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為什么做互聯網平臺生意最好:萬般皆下品 唯有收租高

    前段時間看一篇文章,分析北京各種燒烤連鎖店模式和盈利的,數據佐證很有條理,我挺喜歡這種文章,商業分析在日常創業場景中的范例。

    那么提到一個典型的,業務還不錯的燒烤店的運營成本分析和利潤分析,一個二三十員工,運營狀態不錯,人氣比較火爆的知名連鎖燒烤店,大約算下來每個月的利潤差不多5萬左右,成本最大的部分是房租,差不多10萬左右。當然這個數據是估算的,可能未必完全準確,但大部分燒烤店存活期都不長,換句話說,其實燒烤行業能保持盈利就已經超過大部分同行了。我對數據比較敏感,我注意到評論里有一句挺扎心的,幾十個人累死累活一個月能盈利5萬,房東每個月坐收10萬。

    當然,你可以說房東也是有成本的,畢竟購房也是成本。不過今天其實不談社會問題,但這個現象,在互聯網行業,其實是很容易理解的。

    以前我說,百度的競價排名,叫做利潤榨汁機,行業利潤,在競價排名的爭奪中,很高比例的收益被搜索引擎攫取。但實際上,我也寫過,其實競價排名并不是百度獨有的商業模式,你在任何互聯網巨頭的商業模式中,都能看到競價排名,看到商家為了獲得更多的曝光,點擊,成交而競相提高出價,把收益和利潤貢獻給巨頭,其實,稍微思考一下,你會發現,所有的互聯網巨頭,幾乎都是收租的生意。

    百度不用說,阿里你想想是不是,騰訊算不算,當然,騰訊有自研游戲,收益不菲,但你要注意,騰訊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收租能力,對不對,只是他把部分收租能力用來自營了對不對。沒有自研游戲,你認為騰訊變現能力會滑落多少?頭條,信息流廣告變現,收租新貴小能手。拼多多,美團,京東,滴滴,微博哪個不是,當然京東也是把相當比例的收租能力用來自營了。說來只有網易可以說不是這個模式。

    那美國呢?

    Google,Facebook是不是,我們做出海的天天講,我們就是給Facebook和Google打工的,中國出海行業,無論是跨境電商還是游戲出海,算算總賬,哪個領域不是孝敬給Facebook,Google的廣告費,高于行業最終利潤的。當然,你要是抬杠說有優質產品利潤率高于營銷成本,這確實有,但你要是按照整個領域綜合測算呢,還有多少產品是花了大量營銷成本交了學費最后算下來是賠錢的呢。

    Amazon和ebay當然也是典型的收租不解釋。此外還有蘋果,業內常說的蘋果稅,蘋果市場30%的傭金分成,也是一種典型的收租方式,這不跟微信協商了這么久也沒達成一致。

    大家說互聯網最好的生意是做平臺,為什么做平臺生意最好,因為可以收租啊。

    特別是這些年,產能全方位過剩,各領域的供給過剩,所以從邏輯來看,就很容易理解營銷能力的比拼越來越激烈,所謂營銷能力的比拼,一是想辦法用各種故事和包裝提升產品的溢價能力;二是不斷提高投放的能力和規模;那么把握用戶入口的平臺,自然也是收益水漲船高。

    收租模式沒什么不對的,畢竟先搭平臺后收租,人家也是有巨大的成本投入和研發投入。

    但問題是,當收租方習慣于躺著賺錢,而各種其他產品都拼死拼活,賺點辛苦錢,還不夠交租的,那么整個生態,就很難說健康。創新的成本越來越高,試錯的成本越來越高,互聯網行業以前說迭代的很快,推陳出新,各領風騷,但現在小而美的機會越來越難了,這幾年新崛起的幾個巨頭都是重資金重虧損熬出來的,這跟早期互聯網已經完全不同。

    而且,當沒有監管和法律的時候,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會越來越嚴重,因為暴利的往往都是撈偏門的生意,在一切皆可競價的廣告系統里,這一點更容易體現出來。

    而某些新崛起,新上市的平臺,為了快速滿足財報盈利訴求,廣告審核的底線比傳統巨頭更低一些,我就不點名說了。

    那么,有心人就會說,我可以搞私域流量么,最近有個詞叫什么KOC,說白了就是人人皆可收租。當不了大地主,就當個二房東,想想也不錯哈。

    二房東畢竟在別人家地盤,人家懶得理你的時候,偷摸賺錢就好,人家要收拾你的時候,你是沒道理可以講的。

    其實今天這篇文章也沒什么道理可講,該交租的交租,該收租的收租。一切都改變不了,只是希望生態不要死水微瀾,互聯網不要階層固化,收租者,或者說食利階層,過于強大和穩定的話,那么其他領域的生產者就會非常艱難。

    你創業的時候,想想,你是交租的還是收租的,你要交租,向誰交?你想收租,找誰收?

    收租階層也要想想,要想做長遠的生意,維系生態是很重要的,所謂維系生態,舉個例子,你開個商場,你希望收租金,但是租金的前提是什么,客流對不對,那么你需要維系客流,才有租金好收,客流怎么來,如果你這里有價美物廉的超市,有兒童游樂設施,有知名連鎖影城,那么都是吸引客流的手段,這樣的機構入駐,很多商場就會為了客流,給較多的租金讓利。

    此外,要讓客流穩定持續,就需要維系商城的安全,衛生,形象和信用,你就不能允許一些不健康,有環境衛生影響,以及售賣假冒偽劣商品的商家入駐。哪怕他們出價更高。而一些知名品牌,大品牌的入駐能提升商城的整體形象,對這些優質客戶適當在租金讓利也是很多新商城常見的做法。

    其實互聯網行業和傳統行業,商業邏輯的本質是通的。

    最后說白了,誰不想躺著賺錢呢。但從社會發展角度來說,誰在養那些躺著賺錢的人呢。【責任編輯/鄒琳】

    來源:caoz的夢囈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為什么做互聯網平臺生意最好:萬般皆下品 唯有收租高
    “二選一”能否變成“一加一”
    智能家居方興未艾,生活類家電成下一個戰場?
    快過年了,各大電商平臺來了一場iPhone 6降價大比拼,消費者的熱情能被再度點燃么

    精彩評論