樣。
專家:車聯網快速發展 數據融合是關鍵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對于快速發展的車聯網,車路協同的技術和車聯網的基建都非常重要。而專家認為,從產業的長遠發展來看,數據的融合、獲取和運營同樣重要。
專家表示,在車聯網的發展中,應用場景、數據、算力、算法等要素缺一不可。而通過車載應用獲得大量數據,并不斷深入挖掘,車聯網是商業大規模普及的關鍵。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北京分院特聘專家 鄭光偉:融合涉及到數據的互信,因為這種數據,尤其是傳感器上的數據,是主機廠和相關單位的一個核心數據,只有數據的互信機制和數據互信的技術完善了,才可能形成一整套智能分析融合的整體解決方案,整體的商業模式才會形成。
記者了解到,在車聯網的發展過程中,數據作為關鍵一環,被各企業當做核心機密,不能共享,也不能在更大的范圍內進行實踐檢驗。為了解決數據標準不一、難以大規模驗證的問題,近期,交通運輸部明確提出,到2035年,要建立全行業的數據中心。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 孫文劍:行業數據中心的建立,就會以數據的資源賦能交通運輸各部門的發展,推動跨部門、跨層級的綜合交通運輸,這種數據的分享,形成成規模、成體系的行業大數據集。【責任編輯/林羽】
來源:央視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