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知識付費第一股滑鐵盧,吳曉波IP變現后的戰(zhàn)役怎么打?

    “吳曉波頻道”價值15億的“賣身”計劃還是泡湯了。

    9月23日晚,“買家”全通教育發(fā)布了《關于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后的進展公告》,稱與吳曉波旗下杭州巴九靈公司,雙方涉交易定價、業(yè)績承諾與補償安排等交易細節(jié)的談判尚未達成共識,重組進度不及預期。

    果不其然,9月27日晚,全通教育宣布了終止籌劃此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消息,并與巴九靈簽訂了有關終止協(xié)議。

    這場原本看起來順理成章的收購,已經拉鋸了大半年。

    早在今年3月份,A股上市公司全通教育宣布正籌劃購買吳曉波旗下杭州巴九靈文化創(chuàng)意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巴九靈”)96%股權。預案披露后不僅引發(fā)眾多關注,還在不到1小時就收到了深交所的重組問詢函,要求其就相關事項進行說明。

    深交所問詢函提及的重點之一,就是此次重組是否有吳曉波 “個人IP證券化”的嫌疑。

    國內資本市場對“自媒體”的態(tài)度一向嚴苛,再加上由于全通教育近幾年來“并購狂魔”的表現,深交所又提出“炒作股價”的質疑,這趟重組之路可謂一波三折。

    既然全通教育稱終止協(xié)議是友好協(xié)商,巴九靈對交易終止肯定心里有數。

    9月23日,公眾號吳曉波頻道發(fā)布了文章“吳曉波:在新世界的背上,我們換一個姿勢”,宣告“890新商學”App正式上線。盡管沒能借助全通教育上市,更名的動作似乎仍然在落實“弱化吳曉波個人IP”這一說法。吳曉波稱,“我們將從自媒體出發(fā),向新中產知識教育平臺迭進。”

    吳曉波頻道離吳曉波更遠了,那么“無曉波”的巴九靈呢?

    一段坎坷的“聯(lián)姻”

    巴九靈為什么選擇和全通教育“聯(lián)姻”?

    全通教育搞的是基礎教育業(yè)務,有很多學校及師生資源,重點提供應試類培訓;巴九靈專注于泛財經領域知識產品及培訓服務,面向新中產、企業(yè)管理人及企業(yè),提供的是非應試類培訓。

    在全通教育的回復函中,雙方的態(tài)度“郎情妾意”——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家長多為新中產群體,具有泛財經知識培訓需求,而新中產群體客戶,其子女處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可實現兩者用戶的互相轉化。因此,兩者的結合相當于延長了培訓業(yè)務的產業(yè)鏈,在服務內容存在互補性,在產業(yè)鏈、客戶資源等方面具有相應的協(xié)同基礎。

    可能是由于全通教育的并購“前科”和自媒體的敏感“體質”,預案不到1小時,深交所就下發(fā)了一紙問詢函,要求其說明這次重組并非是“忽悠式”重組,并在4月9日再次發(fā)函追問細節(jié)。

    在深交所的兩次問詢中,其中一個焦點問題是:重組交易是否為吳曉波個人IP的證券化。因為巴九靈的成功建立在吳曉波個人IP背書的基礎上。

    吳曉波被譽為國內最出色的財經作家,著有暢銷書《大敗局》《激蕩系列》,是泛財經領域的意見領袖,影響著國內年輕的精英階層。巴九靈的業(yè)務線主要借助他的個人IP展開。

    “吳曉波頻道”是巴九靈團隊孵化的最核心的品牌 。2014年5月8日,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正式上線。它推送的相關公眾號文章以及知識付費產品,主要是對財經知識和規(guī)律的傳播與分享。

    在過去的5年里,“吳曉波頻道”完成了從內容發(fā)布,到線上線下培訓,再到整合營銷的業(yè)務升級,貫穿其中的邏輯就是后來大熱的知識付費,被稱為“最會賺錢的財經自媒體”。

    和訊網有報道稱,巴九靈在2017年完成A論融資時,是國內依托自媒體發(fā)展起來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中,公開數據里估值最高的。全通教育回復深交所問詢函表示,巴九靈2018年凈利潤7537.03萬元(未審),截至2018年12月31日,標的公司預估值為16億元。

    如何“擺脫”吳曉波?

    “吳曉波”是巴九靈最值錢的招牌,卻也是重組中最大的障礙之一。

    正因如此,才有了深交所問詢函中的針對性提問:核實說明吳曉波個人影響力對交易估值的影響,本次交易的實質是否為吳曉波個人IP證券化。

    對此全通教育予以否認,并在回復函中稱:巴九靈公司已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及各項內控制度,并形成了成熟穩(wěn)定的經營團隊與業(yè)務模式,吳曉波更多是如同其他任何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或經營管理者一樣,承擔經營管理與領導責任。

    巴九靈當前的四大業(yè)務板塊包括泛財經知識傳播、企投家學院、新匠人學院和知識付費。

    作為創(chuàng)始人,吳曉波的精力主要在經營管理上,基本不直接寫稿。針對吳曉波與巴九靈的關系,刺猬公社此前在《內容公司生存大考:“吳曉波頻道”離開吳曉波,還能賣出高價嗎?》也曾有過分析。

    最初吳曉波頻道的內容以他個人的評論文章為主。公眾號建立的第二年,吳曉波在接受好奇心日報采訪時提到,開始沒有想過商業(yè)化模式,就是“一個禮拜寫兩篇專欄,做一個視頻,和我有關的。”

    而現在,吳曉波的標簽還在,但原創(chuàng)性文章的輸出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團隊生產機制,并有相應的素材使用、內部發(fā)文管理制度。

    而在新匠人學院和企投家學院業(yè)務中,吳曉波基本上只承擔著品控的角色,在課程上線前,參與試聽與評價,極少數情況會會作為企投家學院課程講師,參與課程交付過程。

    除此之外,吳曉波會參與《每天聽見吳曉波》的音頻選題、文稿確認和音頻錄制環(huán)節(jié),如果稿子有問題,吳曉波會適當提出修改意見。

    如今,知識付費內容方面,也不僅限于《每天聽見吳曉波》一檔音頻節(jié)目。它的產品矩陣包括DK樓市不能說、線上課程、曉報告、超級會員等。其中線上課程分為財富、職場、見識和家庭四個板塊,去打造新中產所需的知識體系,持續(xù)邀請其他內容IP合作或入駐。

    去年,吳曉波頻道App上線,覆蓋了主要的知識付費業(yè)務。

    文章還總結了“890新商學”的四個特點:知識產品的體系化、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教育屬性、會員制模式、“企業(yè)大學”服務,很明顯是在有組織有計劃地朝著公司化模式邁進。

    這是吳曉波頻道去IP化最新的訊號。

    9月27日晚,全通教育還是宣布了終止與巴九靈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有并購人士分析指出,事實上,全通教育收購巴九靈96%股權一事已涉及類借殼,且現在的交易時機也許并不合適,雙方無法達成一致其實很正常。具體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吳曉波沖擊A股的計劃,要暫時告一段落了。

    去IP化任重道遠

    無論接下來是否有新的“賣身”計劃或是獨立IPO,“去吳曉波化”都應該是吳曉波頻道,乃至巴九靈的長期計劃。

    內容創(chuàng)業(yè)一旦需要資本介入,都需要公司化運營。頭部內容公司例如papitube、得到,都在靠近矩陣化和工業(yè)化的模式,形成自己標準化的內容管理機制,逐漸擺脫對于個人IP的依賴。

    三年前異軍突起的papitube,現在已經成長為擁有150多位博主的MCN機構。papitube總裁霍泥芳此前在接受刺猬公社采訪時說:“早在2018年,papi醬為papitube帶來的營收比例就已經不足50%,超過40%的博主可以獨立變現。2019年迄今,papi醬帶來的營收甚至只占30%左右。”

    從前文對吳曉波頻道原創(chuàng)文章的生產機制可見,吳曉波頻道已經搭建了自己的內容生產流水線。在2018年,吳曉波頻道的內容編輯團隊也從前一年的25人拓展到48人,人數幾乎翻了一倍。但目前,吳曉波的影響力仍然是不可撼動的。

    還記得今年得到三周年演講中的“殺死羅振宇”嗎?

    得到App知識資產組負責人吳博在演講中解釋了要“殺死”網紅羅振宇的原因:“因為我們追求的,是得到這家公司的基業(yè)長青。”

    吳曉波頻道和羅輯思維同屬知識付費賽道,發(fā)展軌跡很相似。吳曉波曾表示,其實開始決定做“吳曉波頻道”就是受羅振宇的鼓勵:“你知不知道吳曉波的品牌比藍獅子(吳曉波的一家財經出版機構)還大?”

    羅振宇的知識帝國也是靠IP撐起來的,從羅輯思維的羅胖,到得到占據付費高地的頭部大V們,比如李翔、吳軍、萬維剛。今年《李翔商業(yè)內參》的停更,讓更多人意識到,多數得到頭部大V都有被透支的趨勢,課程訂閱表現也有些疲軟。

    但是到目前為止,吳曉波頻道仍然主要依靠吳曉波的個人IP,平臺的頭部IP矩陣還沒形成。

    以App課程一欄中輕松讀經典為例,吳曉波的《影響商業(yè)的50本書》累計學習人數為32萬,而畢飛宇的《經典閱讀課》和白先勇的《細說紅樓夢》分別只有一萬多人學習。

    當然,這與用戶群體類型有關,他們對于偏向人文類的書籍課程相對來說興趣不高,但是在吳曉波頻道的890新商學,似乎也沒有出現經濟學、商學類的大V或大IP,很多用戶打開App還是“每日只聽見吳曉波”。

    從這一點來看,吳曉波似乎才走到得到“去羅振宇化”的第一步。從吳曉波對四個業(yè)務板塊的影響力,和各板塊的營收能力也能看出,少了吳曉波是萬萬不行的。

    如果吳曉波5年后,即重組安全期后離職,全通教育對深交所的回復,即完善巴九靈的業(yè)務體系和團隊建設,提升標其經營獨立性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更不用說在公司自身持續(xù)虧損的狀況下。

    據新京報報道,巴九靈方面對終止收購回應稱:資本市場上依然會繼續(xù)前進,繼續(xù)并購或獨立IPO都是選項,具體需視情況而定。

    或許吳曉波不用急著登陸A股,弱化自己的IP,是上市的第一步。【責任編輯/賈期】

    來源:刺猬公社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chuàng)客100創(chuàng)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lián)網IT、傳媒知名企業(yè)和個人。創(chuàng)客100創(chuàng)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lián)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chuàng)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吳曉波的“假道歉”,有六小齡童內味兒了
    羅振宇、吳曉波都錯了,知識是免費的
    羅永浩評吳曉波頻道上市失敗:一是夢太大二是入錯行
    知識付費第一股滑鐵盧,吳曉波IP變現后的戰(zhàn)役怎么打?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