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改變了絕大多數人的生活,也將香港中環的金融從業者逼進“寒冬期”。
過去的3月,香港債券市場從業者壓力倍增。在香港某大券商做債券發行的趙磊稱,盡管每天都去公司,但實際上并沒有活可干。過去的一個多月,其所在的團隊都沒有任何發債項目。
彭博數據顯示,2020年1月和2月,市場分別發行了76筆和67筆中資美元債。但是進入3月僅有29筆,環比下跌了超過56%。4月的前兩周也僅有12筆,也是今年以來雙周發債數最低。
再加上全球原油暴跌,市場對于未來預期更為悲觀,全球高風險資產遭拋售。這也影響了債券二級市場的走勢,其中中資美元債也出現了下跌,高收益債券的下跌幅度更大。彭博客戶端數據顯示,在3月第二周以及第三周,中資美元債投資級下跌5%,高收益級下跌11.7%。
這也直接影響債券一級市場的發行,多位在港負責債券發行的中介人士對《潛望》表示,之前原本計劃3月發行的債券都推遲或者暫停了。
但是在4月第三周開始,市場有了些新的變化。這一周有包括聯想集團(0992.HK)、香港中旅(0308.HK)在內的四家中資企業發了共計約17.75億美元的債。
在聯想集團發行美元債一個周末后,小米集團(1810.HK)也隨即對外稱計劃發行美元債。這也是小米集團上市以來首筆美元債。
不少人認為,或許這意味著中資美元債券市場開始回暖。一些發債中介對《潛望》稱,確實過去這幾天已經有一些客戶在問詢關于美元債發行的可行性。
包括趙磊在內的中介們都覺得,當前的狀況確實表明市場已經緩和,也有些客戶在準備發債材料。
這是因為,疫情之下,對于企業而言,理應準備足夠多的“資金彈藥”。
發債,成為中資企業熬過寒冬最為重要的武器之一。
疫情期間,聯想發美元債的路徑不易復制
4月17日,聯想集團成功發行了5年期的6.5億美元債,票息定價為5.87%,其承銷商為高盛、瑞信以及花旗、中信等8家機構。
《潛望》獲悉,聯想集團在上周五定價當天獲得了超過5倍的認購。該超額認購數據和之前一天發行債券的香港中旅類似。香港中旅于4月16日發行了3億美元五年期以及6億美元十年期的,票息分別為2.62%以及3.12%。
兩者的不同則是,香港中旅為國企背景,聯想則為民營企業,就兩者的票息利率也可見其差異。實際上,過去這些年,發行美元債的中資公司中,更多發債主體為地產公司、城投債以及銀行等金融公司,其次是國企背景的公司,最后才是民營企業。
中資美元債一級市場過去這一個多月中除了科技公司百度之外,僅有聯想集團為民營陣營的企業。一位債券發行中介對《潛望》稱,可以算做是港股民營企業陣營的“破冰者”。
多位在港負責企業債券發行的人士對《潛望》表示,盡管聯想并非國企背景,但是實際上其在行業的聲譽堪比華為,公司辨識度很高。
雖然此次聯想發債并未找包括標普、惠譽以及穆迪等在內的三大評級機構出評級報告,但是一些債券發行中介們都普遍認為,像聯想這樣行業地位的公司,可直接相當于“投資級別債券”,就最后的票息定價來看,對于投資者來說,也可劃歸為“可投資級別”。更何況,聯想集團此次發行的額度并未超過10億美金,有無評級報告影響不大。
一位參與聯想集團此次美元債發行的人士對《潛望》表示,盡管聯想集團自帶“可投資級別”屬性,但是包括一些國際大投行在內,在發行之前都并不覺得能夠成功,甚至有些投行人士在4月17日發行前的一天晚上仍擔憂聯想集團發債失敗,并建議推遲發行或調高票息定價。
鑒于外部宏觀環境的影響,發行人對于大投行們的反應并不意外。聯想集團全球司庫副總裁吳輝對《潛望》表示,這就需要考量發行人的勇氣。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和全球市場的劇烈震蕩給發行人很大的壓力,但是團隊在衡量了宏觀環境全球股市以及原油市場等趨于平穩以及路演期間投資者的情緒后,依然覺得最初計劃的5億美金的發行目標可以達成。
一切都超出了中介以及發行人的意料。在聯想集團最后定價的4月17日下午,聯想集團的訂單迅速超過了計劃的5億美元額度,甚至一度超過23億美元。
更為意外的是,投資者中,超過60%來自大型的資管公司以及保險公司——這些都是穩健型的投資者,對于發行人來說是最合適的投資者,相較于一些銀行等美元債的持有者而言。
一位在香港負責美元債發行的中介對《潛望》稱,就其接觸的投資者來說,現在對于債券投資的興趣比一個月前大了很多。
位知情人士對《潛望》稱,小米集團在看到聯想集團于4月17日成功發行6.5億債券后,隨即提速了美元債發行的進度,并于下一個交易日,即周一對外公告了發債需求。
4月22日下午,多位在港做債券發行的中介對《潛望》表示,聯想集團之后跟來的小米集團的美元債項目很火,最快將于這兩天定價,但是很多機構都擠不進去。
不過,讓這些中介意外的是,小米集團除了發行10年期的美元債外,既然還詢價了30年期的美元債。
上述在港負責美元債發行的中介稱,小米發行30年期美元債應該不會容易。這是因為,在此之前有比小米集團更具有優勢的企業曾詢價過30年期的債券,但是最后并沒有發出去,盡管這家機構有國資背景。更何況,在疫情期間,發行人推30年期債券的時機也不成熟。
對此,《潛望》暫未能聯系小米集團置評。
疫情下發債窗口的選擇:市場相對穩定,避開同行
在疫情的煎熬中,如何選擇發債窗口期或將成為企業自救的關鍵。這是因為,疫情的持續可能將一些發行人拖入資金困境。這就意味著,誰的現金流更暢通,誰就更有可能熬過疫情,不管是融資還舊債還是補充戰略投資。
對于當前的中資美元債一級市場,海通國際全球資本市場部董事總經理陳藝對《潛望》表示,,投資者情緒已經出現了緩和,相較于過去的3月份來說。
但是,他強調,對于大多數公司來說,當前并不是發美元債的窗口期。陳藝擁有在國際市場融資服務超過15年的經驗。
另外一些在香港做債券發行的中介也表示,盡管這幾天對于美元債發行感興趣的客戶增多,但是并沒有客戶決定馬上發債。若是貿然發行,失敗了的話,這對于發行人后續發債會有非常大的影響——這也是當前很多企業都選擇暫停發債項目的原因之一。
對于具體的窗口期何時到來,暫時沒人能確定。陳藝認為,現在美元債二級市場的波動性仍在,債券面值價差不小,真正的發債窗口期至少仍需觀察一個月,于高收益的債券更應謹慎些。
吳輝對《潛望》回憶稱,上周五定價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數,心理其實也沒底。但是當時的市場環境給了些他信心,在美股歷經過暴跌暴漲熔斷后,4月第二周開始資本市場的情況稍微轉穩,發行窗口稍縱即逝,當機會出現,就要第一時間勇敢抓住。
除了宏觀環境的把控外,發行人也需要注意選擇發行節奏,比如避開同行。就聯想集團的案例來說,其4月17日發債時,市場上并未有搶奪投資者的同行。
相較于聯想集團來說,小米集團此次發債不僅找了惠譽、標普以及穆迪等出了評級報告,更甚是還準備了可包括美國投資者的144A注冊。
用吳輝的話來說,若是這周再開始路演的話,碰上小米集團發行路演的話,投資者訂單會出現分流或是和發行方博弈,市場也會平添變數。
市場變化瞬息萬變,周一原油期貨的暴跌,再次讓投資者對于未來市場的擔憂。這對于發行人來說,發債更多看的是選擇的勇氣。
這份勇氣極有可能讓企業順利完成發債后而能夠安穩熬過疫情下的經濟寒冬。【責任編輯/李小可】
來源:騰訊一線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