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關于央行數字貨幣的三個情景猜想

    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目前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正在穩妥推進,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以不斷優化和完善功能。

    央行數字貨幣,到底會是什么樣子?

    這里想象了3個場景,帶你管中窺豹,一睹央行數字貨幣的模樣。

    碰一碰就能付錢

    不少人有過這樣的經歷。在一些只收現金的小店,不能用銀行卡、支付寶、微信,此時沒帶現金就非常尷尬。

    未來,如果你手機里有央行數字貨幣,不管有沒有網絡,只需與店主的手機碰一下,就能完成轉移或支付。

    除了“碰一碰”,央行數字貨幣也支持“掃碼支付”,這一使用體驗和支付寶等支付工具并無二致。

    那么,為什么店主愿意收呢?因為它本質上也是現金,只是數字化了而已。

    從理論角度看,央行數字貨幣全稱是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 ,簡稱DC/EP,即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的統一。它和傳統紙幣一樣由央行發行,本質上替代的是流通中的現金,只是換了種形式存在了數字錢包里。如果你認現金,那么就沒有理由不認DC/EP。

    從實際角度看,不少小店以前有一種觀點——手續費太高,不能為銀行、支付寶、微信打工。過去,客戶刷銀行卡店家要付手續費,而支付寶們提現手續費一樣不可避免。從目前情況推斷,DC/EP與支付寶們不同,互相小額轉移支付不會收手續費,即便從數字錢包大額轉移到銀行賬戶,應該也不會收取手續費。畢竟,你見過去銀行存現金還要付錢嗎?

    當然,DC/EP的推出,絕不僅僅是為了解決小店收不收現金的問題。它最終的愿景,肯定是在發行和流通環節替代傳統的紙幣,以達到節省發行流通防偽成本、便利跨境清算等目的。但可以預見的是,二者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共存。

    “畫家”們要失業了

    看過郭富城那部電影《無雙》的人都會感嘆,那位“畫家”僅憑一支畫筆,就能把“美元”復制得以假亂真。

    只是,DC/EP普及后,這些假鈔制造者們就要失業了。

    相較于現金,DC/EP可以降低傳統紙幣發行、流通的成本,比如不用造紙、不用印刷、不用存儲、不用運送。

    既然紙都不用了,這也就意味著,像假鈔等問題,可能會大大減少。

    不用復雜的花紋,不用精妙的防偽,DC/EP本身就變成了一串獨一無二的“密碼”。從研發伊始,密碼學技術就是整個DC/EP的基礎,其將在發行和流通環節起到關鍵作用,最終實現DC/EP的防偽造、防篡改、防復制。據推測,區塊鏈中常見的密鑰形式,可能會被應用其中,避免數字貨幣在生成和流通過程中被惡意篡改。總之,想要破譯這一“密碼”,難度很大。至少,過去那些造假鈔的方法,將被徹底丟進垃圾桶。

    但的確有人擔心,這一新生事物涉及面太廣,一旦出現問題如何處理?甚至有人質疑,在未來量子計算強大的計算能力面前,DC/EP的密碼學設計能否確保萬無一失?

    可以看到,央行對于DC/EP的態度一直非常謹慎,一研究就是6年。也正因為茲事體大,所以目前央行僅從幾個小范圍試點開始測試,逐步推進。

    畢竟,官方數字貨幣在歷史上,并無先例可循。想要往前走,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和比特幣不一樣

    隨著央行數字貨幣關注度的提升,不少炒幣者叫囂,比特幣等加密貨幣要開始大漲了。不要懷疑,這是妥妥的想要“割韭菜”。

    實際上,DC/EP和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貨幣,完全不是一種東西。

    一是技術不一樣。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代表作,央行也曾表示,在原來設計的時候,有過用區塊鏈的設想。但后來央行發現,區塊鏈解決不了高并發的問題。什么是高并發?就是交易量一大,區塊鏈處理不了。2018年“雙11”時,網聯的交易峰值達到了92771筆/秒,而比特幣最快只能每秒7筆,以太坊是每秒10筆到20筆。也就是說,目前的區塊鏈技術雖然有其優點,但根本無法滿足中國零售級別的應用需要。如果像比特幣一樣做一筆交易要等半天,那整個超市門口都要排長隊了。所以,DC/EP的技術可能部分借鑒了區塊鏈,但區塊鏈絕不是唯一的技術。

    二是模式不一樣。比特幣和以太坊的特點是什么?去中心化。加密貨幣大多數都是采用了挖礦的模式進行發行產出,沒有單一的發行方,沒有統一的監管方,只是以區塊鏈上的各個節點來保證系統正常運行。但央行的數字貨幣,恰恰是中心化的。DC/EP由央行統一發行,也遵循了傳統的從中央銀行到運營機構的雙層投放體系。重要的是,為了央行的宏觀審慎和貨幣調控職能,DC/EP更加會采用中心化的管理模式。

    三是屬性不一樣。雖然都叫幣,但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本質上只是一種虛擬商品,其每天價格起伏波動很大,并沒有任何的貨幣屬性,無法充當合格的一般等價物。而DC/EP官方貨幣的地位毋庸置疑,其背后是國家信用,與傳統人民幣現鈔價值是1:1的對應關系,具有法償性,是真正的貨幣。

    所以,奉勸那些炒幣者,不要再借DC/EP進行炒作。央行數字貨幣,絕不是幣圈“割韭菜”的工具。【責任編輯/鐘小河】

    來源:上觀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人民日報:全球央行數字貨幣研發駛入快車道
    【萬相】那些折戟數字貨幣的大佬和明星公司
    四大行深圳分行:部分員工已收到數字貨幣邀請碼參與內測
    央行數字貨幣跨境支付如何實現?會遇到哪些難題?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