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老俞疫情日記:感知人性的敏銳(3月7日)

    今天的疫情數據繼續向好。武漢確診人數下降到了74人,全國疑似人數今天新增99人。要是沒有甘肅和北京等加起來的21例輸入病例,全國確診也會下降到100人以下。

    全球其他國家確診案例已經增加到22875例,其中韓國7041例,伊朗5823例,意大利4680例,德國法國破600例,日本西班牙破400例,美國也一下子增加到了337例。全球已經有94個國家和地區出現疫情。眼看大部分國家控制疫情的力度和能力偏弱,一場勢不可擋的世界性疫情災難正在迅速降臨,讓人內心充滿憂慮。有報道說,意大利已經嚴重缺乏醫療資源,不少人只能在家里無望地等待,最后窒息而亡。據說美國副總統、很多議員出席的一場高規格會議中,確診了兩例患者。武漢的悲劇極有可能在意大利、伊朗等其他國家重演。

    武漢官員所倡導的感恩事件,大家也都知道了。現在網上相關的新聞和信息,不管是官方的還是民間的,幾乎全部被刪除了。我第一眼看到這個新聞,就像被悶在了水里的感覺。這次疫情,武漢老百姓做出了如此巨大的犧牲,有接近八萬人染病、三千多家庭破碎、千萬人失去了正常的生活。大家的悲痛和心理創傷如此嚴重,整個局面現在勉強扭轉,死者尸骨未寒,就出來喊著要人民感恩,顯得如此荒謬怪誕。相關部門疫情前期的種種失誤,誰來承擔責任?誰應該受到懲罰?這么長時間還沒有理清楚,要求人民感恩倒是來得非常及時。

    其實老百姓是有良知的,對于政府后續一系列強有力的抗擊疫情的措施,以及調動全國之力支持武漢和湖北的行為,從心底里是感激的。哪些行為應該被感激,哪些行為應該被指責,老百姓的心里明鏡似的,根本就不需要誰出來喊一嗓子。你做了錯事,老百姓眼睛不瞎;你做了好事,老百姓也不會視而不見。就像你為一個人做了點好事,就要求那個人感恩戴德,這幾乎就是人格侮辱。古代的人還有“不食嗟來之食”的骨氣呢。從另外一個意義上來說,政府為老百姓做再多的事情也是應該的,因為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的,這是黨的優良傳統,也是到今天為止政府大門上隨處可見的口號。

    有些政府官員一直認為自己高高在上,是他們把人民養活了,把人民看作是他們的附屬品,是他們給了人民活路,唯恐人民不感激。這樣的封建思想,早就應該變成歷史垃圾了,但現在還常常泛濫出來。我不知道這次武漢官員這么喊出來,是出于什么目的,如果是出自內心真心,那就是腦子生銹、不分是非;如果是為了媚上,那恰恰是弄巧成拙、畫蛇添足。這些年,地方官員屢屢出現的愚蠢行為,其實只要稍微有點常識,就可以糾正過來。這一常識就是把人民放在心里,一切以人民為重。如果腦子里只有唯馬首是瞻,天天琢磨上面到底想要什么,把人民的利益放到腦后,智商立刻就下降到零,良知立刻就被愚昧屏蔽,最后暴露出種種弱智言行。

    今天看到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精簡審批優化服務,精準穩妥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通知要求取消不合理審批,規范審批事項和行為,提供便利服務,精準穩妥推進企業復工復產,除湖北省、北京市以外地區加快復工復產。一是提高復工復產服務便利度,二是簡化復工復產審批和條件,加快提高復工復產率,三是完善為復工復產企業服務機制,四是及時糾正不合理的人流物流管控措施。前面我已經討論過了幾次復工復產,這對于中國的經濟穩定和發展特別重要。

    關于復工復產,今天在網上讀到一段話說得比較到位:“當務之急是恢復交通,物流,勞動力流。復工復產決策誰做出?政府,專家,還是企業家?答案沒這么簡單。正確答案是確保各種來源信息透明前提下的分散決策。因此,不能期待政府一聲令下,人聲鼎沸,全民復工復產。在高度不確定性條件下,最可靠的決策是分散決策,試錯探索;小步走,可逆性。不搞金字塔命令體制一刀切。確保專業機構,民間傳言,新聞媒體,包括政府各種信息來源徹底公開透明前提下,把分散行動主體設想為人。涉及人群密集的事業單位例如各級各類學校,需要參考企業決策,采取更保守更審慎決策。”一句話,責任到人,自覺復工,確保疫情不會再泛濫。

    另外,兩位醫學專家也就復工復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曾光說:“據我所掌握的數字,有一部分縣區從來沒有過病例。現在有部分已經降為二級了,有少數降為三級了。風險等級是個大事。國外現在輸入病例又開始來了。我們應該相信自己,我們和病毒打了這么久交道以后,我們的檢測、監測能力加強了。停工停產應該是歷史階段了。復工復產是大勢所趨。”

    張文宏說:“從醫院來看,不復工意味著其他病人不能得到救治。經過兩個潛伏期,有些地方非常安全了。不要說美國新加坡從來沒停工,現在的中國很多地方也是可以復工的。關鍵要做到可持續性的有效控制。口罩?中國十幾億人哪怕一人一個,這個產能真難以想象。在中國什么時候脫口罩,病例多的時候還有必要,現在這個時候應該可以摘下來,很多人習慣繼續戴。過段時間會漸漸摘下。主要看中國是否能一直有效控制,也看周邊國家控制得好不好。”

    今天是星期六(29.850, -3.32, -10.01%),我利用下午的空余時間,看了幾集許知遠做的《十三邀》采訪。許知遠畢業于北京大學計算機系微電子專業,但畢業后并沒有搞專業,而是變成了專注于文化歷史和獨立思考的知識分子。這也是北大人的一種個性,常常不務正業,各種混搭。許知遠的文筆比較犀利,常常會得罪一些人。我很喜歡他寫的書,其中《青年變革者:梁啟超》值得一讀(就算是我今天推薦給大家的書吧)。

    《十三邀》是他幾年前發起的一個采訪節目,采訪那些對中國文化、歷史、人文等有研究、有影響力的人物,整體來說是非常不錯的節目。如果想看,在騰訊視頻上都有。我今天看了其中的四集,分別是采訪了許倬云、白先勇、徐崢和項飆。

    許倬云大家都知道,著名歷史學家,從小身體殘疾,但一生追求真理和宏大的思考。我前幾天推薦過他的書《萬古江河》。在節目中他說:“現在的知識分子是網絡知識分子,是檢索機器,已經沒有了思想家,對于信仰、求知、民主的追求都在萎縮。”我深以為然。

    白先勇是臺灣著名文學家和傳統文化研究者,他是白崇禧的兒子,一生追求獨立的知性生活,研究昆曲、《牡丹亭》、《紅樓夢》,以一己之力追求中國傳統唯美文化的復興,具備堂吉訶德一般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

    徐崢是著名電影演員和導演,導演和出演的著名電影是囧系列和《我不是藥神》。他在采訪中講述他對藝術的追求和自己的個性,其中有一句話給我很大觸動:“痛苦不僅僅是痛,里面也包含了一種能量。”

    第四位是人類學家項飆,大家可能不熟悉。他也畢業于北大,現在是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教授。他在大學畢業的時候,用了幾年時間對北京浙江村調研,寫出了社會學著作《跨越邊界的社區》。該書一出版就受到了學界高度贊揚,作為“中國社會學經典”,被翻譯成多種文字。他最核心的觀點是:人們處于“個人”和“世界”的兩極中,對于附近的意識消失了,人與人之間、鄰里之間相親相近的溫情不在。現在的人們對時間即刻性的追求,導致人類的反思能力不斷下降。看完這四集采訪,我還是得到了很多感悟的。等以后有時間,還有一些沒有看過的采訪再去看一下。

    今天還抽空看了一部電影,韓延導演的《動物世界》。這是一部揭示人性的丑惡和善良的電影。主角鄭開司因被朋友欺騙,背負上數百萬的債務,決心登上“命運號”游輪,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只要在游輪上的游戲中獲勝,就有機會將債務一筆勾銷。游輪上的亡命徒毫無底線欺詐爭奪,朋友間爾虞我詐,讓人性的自私與殘酷暴露無遺,游戲場成為“動物世界”斗獸場。但鄭開司利用自己的機智和聰明,取得了勝利,并最終向世人展示了他內心深藏的善良和做人底線。

    今天剛好讀到了林語堂的一段話,覺得用來做注釋特別好:“聰明以為可以做的事,但良知以為不可以做,就不要做;聰明以為不可以做的事,但良知以為可以做,就去做。良知為主,聰明為奴,其人必善良;良知為奴,聰明為主,其人必奸詐。——所謂善惡,無非良知。行事憑良知,一切都會好。行事憑聰明,一切都會壞。” 鄭開司剛好是一個聰明和良知都具備的角色。

    今天的北京陽光明媚,藍天澄明。我在書房,一直被外面春天的氣息所吸引,終于沒有經受得住誘惑,開車到奧森北園去散步了。奧森分為南園和北園,我選擇北園,是覺得北園人會少一點,到了那里才發現人頭攢動,光找停車位就花了十幾分鐘。入園后,人群也可以用熙熙攘攘來形容了,不少人都已經把口罩摘下來了。我盡量挑選沒有太多人的路徑走。

    北園很美麗,河道縱橫,湖水碧波蕩漾。盡管樹枝還是光禿禿的,但地上的草已經長出了綠色。我仔細一看,居然發現已經有青青的薺菜長了出來。我小時候一到春天,就會到野地里去挑薺菜,還有馬蘭頭。這是我最喜歡吃的兩種野菜。直到今天,只要到江南風味的飯店,薺菜餛飩和香油馬蘭頭,一定是我必點的美食。

    公園土坡上的迎春花已經開放。那鮮黃色的花朵,欣欣向榮,傳遞著濃厚的春的氣息。我剛到北京的時候,常常驚訝于一切還很蕭索的早春,迎春花獨自開放的鮮艷。年年如是,從來不失約,總是最先一個報到春的到來。清朝詩人趙執信有《迎春花》一詩:“黃金偷色未分明,梅傲清香菊讓榮。依舊春寒苦憔悴,向風卻是最先迎。” 不管是自然界還是人類,都會有不怕苦寒的先行者,讓我們向他們表達我們內心的敬意。【責任編輯/古飛燕】

    來源:老俞閑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老俞疫情日記:感知人性的敏銳(3月7日)
    李笑來陷爭議新東方躺槍 俞敏洪:從未買過任何幣
    俞敏洪Diss今日頭條:做教育和流量還是有差別
    俞敏洪:這次我要“懟”馬云一下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