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為應對小米的挑戰,海爾決定打響這五大“戰略反擊戰”,勝算幾何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銳觀察】互聯網時代快速發展了20年,移動互聯網也飛速發展了5年時間,物聯網時代又在開始向我們呼手召喚……于是所有的創業公司又開始一窩蜂地涌向智能硬件領域。

    小米手機快速發展不到4年時間,就浩浩蕩蕩地將自己的船舵駛向了智能家居,并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馬力向前開進……去年,小米連續發布了智能電視、無線路由器、小米插座、小米盒子、小米凈水器等系列智能家居產品,同時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戰略投資了25家智能硬件公司。

    小米圍繞MIUI生態,并打造手機控制、連接智能家居,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但是小米此舉卻嚴重威脅到了海爾、格力等傳統電器廠商的生存地位。同時,小米也驚醒了沉睡的巨獅——海爾,他向小米發起了挑戰,打響了五大戰略反擊戰。

    海爾戰略一:打造U+聯盟意圖號令江湖

    2014年3月海爾正式發起了U+產業聯盟,這一平臺涵蓋芯片、模組、電控、廠商、開發者、投資者、電子商務、云服務平臺和跨平臺合作等多方面,第三方產品接入U+產業聯盟后,可以實現跨品牌、跨品類的互聯互通,數據和資源全部共享。

    海爾U平臺與小米的最大區別,就在于生態的開放性,而不是封閉的聯盟。海爾一直強調U平臺的開放性,通過開放的接口協議,將不同品類的智能設備和服務內容接入到平臺中,實現跨品牌、品類的互認。相比之下,小米的智能家居生態圈都是通過自身的生態鏈開發來實現,相對封閉得多。如果說小米打造智能家居只是在為自己搭建平臺,那么海爾打造智能家居平臺則是在為整個智能家居江湖搭建平臺,而自己則意圖坐實這個盟主。

    目前海爾的這個U+聯盟的智能硬件已經包括了智能冰箱、智能空調、智能酒柜、智能熱水器、智能空氣凈化器、空氣盒子、智能插座、智能燈泡等產品。

    與此同時,海爾U+聯盟還與阿里云、魅族手機、極路由等實力派選手達成了合作。阿里云將為U+聯盟這個強大的平臺提供運行保障和大數據分析,而魅族手機則將在用戶交互端和智能控制終端上發揮作用,極路由則可以利用自己的網絡設備和云平臺優勢,在互聯和安全方面發揮作用。未來,海爾U+平臺還將會加入更多的合作伙伴。

    不過相比小米的智能家居平臺而言,海爾目前也存在一定的弱勢,就是整個生態上用戶的互動性。小米所有的智能家居產品都是建立在MIUI系統之上,借助這個系統小米就能把手機用戶和智能家居用戶進行打通,大幅提升智能家居用戶的互動性。目前小米的MIUI系統總用戶數已經超過了7000萬,這是海爾眼下難以企及的。

    海爾戰略二:與恒大戰略合作落地智能家居

    小米先是在北京推出了智能樣板間,隨后又與南京銀城地產合作推出了智能樓盤,近日更有甚者傳聞小米要進軍杭州房地產。當然,小米進軍房地產倒是不太現實,但是與房地產商合作進軍智能家居卻是有十二分的可能性。

    對于地產商來說,同樣也需要和小米這樣的智能硬件公司共同打造一個美好的智能家庭,可以快速為消費者提供美好住居生活解決方案。

    面對小米與房地產商的這種合作,海爾的動作來得更猛烈。去年的12月30日,海爾集團與恒大集團達成戰略合作,與此同時恒大集團豪擲300億投資海爾家居。恒大地產作為國內的地產龍頭企業,目前在全國150個城市布局超過300個房產項目。海爾此番與恒大達成戰略合作,就能把智慧家庭拓展到恒大旗下的全部社區,從而讓海爾家居的戰略布局真正落地。

    海爾戰略三:有住網瞄準互聯網家裝

    日前雷軍旗下的順為資本領投6000萬注入“愛空間”并打造互聯網家裝,同時推出了“699/平方米”、“一元設計費”、“20天完工”、“手機監工”等策略,引發了整個互聯網家裝行業的轟動。當然,大家也都很清楚,小米志不在家裝而是智能家居。

    不過就互聯網家裝而言,海爾卻比小米更快一步。海爾在2014年9月份就已經正式推出了在線裝修平臺有住網,同時打出了599元/平方米的口號。成立的頭三個月,就有超過3000套房子的家裝業務預約。同時,有住網還為萬科、恒大、龍湖等各大地產商提供裝修解決方案。

    就整個互聯網家裝行業而言,目前萬科、搜房、樂居、小米、海爾等紛紛加入到這場戰爭。這對傳統家裝公司來說,更加是雪上加霜。有住網主要針對客戶為80后、90后的年輕人,價格優惠幅度比小米更高,并以低利率分期貸款吸引消費者。

    但同時低價格的背后也帶來了諸多隱憂和消費者們的擔心,如此低的價格會不會出現質量問題?會不會偷工減料?會不會因為附加的智能產品又多出許多錢來?

    海爾戰略四:地產云菜網進軍智慧小區

    海爾地產憑借著海爾集團的品牌優勢,依托自有的家電、家居、金融等產業鏈,正在試圖打造一個智慧小區的生態圈。來自最新的消息,海爾地產不日即將推出新的互聯網平臺——云菜網。

    云菜網是一個供應商交互平臺,它通過將海爾地產的優質資源進行整合優化,為供應商、業主、第三方需求者搭建了一個服務型的交互交易平臺。一方面,為供應商提供大量優質客戶;另一方面,為業主提供經濟、可靠的物資采供服務。

    海爾推出云菜網正是與家裝有住網形成一個戰略互補,一個為業主提供裝修物資,一個為業主提供裝修服務,共同打造智能家庭、智慧小區,開啟業主智慧生活。

    當然海爾云菜網也面臨著諸多競爭,在國內早就已經擁有眾多的互聯網家裝采購平臺,海爾云菜網能否脫穎而出也將面臨不小的挑戰。

    海爾戰略五:日日順打造智能家居網上商城

    海爾日日順則為業主打造了一個家居網上商城,業主同時可以通過這個商城采購海爾的智能家居、家電等產品。這個平臺很早之前就已經上線運營,實際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劉曠最為不理解的是,海爾的日日順、有住網、云菜網實際上所做的事情最終目的都是一樣的——打造智能家庭生活一站式服務。但是從互聯網思維出發考慮的話,海爾為何不將這三個平臺合而為一?這樣一來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二來可以讓用戶更直觀更方便地選擇一站式服務;三來還能集合所有的優勢資源向一個點發力,不會像現在這樣看似龐大實際上力量很分散。

    軍閥割據,海爾勝算又有幾何?

    雖然說海爾這個傳統的家電巨獅在智能家居領域被小米驚醒了,但是偉大的戰略雄心計劃也面臨來自多方面的競爭。當下國內的智能家居格局,一方面有來自三星、蘋果、谷歌等國際巨頭的虎視眈眈,另一方面也正在逐步形成軍閥割據的局面。

    軍閥一:小米、美的集團。小米戰略投資美的集團,二者確立了從產品研發、設計到市場運作等系列戰略合作計劃。圍繞著MIUI生態,雷軍所倡導的“手機連接一切”正在逐步形成。

    軍閥二:百度、聯想集團。早前百度與京東商城就共建了智能硬件平臺,不過京東只是作為網上銷售渠道而已。日前,有消息稱百度戰略投資聯想神奇工廠,與其共同打造從智能手機、智能家居到電商平臺的智能生態。

    軍閥三:360、格力、酷派集團。格力作為國內的家電龍頭企業,如今卻受到小米的威脅,鐵娘子董明珠不得不舉起大旗向小米宣戰。來自最新的消息稱格力將聯合360大神共同打造智能平臺,借助大神手機和360的互聯網優勢向小米美的宣戰。

    軍閥四:華為集團。華為在手機和云計算方面有著巨大優勢,同時華為也力主榮耀和小米在智能家居領域展開角逐。

    軍閥五:樂視集團。雖然說目前樂視網的實力還不足以稱霸一方,但是樂視超級電視的火爆卻滋長了樂視的野心。近日樂視更是向智能手機和智能汽車發起了進攻。

    軍閥六:騰訊集團。與其他軍閥不同的是,騰訊并沒有進入到硬件領域。騰訊認為,智能手機也太多,智能電視、智能冰箱等也太多,但是微信卻只有一個。騰訊要打造微信連接一切,操控一切智能家居。

    作為軍閥之一的海爾要想在這場大戰中勝出,就必須從以下幾個點出發:

    一、智能化。對于智能設備,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認為聯網就是智能。實際上,這還遠遠不夠,如何把聯網設備變成智能設備還需要依靠大數據技術。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所謂智能家居產品實際上只是一個聯網設備而已,誰能打造真正智能的家居產品,讓家庭生活真正實現智慧,是勝負的最關鍵所在。

    二、貼心、一站式服務。誰能真正為用戶打造最貼心、最合理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和一站式服務同樣也非要,切不可為了智能而智能。

    三、從生態出發,降低產品費用。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智能家居產品的費用都十分昂貴,但是這卻讓很多普通的消費者無力承擔。智能家居廠商應該從生態出發,這個是目前海爾最需要突破的。【責任編輯/李響】

    本文為劉曠供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專稿,作者系購團邦資訊創始人,微信公眾號:bangkeji。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為應對小米的挑戰,海爾決定打響這五大“戰略反擊戰”,勝算幾何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