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張朝陽與馬云的顛倒人生

    張朝陽再一次通過特殊的方式站在公眾面前。

    在搜狐最新財報發出后,張朝陽通過視頻直播召開了財報說明會。但這次因為疫情沒能召開媒體見面會,但大家所關心的問題老張也均一一回答了。

    根據搜狐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搜狐集團第四季度搜狐營收4.90億美元,同比增長5%;全年總收入為18.5億美元,同比增長2%。

    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第四季度剔除與公司核心業務無關的投資減值影響后,歸于搜狐公司凈利潤為700萬美元,實現轉虧為盈;搜狐集團全年虧損從2018年的2.07億美元減少到9300萬美元,減虧55%。

    張朝陽說,搜狐從2018年Q4 7500萬美元的虧損減到2019 Q4 的4600萬美元,第四季度一個季度減少了接近3000萬美元的虧損;2018年全年集團層面不算兩個分公司,媒體、視頻實際上也是虧損的,虧損了3.26億美元。

    另外,2019年不止第四季度減虧,第一、二、三、四季度共減虧2.46億美元,比3.26億美元減了8000萬美元。正是因為集團層面大幅減虧,加上暢游、搜狗還算不錯的貢獻,實現了700萬盈利。

    2018年10月18日,美團創始人王興還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感嘆“天哪,好久沒關注,搜狐的市值竟然跌到6.8億美元了”,如今17個月過去了,搜狐的市值又比王興感嘆時跌去了50%之多,已呈腰斬之勢。

    搜狐的市值已經不如它的公司大樓值錢了,張朝陽曾在之前的媒體見面會上首次跨季度地預測了公司將在第四季度盈利,嘗試以此提振投資人對搜狐的信心。現在看來,張朝陽這次的預測的確準了一回。

    張朝陽為何不選擇將搜狐私有化的話題一直是大家關心的問題,甚至在搜狐財報發布后就有投資圈人士提出來過,說老張應該在搜狐市值的最低點私有化,然后賣掉虧錢的業務,把重心放在投資上,這樣不僅能實現個人利益的最大化,他也不用起早貪黑的做管理了。

    但這種投資視角的建議顯然沒有被張朝陽接納,“我們還是留在納斯達克比較好吧?”張朝陽尷尬的笑著回應。

    坦白地說,張朝陽也算得上中國互聯網發展史上的“教父級人物”。1998年前后,他是馬化騰、丁磊等人的創業偶像,激發了一代人的創業夢想。

    然而,互聯網大潮一浪蓋過一浪,即使是當年的大佬,稍有懈怠也會被拍在沙灘上。如今張朝陽已經逐漸邊緣化,而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們則個個成為了獨霸一方的互聯網諸侯。

    如果說拿60后的張朝陽與70后的馬化騰、丁磊他們相比多少有點拳怕少壯的意思,那與張朝陽同歲的馬云與之作對比,則能明顯的看出,兩位大佬擁有著相互顛倒的人生。

    而且2019年對他們倆來說都很重要,因為張朝陽需要奮斗,而馬云則要退休了。

    一、學霸的病與學渣的命

    9月10日出生的馬云比10月31日出生的張朝陽大51天,但事實證明,并不是出生早就學習好。

    馬云在高中時期因為偏科(不喜歡數學)成為了一個學渣,張朝陽則因為在高中偏科(特別喜歡物理)而變成了一個學霸。

    兩個人的命運在高考的節點上第一次發生了分叉。

    1981年,張朝陽從西安順利考入了清華大學物理系。

    一年后,馬云才第一次參加高考,卻因為數學只考了1分而落榜,第二次高考馬云的數學略有長進,考了19分,第三次才有了質的變化考了79分,馬云才如愿進入杭州師范大學專科就讀,恰逢當年杭州師范大學英語本科錄取人數不夠,馬云才因為英語好而遞補成本科學生。

    作為學霸,張朝陽在清華過得并不開心,至今清華大學的官網上還掛著張朝陽2000年寫的《張朝陽:讀清華很苦》這篇文章,篇幅不長,但能從字里行間看出張朝陽的痛苦:

    “厭學是肯定的,太苦了,沒怎么享受過生活。而且,這么苦,卻學不到任何東西。這么多人在一起做同樣的事情,一起吃,一起睡,做一樣的功課,就像一個小社會,分數就是一個人的身份。其實特沒意思,(我的)學習效率極低。”

    張朝陽說自己在清華清華最輕松的一年是最后一年,因為拿了獎學金知道自己要去留學了,所以“不需要競爭,也就不想念書了”。

    他對自己在清華的求學經歷評價并不高,最后在文章中寫道:“對我來說,就是人生的一段經歷,這是因人而異的”。

    當然張朝陽對母校清華的感情還是有的,后來他創業有成,也曾多次向母校捐款,數額也有幾千萬之巨。

    而在1984年第三次高考才考入杭州師范大學的馬云,則對自己在杭師大的求學經歷十分滿意,在這里他并沒有從學渣進化成學霸,但他過了一個五彩斑斕的大學生活,據他的大學同學回憶,馬云曾在大學里組織過校內十大歌星評選的活動,被同學稱為“可能是中國最早的選秀活動”。

    他還當選了全校的學生會主席,并在寒暑假為貧困同學聯系鐵路上勤工儉學的機會。大二大三的時候,馬云成功地申請成為了一名黨員。

    2018年5月13日,在杭州師范大學110周年校慶的時候,馬云作為嘉賓在現場演講,他說在杭師大求學的日子里,其中有兩堂課讓他印象深刻。

    第一堂課是學習面對失敗和挫折,“我是失敗了兩次才考上杭師大的,我一直爭取在做一個成功的失敗者”;第二堂課,“就是把我培養成了一名老師”。

    馬云后來也說過:“我沒學過怎么當CEO,我是用當老師的方法來當CEO。”而每當有人問起他的母校,他都會說:“在我心里,杭師大是最好的學校,沒有之一。”

    在校慶的演講中,他告訴自己的學弟學妹們:“如果你畢業于杭州師范大學,請你用欣賞的眼光看看自己。”

    在捐助母校這一點上,馬云比張朝陽出手更大一些,2015年他曾給杭師大捐助1億元,設立“杭州師范大學馬云教育基金”,他說“1億不算多,但希望通過促進母校的發展與師范人才的培養”。

    張朝陽在清華當學霸的痛苦,也讓他后來得了一種病,叫名校綜合征,今年7月初他接受媒體采訪時還提到過,說這是一種厭學精神,主要表現就是“不想接受新的東西,這幾年我把它克服了”,張朝陽說。

    而馬云在杭師大一邊當著學渣,一邊又通過擔任學生會主席、組織各類活動充分地鍛煉了自己的組織管理能力,為他日后的創業打下了一點點基礎。

    這是一個學霸的病和一個學渣的命。

    二、始于1998的創業反差

    張朝陽早年創業成功的風光與馬云創業的坎坷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1997年,張朝陽的老師尼葛洛龐帝第一次訪華,面對媒體的追問說出了那句“我通過投資查爾斯的公司來了解中國的發展”,從此張朝陽一朝成名天下知,他成了互聯網創業的啟明星般的人物。

    而1997年的馬云卻停止了自己在“中國黃頁”的創業,帶領6位同事北上,在北京出任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國富通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他們還開發了外經貿部的官方網站。

    但在馬云北漂的14個月里,他過得并不開心,事業也并非他想象的那般自如。

    后來他回憶這段日子時說:

    受過挫折、失落過、迷茫過,忍受過地下室,也擠過早上六點的公交車。

    1998年,34歲的馬云決定離開北京。臨走之前馬云還曾去搜狐面試過,接待他的人名叫古永鏘,不過馬云最終并沒有加入搜狐成為張朝陽的手下,而是帶著他自己的手下回到了杭州創業。

    離開北京的前一天,馬云帶著團隊一起去爬了長城,一起在小酒館里喝得爛醉,一起唱著《真心英雄》一起流淚,一起約定以后要做一家不讓自己后悔的公司。

    不過,在功成名就后的2016年,馬云說出了一句:“我人生中最大的錯誤就是創立了阿里巴巴。”

    回看中國互聯網興起的1998年,馬云的記憶是迷茫和苦澀的;但對張朝陽來說,記憶卻是甜蜜與充滿激情的。

    因為這一年,張朝陽創辦的愛特信公司在摸索了2年后推出了搜狐網站,并且公司也更名成了搜狐。

    當年2月25日,在中國大飯店的地下室里,搜狐召開了正式成立的發布會。

    張朝陽第一個感謝的是北京牛欄山酒廠,它是搜狐網歷史上的第一個廣告客戶,投放額度5萬元。

    1998年10月,張朝陽作為中國互聯網創業精英,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全球50位數字英雄”之一,與他一起入選的還有比爾·蓋茨、喬布斯等美國科技圈大佬。

    張朝陽的成名,還直接激勵了馬化騰在1998年11月11日創辦了騰訊公司。

    有趣的是,就在1998年冬天,馬云帶團隊南歸杭州的時候,剛剛創辦騰訊的馬化騰卻從深圳北上跑過石家莊4次,在1999年3月開發出QQ之前,小馬哥為了騰訊的生存也去石家莊跑電信的尋呼機項目。

    后來,馬化騰在2017年11月在石家莊參加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峰會時說:“石家莊是騰訊的發源地,騰訊的第一單業務、第一筆收入就來自石家莊。”

    在這個特別的1998年,互聯網大佬們不同的命運軌跡乍看起來似乎有云泥之別,但細看卻有人正蓄勢待發。

    三、張朝陽的緊迫感與馬云的悠悠然

    2019年7月初,搜狐因為做無人機的項目為張朝陽安排了一次專訪,當時說好的只聊無人機相關話題,但最后記者們卻沒有“控幾好寄幾”,問了張朝陽不少有趣的話題。

    其中一個問題是“2019年上半年的工作中給您帶來最大成就感的一件事是什么?”,當時聽到這個提問后,張朝陽竟沉默思考了長達25秒鐘,然后說:“很多事情吧,也不好說(具體是哪一件)。產品的事情就不說了,做了各種產品迭代,然后就是有了一種緊迫感,就是做事情不能拖延。”

    被問到未來的目標時,張朝陽說:“把搜狐的故事重新帶回來,希望把搜狐重新帶向輝煌。”

    當時一名美女記者接茬問道:“要是帶不到(輝煌)呢?”

    張朝陽語氣頗為堅定地說:“肯定能帶到,因為我時間多啊,我打算活100歲呢,而且我身體很好。比如我80歲的時候還在做搜狐,(別人)能做過我嗎?”

    聽到這話時我就心想,張朝陽80歲時如果還做搜狐的話,那馬云屆時已經退休25年了,馬云2017年前后曾經公開表達過對加勒比海岸的陽光和沙灘的向往,“我不想死在辦公室里,而是想在陽光沙灘上”,馬云吐露自己的心聲。

    如今的馬云,早已選定了接班人逍遙子張勇,自己從幾年前開始就是在全球飛來飛去,與各國政商要員交朋友,推廣阿里的全球電子交易平臺,還在聯合國擔任特別顧問做公益,基本上不再管理一線了。

    而張朝陽還沒有接班人,他2007年就曾對媒體說過要選接班人,當時一口氣晉升了王昕、楚媛、龔宇三位C字頭高管,分別擔任CMO、CFO和COO。

    不過,與馬云創業有18羅漢且后期總有關鍵人才加盟相比,張朝陽的創業則更像是孤膽英雄一般,而且有“互聯網黃埔軍校”之稱的搜狐在發展歷程中也流失了不少優秀人才。

    比如,2004年張朝陽剛晉升了古永鏘擔任COO,但同年年底古永鏘就提出了辭職,第二年年初離開搜狐創辦優酷;2007年年初張朝陽晉升了龔宇擔任COO,2008年底龔宇又被公司宣布即將離職,2010年初加盟了愛奇藝。

    如今優酷和愛奇藝背靠阿里和百度,與騰訊視頻組成視頻行業的“愛優騰”組合,把張朝陽的搜狐視頻落下了不少。

    當然,馬云在創業過程中也流失了不少人才,但得益于馬云的管理才能和勤奮工作,阿里通過嚴謹的運作機制保證了公司一直是震蕩上升狀態。而搜狐則因為張朝陽曾經一段時間的疏于管理,困于“好人文化”,一度被圈內當成是互聯網養老公司,漸露疲態。

    截至今天,搜狐的市值僅有3.24億美元,阿里的市值則是4966億美元,兩者相差超過1500多倍。

    同樣的55歲,馬云已經放下公司的一切正式退休了,而且有張勇作為阿里巴巴這艘巨艦的掌舵者,馬云可以放寬心去頤養天年;而張朝陽卻需要為了讓公司盈利、重回互聯網中心而奮斗終生,在他背后是搜狐有沒有接班人、搜狐為什么不私有化、張朝陽做投資是不是更能收益最大化……等等一系列追問。

    張朝陽如今也已經猛醒,今年年中他對媒體說:“我曾經很風光,然后現在有點落寞,但是我找到了人生的意義,認真地做好手頭的事情。”

    然而,互聯網行業的突出特點是競爭激烈且時不待我,如今張朝陽幡然醒悟并奮力追趕,不知是否還來得及。但愿,將來在互聯網歷史的注腳中,不會將之稱為“悔之晚矣”。

    四、張朝陽的泡吧與馬云的酒吧

    事實上,對于自己曾經疏于管理的那段時期,張朝陽也曾經公開反思過——從1998年到2010年前后,他還是比較飄的:“自己有錢又有名,受好的教育,賺的錢是陽光財富,從事的又是一個新興產業,把互聯網帶進了中國。”

    當時,搜狐接連做出了搜狗和暢游,2008年還拿下了奧運會的官網,2009年暢游成功上市,這一切的順境讓張朝陽變得虛榮和自我膨脹。

    那時的張朝陽還很喜歡泡吧,高曉松曾經在一檔視頻節目中回憶過和張朝陽一起泡吧“撩妹”的故事:

    在一個屋子里,我、張朝陽,還有聯想的總裁劉軍,我們三個都是清華的。進去玩,然后有人介紹說這個姑娘是中戲的,這個姑娘是北電的,有一個姑娘說“我是清華的”,我們仨就說,哎,這挺有意思啊!我們很客氣的沒有用“清華切口(江湖黑話)”來拆穿她,就問姑娘:你是哪個系的?姑娘說:算數系的。

    高曉松說:“當時我們就心里想這姑娘是不是只上過小學,因為只有小學才有算數這門課”。

    張朝陽自己也曾回憶起在北京半夜叫馬云陪自己泡吧的經歷:

    記得有一次晚上我在酒吧唱歌,那時候馬云也在北京,于是我就叫他出來玩。結果馬云夜里12點才過來,待了半小時就走了,因為他正在拼命干活。

    或許張朝陽和馬云后來的人生劇本,就在那時走向了不同的發展方向:一個沉迷于娛樂之中,另外一個則在拼命奮斗,誰能獲得更大的成就顯而易見。

    馬云在恰當的年紀做了他應該做的事,而張朝陽則在功成名就之后,沒有了繼續努力的動力。這倒是像極了當年他在清華大學的最后一年,拿到了國外留學的獎學金,知道自己要去留學了,“不需要競爭,也就不想念書了”。

    當然,馬云那時之所以沒跟張朝陽一起泡吧,也可能是因為他曾經當過老師吧?類似的還有羅永浩,老羅說過:從前和朋友去唱卡拉OK,他不會主動叫姑娘,但別人叫也不避場,自從成為老師后,只要別人叫女孩子,我馬上退場。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張朝陽如今已經不怎么去泡吧了,但馬云卻會主動提出去玩一玩。

    去年7月3日,張朝陽在北京搜狐媒體大廈接受媒體專訪,回應搜狐公司運營的事宜;也是同一天,馬云在杭州阿里巴巴總部接待了29位來自澳大利亞的留學生,他提議說晚上要不要一起去唱KTV,但突然發現人太多,唱K不方便,于是他提議說,要不要去我們的酒吧坐坐?

    那天晚上,澳大利亞的留學生們一起去了HHB平頭哥酒吧,據說唱歌和啤酒的費用都由馬云全包了。

    在張朝陽忙于收拾自己的團隊,試圖保住自己的“城池”的時候;馬云卻剛好相反,他變得十分悠閑,現在想在酒吧待多久就待多久。

    五、寫在最后

    古人常道:時也,運也,命也,非吾之所能也。

    馬云與張朝陽在年少氣盛時,應該也無法預料自己此后的人生走向。如今看起來像是“顛倒人生”,實則是個人在時代潮流中所做每一個選擇的不斷疊加與相互效力,最終成就了如今的光景。

    無論是如張朝陽般少年順遂,青年成名,中年頹靡又大徹大悟,過上了一段“先甜后苦”的人生苦旅;抑或是像馬云般少年波折,青年坎坷,中年得志且順勢而上,演繹了一出“先苦后甜”的逆襲大劇,或多或少都對后來者有所警示或啟發。

    至于各自的成敗得失,他們心中自有定數,其余的統統將交給歷史去評說。【責任編輯/李小可】

    來源:wise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張朝陽與馬云的顛倒人生
    【故事】馬云、張朝陽、求伯君 偶像生于1964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